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评估vs珠峰计划——几个主要学科之非常规视角
本帖最后由 原始人 于 2021-11-29 21:35 编辑高校之间的预评估视角,或许有一定预判意义
本帖最后由 原始人 于 2021-11-29 22:25 编辑
计算机学科评估
A之前的国科大,北邮2019未入选,代之以北理和西交
A-的北交,东北大学2020未入选,北交2021入选,东大2021仍然未入
B+的24所也分出了层次,11所于2021入选基地,第五轮是A-的候选高校 B+未入选基地的高校,至少说明实力未得到同行的认可
第五轮进入A类的可能性似乎很少 数学学科
A-的吉大,浙大,川大2019年入选基地,是第五轮升A的候选高校
第四轮未参评的北航北理天大入选基地,从名额看第五轮评估或许可以拿B+保底 关联性很强 好像有些道理,不过,第五轮学科评估,不可能增加这么多A类啊。:L 角度很好:lol 好角度!生态学貌似只有北大一个 请问楼主怎么评价软科数学排名把中山排在第五? 软科没有声誉等软性指标,只依赖几个可计量的刚性数据,同时对每个学科数据的重要性又不是很清楚
比如高引总引也许评价物理化学效果还行,但对评价数学就完全不通了
所以结果肯定误差很大
中大印象中数学的自然基金非常强悍,也许这个指标占了较大的比重 软科数学排名中一些工科大学排名很高,实际是一些擦边数学应用论文比较多,明显不符合实际
本帖最后由 原始人 于 2021-12-20 00:05 编辑
数学本身开设多,参评率也比较高,第五轮也许会增加几个名额
A-几个高校最有可能进A的是浙大,其次川大中大吉大机会较大,南大武大也有机会(看名额增加多少加参评策略)
华师主要在统计学,哈工大和同济升级希望非常小。 进A-的看好首都师大、厦大、湘潭,几个工科大学中天大、北航、大工希望大一点,天大也许是黑马。 中大,属于老牌数学强校,目前虽无院士但实力依然强悍。曾在学科评估中取得科研得分第二名,排名第五的好成绩。 1981987 发表于 2021-12-19 23:10
请问楼主怎么评价软科数学排名把中山排在第五?
中山大学本周期有数学国奖,或许第五轮可以谨慎看好
2012 孙笑涛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12 白志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杨彤 香港城市大学
2013 黄飞敏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13 朱小华 北京大学
2013 朱力行 香港浸会大学
2013 张旭 四川大学
2014 方复全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刘建亚 山东大学
2014 张平文 北京大学
2015 陈增敬 山东大学
2015 邵启满 香港科技大学
2016 汤涛 香港浸会大学
2016 李勇 吉林大学
2016 范辉军 北京大学
2016 朱熹平 中山大学
2017 李嘉禹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18 叶向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孙斌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18 杨新民 重庆师范大学
2019 汤善健 复旦大学
2019 黄云清 湘潭大学
2019 李海中 清华大学
纯数学国奖就这些,山大减少2个,川大减少1个,东北师、首师减1个,吉大,中大,清华,科大增一个,重师、湘潭也有新增。 2020初评,2021年颁奖的还有:
包 刚 浙江大学
雷 震 复旦大学
刘若川 北京大学
田 野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数学从基本面上看,显然应该是各类师范大学容易领先 华师的统计学20年前就独立出来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是A。
数学的A-跟统计学科没半毛钱关系。当然传统优势学校除了清北复科浙的数学近几年表现突出,其他包括南开、山大、川大、北师,之后的南、武、中和华师都没有太突出的成绩,反而像首师为代表的几所师范院校进步明显,当然天大也挖了不少人,未来值得期待。
华师数学好歹还挖了个宝,2019年从美国请来刘钢,拿到了2020科学探索奖,入选了2022ICM(45MIN)报告人,贡献了2篇IM(数学顶刊)。在没有国奖的学校中华师数学(2016-2020)有多个教育部一二等奖,还有张伟平院士的弟子刘博也有一篇IM。如果参评学校不减少,华师的数学守住A-肯定没问题,A+和A等如果增加到13所,我师希望很大,如果维持现在9所(外加院大)则还是很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