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重要旧闻-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一行视察西南交通大学来源:西南交大新闻中心 日期:2016/10/23 ...
大国重器啊 大国重器啊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12-6 13:30
高温超导高速磁浮试验线
2024年11月27日,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刘任远率队来校调研,金牛 ...
高温超导磁浮交通工程化半实物仿真及试验平台
2025年1月9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西部中试+生态大会由成都市委科技委主办,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发改委承办,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高新区、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科技厅、成都市委、成都市政府等相关领导出席,500余名西部中试平台、科研院所、孵化机构、产业园区、投资机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协会组织等“中试+”生态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会。
“高温超导磁浮交通工程化半实物仿真及试验平台”,已获成都市科技局批复,为轨道交通领域仅有的一家中试平台。该平台以提升高温超导磁浮交通子系统及全系统工程成熟度等级、实现系统技术指标落地为主要任务,具备620Km/h及以下不同速度运用场景下的全系统集成模拟仿真与试验能力。平台重点聚焦高温超导高速磁浮交通的悬浮、悬浮架、牵引、轨道、运行控制等系统,以及关联检测诊断技术,开展620Km/h高速工程化半实物仿真和试验平台搭建,推进核心系统研发。其架构涵盖半实物仿真模拟平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悬浮系统、远程运行监控、调试测试中心等设备设施,其中半实物仿真平台由多部分组成,兼具多种试验与仿真功能,可为620Km/h高温超导磁浮交通高速工程化关键技术及成套产品的试生产、试验验证等中间试验环节提供科研开发支撑。该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承接行业内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概念验证、中间试验任务,同时提供磁浮等新型轨道交通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基于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通过技术升级与扩展,培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2-27 00:192024.2,成都市两会,市政协委员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陈辉
【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商业航天电磁发射联合试验验证平台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532023.7.18-西南交通大学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来源:成都商报 时间: ...
刘延龙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2024成都市两会,磁悬浮技术作为新兴的高速交通和工业生产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在磁浮轨道交通方面,高速磁浮作为介于高铁与航空之间的交通工具,对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四川省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正积极布局和突破磁悬浮关键核心技术。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建设了上海高速磁浮、长沙中低速磁浮、清远旅游磁浮、中车长客试验线、电磁发射集成验证平台等多条磁浮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和科研试验线,形成了系统的专利技术;西南交通大学拥有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打造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全力推动中低速、高速和超高速磁浮列车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致力于开展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研究及成果孵化,正全力打造商业航天电磁发射联合试验验证平台(AEML-T?)。
我建议集中在川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建设磁浮技术发展产业园区,出台磁悬浮技术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轨道运输、航天发射、工业应用、精密仪器设备、储量存储等方面的磁浮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商业航天电磁发射联合试验验证平台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8-29 14:172023.7.16-山西省人大代表采风行|毛凯:砥志研思开新路,千里飞车自“晋”行(节选)记者 孙宇佳 来 ...
2023年9月5日,资阳市与航天三院共建的“资阳市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是全省首个专注于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
中了一项12亿的科技创新2030 liyide168 发表于 2025-3-19 20:04
中了一项12亿的科技创新2030
谁?夺少?{:3_46:}感谢分享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19 20:30
谁?夺少?感谢分享
陈辉 工信部项目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19 20:30
谁?夺少?感谢分享
工信部科技创新2030项目,***长寿命高强韧合金及关键部件,产品经费总额12e,技术负责人陈辉
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电磁总体部资阳分中心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19 19:372023年9月5日,资阳市与航天三院共建的“资阳市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是全省首 ...
