|
/ J5 G& g& ~( n$ v# y- l) ^
7 Y, d* D$ H9 J* r$ p" g5 r: H1906年,张之洞在武昌昙华林左卫城隍庙创办湖北陆军军医学堂,学制6年,首次招生60人。, ?* v7 C4 A( B0 t; M
! N- H2 s3 _) o
/ O$ ] f4 c# o1913年,湖北陆军军医学堂改名湖北医学专门学校,后停办。
6 G. \$ Q2 I1 h D
7 |9 L8 y7 c3 b5 h, O8 ?
2 E2 A e+ C. T: q1921年,湖北陆军军医学堂毕业生陈雨苍,获德国柏林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后归国,奏准教育部,获部分庚子赔款,在武昌两湖书院旧址(即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所在地),续办湖北医学专门学校。& M' U: _$ t9 O2 r
2 q" J& D. K' ?3 Z, J1 R/ _- w2 F" L: e5 `& t0 e9 c4 c) N
1923年,湖北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并建立实习医院。
* S2 w" ^+ t/ q- M* |! o$ C1 ^7 N( O, c8 O+ w
1926年,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并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学校设理、医、商、法、文、预六科,各科分别设立委员会,程浩、姚善湔、马志道、史逸等为医科委员。
3 ~2 P0 N& C0 M9 A j
/ N' m4 d. d' y, Q1928年,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组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 ?, e$ M0 d7 P6 M+ V4 d2 P- D& [" l2 A( l5 H1 I
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停办医科,医科学生由武汉大学负责经费,分别转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和广州中山大学医科继续学习。在原址两湖书院,以实习医院为基础,扩充后成立湖北省立医院。
& W: j% K, `; F9 S2 h: V: u0 R; K5 }8 z C$ k
6 y6 G+ S7 w$ a4 ~# u$ l2 W! H
1934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湖北宜都人朱裕璧,任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朱裕璧与从武汉大学转来的医科学生来往密切,相约日后回湖北恢复设立专门的医学院。7 B7 B6 c& {! U. U- ]
& e# u3 ~" ^8 X b
1937年7月,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时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部长王世杰,邀请协和医学院教授李宗恩、北平护士学校校长杨崇瑞,武汉大学教授汤佩松,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朱章赓,讨论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医学院,并指派李、汤、杨、朱四人为筹备人。“八一三”以后,因抗战形势趋紧,教育部决定以筹备武汉大学医学院的经费为基础,仍以李、汤、杨、朱四人负责,在抗战后方大西南成立国立贵阳医学院,李宗恩任首任院长。3 u5 D7 J3 V6 d: e9 {2 u( ?$ Y
# @4 P1 ~+ Z. U( u
1943年5月14日,湖北省立医学院在湖北恩施成立,朱裕璧出任首任院长。当年从武汉大学转到中山大学完成医学学业的一批学生,此时亦追随朱裕璧来到恩施,成为湖北省立医学院的创始骨干力量。" I" D: w/ A( Q* j0 ]( s8 h1 E
/ U; X( e2 q8 B# }
1946年,抗战结束后,湖北省立医学院迁至武汉两湖书院旧址。
! P Z+ u' v) l# ?, q
3 ]: t7 U1 [- T7 s4 D; ^. S K( ^/ D8 Z1946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再次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医学院。10月16日,武汉大学成立以李宗恩为主任委员的医学院筹备委员会,拟定办学方针为“与大学一般教育相配合,以发展医事科学,造成华中医学教育的中心,并养成服务社会之医事领袖人才”。
' V Q: X. y! W5 W
9 I$ f& R( r+ o" `7 ^1947年初,武汉大学医学院首次招收学生,学制为7年,其中预科2年,基础医科2年,临床医科3年。
4 y& i5 o U9 W# e! |3 B
8 d" z. @/ K5 s1947年8月9日,武汉大学在武昌东厂口老校舍创设的武汉大学附属医院开业。
8 I" w' S! l" z) ^* Q. N! D7 J4 q" ?
, f3 t! c' H1 I% H& _! P# j& Z1949年11月,湖北省立医学院更名为湖北省医学院。
2 x$ s) i y9 ?: i1 u8 J
7 f k1 C1 }8 o+ F1950年5月24日,武汉大学医院与汉口协和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协和医院成为武汉大学附属教学医院。6 Y7 O% t$ w3 ^( a1 w
5 f3 v3 W9 F; s% p! Z# v) R1951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复决定,武汉大学医学院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在武汉成立中南同济医学院。合并时武汉大学医学院有学生246人,教授15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助教及研究生31人。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5月,并入华中理工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c/ V) X: n9 F( c0 |$ _/ S) X2 d+ g; Z
/ B! X) t2 i" o. g, W& k
1954年7月,湖北省医学院从两湖书院旧址迁至武昌千家街办学。& k( e, f) _' P e! H
1 H f3 P3 X% N9 d7 m7 j5 s& k0 x
2 }( g3 i/ x: B1 f1 [3 n5 I. D& ^1953年4月,湖北省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学院。
& t; V% X- `9 W5 B! L
; |" k. G1 Y U
5 `9 ]6 S7 n, L- u8 [1957年8月,湖北医学院迁至武昌马王店、高家湾一带(即武汉大学医学院现址)办学。
/ R) k+ c2 d# F4 G. L% p; v) _% {4 [
0 w, K b1 k8 O; {1993年1月,湖北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科大学。
7 a! v! I& J7 ?, A% x: t4 s# [, t
/ ^ w" i( e) _3 R2000年8月,湖北医科大学并入武汉大学,成为武汉大学医学院。此时,距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停办医科已有71年,距1951年武汉大学医学院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亦有49年。武汉大学医学学科再一次站到了崭新的历史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