2025年1月,资阳市两会代表走进资阳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现场调研并查看商业航天电磁发射轨道分系统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代表们来带项目现场,详细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展和技术亮点,对项目展现出的高品质工艺、高科技技术表示肯定。
商业航天电磁发射轨道分系统项目扎根于资阳,雄心勃勃,计划深度融入资阳商业航天电磁发射以及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等重点项目,从交通基建延伸至多元产业领域。目前,电磁发射试验线项目正稳步推进,各方将精诚合作,共创商业航天电磁发射全新产业模式。
作为资阳探索航天科技新领域的关键一步,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项目将凭借强大的科技辐射力,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前沿技术,切实以科技创新生产力为资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电磁总体部资阳分中心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8-28 23:592017.9重要旧闻-西南交大联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跨界创新(节选)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发布时间:2017-10 ...
毛凯,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磁悬浮与电磁推进技术总体部主任,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项目总师
2025.1.9-董宏杰率队走访慰问资阳市高层次专家人才(节选)时间:2025年01月10日 17:31
2025年1月9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董宏杰率队走访慰问资阳市高层次专家人才毛凯,代表省人社厅向专家人才致以诚挚的新年祝福和问候。副市长罗道坤出席专家慰问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据悉,毛凯是资阳市2024年第五批入选的三名“天府学者”特聘专家之一,也是新入选的“天府学者”特聘专家唯一慰问对象。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磁悬浮与电磁推进技术总体部主任,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项目总师。交通行业创新领军人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高端复合型领军人才。
走访中,董宏杰一边参观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一楼展厅和三楼控制大厅,一边聆听毛凯的讲解,并不时询问我国航天科技前沿成就以及研究院各位专家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座谈会上,还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认真听取了他们对人才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资阳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争创国家级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8-29 14:172023.7.16-山西省人大代表采风行|毛凯:砥志研思开新路,千里飞车自“晋”行(节选)记者 孙宇佳 来 ...
2025.2.13-资阳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系统级演示验证进入倒计时(节选)资阳网 时间:2025年02月14日 18:56
2025年2月13日,资阳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暨重大项目竞进拉练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奔赴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观摩考察。
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作为资阳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龙头项目之一,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早上九点二十多分,一走进大厅,抬头便可看到“距离2028年9月5日还剩:112287441秒”字样。“这是我们以电磁弹射方式发射火箭倒计时。”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综合管理部部长颜绘洁介绍说。
竞进拉练活动走进商业航天电磁发射研发基地项目
项目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草湾片区)。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主要分布建设储变中心、配电中心、总装调试、发射轨道、末端防护等区域,旨在建设一个集“验证平台”“实验平台”以及“展示平台”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投用后将具备商业航天全系统、全流程动态演示验证能力。
据介绍,目前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计划二三月份设备集中进场,三月底开始正式进行相关的试验任务。
“以商业航天可重复电磁发射系统核心工程样机为基础,搭建最小试验单元,同时通过超声速半实物仿真技术实现‘数实接力’,开展系统级演示验证。”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院长李萍说。
据了解,资阳市与航天三院建成的“资阳市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是全省首个专注于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项目试验中心则是国内首个采用基于超导磁悬浮技术路线的电磁发射技术验证平台,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空白,同时有效推动了我国电磁领域与航天航空领域融合式发展,创新模式世界领先。
下一步,资阳将充分发挥项目在产业带动和科普带动方面的作用,致力于开展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研究以及成果孵化,引育一批战略性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以争创国家级实验室为目标,致力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成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打造基础科研技术创新策源地,为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提供新动能。
【在我国战略腹地唯一具备低纬度发射条件的区域布局】西部商业航天港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19 19:372023年9月5日,资阳市与航天三院共建的“资阳市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是全省首 ...
2025.3-商业航天来了,四川如何角逐太空“大航海时代”?(节选)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5年03月10日 17:57
“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拉开了太空‘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四川不能缺位。”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商业航天”热度很高。
全国人大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张兴敏认为,资阳、绵阳等地在商业火箭项目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
争取布局商业航天发射场,支持西部商业航天港建设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商业航天发展目标不仅是发射更多的火箭和更为密集的卫星组网,更要搭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从这个角度看,四川的重要任务是配齐“三大件”(①商业运载火箭、②商业卫星以及③商业航天发射场),争取布局商业航天发射场。
发射场是商业航天重要的基础设施,张兴敏表示,目前正与四川一起积极推动位于西昌的西部商业航天港建设。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有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发射窗口”好、发射倾角佳、地空距离短等天然优势,是我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四大卫星发射场之一。“关于支持西部商业航天港建设的建议”正是今年四川代表团的30条全团建议之一,建议希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西部商业航天港及相关产业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商业航天规划,并请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
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电磁总体部资阳分中心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19 19:372023年9月5日,资阳市与航天三院共建的“资阳市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是全省首 ...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 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内,最核心设备“超导零级助推器”正进场安装调试,标志着我国首个基于超导磁悬浮技术的电磁发射验证平台即将进入试验阶段。
剑指“发射”赛道电磁弹射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25年3月5日,记者走进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大厅,抬头便可看到一块电子屏上“距离2028年9月5日还剩:110538097秒”的字样。“这是我们以电磁弹射方式发射火箭的倒计时。”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博士、研究员李萍介绍道。
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全媒体记者 张建 摄
“电磁弹射助推发射是新一代航天发射的重要方向。”李萍解释道,“采用超高速磁悬浮与电磁推进技术,可将运载火箭加速至超声速以上再点火起飞,单次运行只消耗电能,且载荷能力翻倍,轨道无需维护,可实现高频次、航班化发射。”据现场设计人员介绍,他们采取边安装边调试边实验的方式推进项目,以确保3月底开始进行一系列相关试验任务。这是国内首个采用基于超导磁悬浮技术路线的电磁发射技术验证平台,建成后将填补我国相关领域空白,同时有效推动我国电磁领域与航天航空领域融合式发展。
刚刚搜了一下,陈辉好像是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先进材料功能实验室的常务副主任
liyide168 发表于 2025-3-19 21:00陈辉 工信部项目
恰好陈辉在去年成都市两会的时候提出促进超高速低气压磁浮交通及动模风洞尽快获批
yy790278 发表于 2025-3-20 01:36工信部科技创新2030项目,***长寿命高强韧合金及关键部件,产品经费总额12e,技术负责人陈辉 ...
多态耦合项目为超 高 速 低 气 压 磁 浮 交 通及动 模 风 洞预研平台
2024.2,成都市两会,市政协委员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陈辉提出了“关于充分发挥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大科学装置潜能”的提案:
基于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通过技术升级与扩展,培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因拟申请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规模更大(10km以上),建议省、市在建设用地及建设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在现有平台集成上开展预研究,以促进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早日获批,从而有力带动四川省科技及产业发展。
【资阳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争创国家级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21 16:03毛凯,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磁悬浮与电磁推进技术总体部主任,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项目总师
2025.1. ...
2025年3月18日的《四川新闻联播》,星河动力已启动“谷神星二号”研发,采用电磁弹射技术,运载能力提升至3.5吨;星河动力二期基地也将于年内开建,目标年产24发“谷神星二号”,同步布局液体可回收火箭“智神星一号”。
目前国内首个基于超导磁悬浮技术的电磁发射验证平台正在资阳进行调试。该平台预计将在2028年实现电磁弹射火箭的首次飞行任务。通过这一技术,火箭可在点火前被加速至超声速,从而显著提升载荷能力并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此外,这项技术还有望推动火箭发射模式向类似高铁的“航班化”方向发展。
“谷神星二号”是星河动力航天研制的智神星系列运载火箭,是面向大幅提升运力、降低成本的目标,重点打造的谷神星系列的升级型号,起飞质量约 100 吨,500km LEO 运载能力为 1.6t,500km SSO 运载能力 1.3t,兼顾海陆发方式,后续可拓展适应电磁轨道发射,将成为“运载效率和性价比最高的固体运载火箭”。
资阳商业航天电磁发射一期试验验证平台、商业航天电磁发射中试平台二期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4-7 20:16 编辑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21 19:50
2025.2.13-资阳航天电磁发射试验中心:系统级演示验证进入倒计时(节选)资阳网 时间:2025年02月14日 ...
2025.4.6-中铁二十三局:以磁浮技术挺进战新“蓝海”(节选)原创 中国铁道建筑报 时间:2025年04月06日 19:27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完善的商业火箭产品型谱和发射服务体系。商业航天产业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在国家战略推动与技术创新浪潮下正蓬勃发展。中铁二十三局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高、中低速磁浮轨道梁施工技术的“磁浮先锋”,一直致力于磁浮轨道梁及相关应用、制度的研发与创新,积极打造商业航天电磁发射轨道分系统领域竞争新优势。
科技创新驱动“新赛道”
2023年9月,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完成了(山西大同)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电动磁悬浮航行试验,标志着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技术已基本具备系统研制和实验能力。2024年9月,中铁二十三局完成了(资阳)商业航天电磁发射一期试验验证平台轨道分系统项目,与资阳产投集团、中铁建发展集团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航天三院共同推动资阳商业航天电磁发射中试平台二期项目。
资阳商业航天电磁发射轨道梁
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是一种通过超导磁悬浮与电磁推进结合运载火箭的方式,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可重复和绿色环保等特点,旨在解决我国当前发射能力不足、发射成本过高的问题。技术成熟后,将有望实现发射频次成倍增加、发射成本显著降低的效果,能有效促进更多卫星快速入轨,加速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从上海高速磁浮到长沙中低速磁浮、清远磁悬浮,再到“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悬浮试验梁”等工程建设过程中,中铁二十三局科研团队围绕磁悬浮轨道梁建造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取得了一批又一批关键成果,为顺利推进电磁发射轨道梁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川山西建设了公里级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试验研究平台,标志着中国该领域正式起步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8-28 23:592017.9重要旧闻-西南交大联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跨界创新(节选)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发布时间:2017-10 ...
2025.4.2-低真空超高速轨道交通研究进展与思考(节选)张卫华1,2,邓自刚1,2,毕海权2,3,李 田1,2,李 艳4,李海涛2(1.西南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2.西南交通大学 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1;3.西南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4.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低真空超高速轨道交通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也有部分科学技术问题亟待攻克。文章全面回顾了低真空管道超高速轨道交通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当前的国际研究态势,分析了开展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详细讨论了低气压环境下磁浮列车的悬浮技术适应性及其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如散热和绝缘问题。此外,针对低真空管道交通系统的救援与逃生问题,文章也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和适应措施。
关键词:超高速;低真空;磁浮列车;低真空管道;救援与逃生
四川省和山西省也分别支持建设了公里级的低真空管道的磁浮交通试验研究平台,标志着中国在低真空管道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领域的正式起步。
对于采用低真空管道的低真空超高速轨道交通,基本的发展方向是低真空管道的磁浮交通。2013 年,中国与美国率先开展了实质性研究,随后欧洲进入了研究高峰期,多国研究机构同步推进,并启动了欧洲的Hyper4Rail和MaDe4Rail研究计划,集中力量开展研究。目前,美国的相关研究放缓,甚至暂停。中国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加快了研究进程,其中包括大同修建的2 km工程化试验线和成都在建的1.6 km动模试验线,试验速度有望达到1500 km/h,将为低真空超高速轨道交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试验装备、直接的研究数据和技术支持。同时,这一技术的落地实现还有运行舒适性和经济性等诸多科学技术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尤其是故障状态下的安全性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相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的“合理统筹安排低真空管 (隧) 道高速列车技术储备研发”的指导下,我国在低真空超高速轨道交通的研究将取得更大的成果,支撑未来颠覆性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引领全球轨道交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