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1 17:46:16
近日,我校信电学院引进优秀人才、青年新星B付学谦副教授在《IEEE智能电网汇刊》(IEEE Transaction on Smart Grid)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基于共享权重图谱聚类的光伏发电代表性场景提取》(Extraction of Representative Scenarios for Photovoltaic Power With Shared Weight Graph Clustering)。该论文比对了来自IEEE Trans期刊的6种最先进聚类模型,同时开展了“理论证明+仿真实验”的双重验证工作。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552141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1 17:48:11
近日,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靓教授团队在食品领域国际顶级期刊《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综述》(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发表题为《发酵蔬菜微生物群落及接种发酵工艺升级策略》(A review on fermented vegetables: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potential upgrading strategy via inoculated fermentation)的综述文章。食品学院硕士研究生许津阁为该文章第一作者,赵靓教授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1541-4337.13362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2 09:36:28
肝脏通过分泌hepcidin在维持全身铁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epcidin是协调体内铁水平所必需的。铁体内平衡失衡与各种与铁缺乏或铁超载有关的临床疾病有关。尽管具有临床意义,但肝细胞如何感知细胞外铁水平以调节hepcidin合成和铁储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024年6月7日,中国农业大学安鹏、罗永挺、Luo Junjie及武汉大学高虹共同通讯在Blood(IF=20)在线发表题为“Foxo1 is an iron-responsive transcriptional factor regulating systemic iron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Foxo1是调节全身铁稳态的铁响应转录因子。该研究发现Foxo1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常量营养素代谢调节因子,在高铁喂养、全转铁蛋白和BMP6治疗的反应中,Foxo1易位到肝细胞核。此外,Foxo1通过直接与hepcidin启动子区域中进化上保守的Foxo结合位点相互作用,在介导hepcidin诱导铁和BMP信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结合位点被发现与Smad结合位点共定位。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4024293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2 16:30:46
近日,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罗海玲教授团队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杂志》(The ISME Journal)上在线发表题为《瘤胃微生物组驱动的胆汁酸代谢和宿主代谢调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绵羊瘤胃微生物组在胆汁酸代谢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胆汁酸生物转化的瘤胃微生物代谢途径,并发现瘤胃微生物修饰胆汁酸可以对宿主营养代谢(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质)产生积极影响。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ismejo/wrae098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2 23:18:49
玉米是全球和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是玉米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玉米种植密度普遍超过6000株/亩,而我国玉米种植密度平均为4000株/亩,差距明显。因此,发掘和利用耐密高产基因、培育耐密高产品种是提高我国玉米单产水平的重要途径。2024年6月12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田丰课题组和李继刚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Maize smart-canopy architecture enhances yield at high densities”。该研究首次在玉米中鉴定到“智慧株型”基因lac1,揭示了光信号动态调控lac1促使玉米适应密植的分子机制,建立了“一步成系”的单倍体诱导编辑技术体系。鉴于该研究的重要性,Nature杂志选择以“文章加速预览”(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模式在线发表上述研究成果。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669-6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3 13:23:20
近日,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杨宁、孙从佼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 GigaScience 上在线发表论文,揭示了蛋鸡老龄化过程中脂肪肝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老龄蛋鸡脂肪沉积问题,利用多组学数据系统地构建了蛋鸡脂肪肝的综合调控模型。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gigascience/giae023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3 15:17:20
2024年6月13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彩万志/田里团队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Does coevolution in refugia drive mimicry in bumble bees? Insights from a South Asian mimicry group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我国本土分布的两种拟态熊蜂为模型,探究了缪氏拟态的演化历史,揭示了熊蜂缪氏拟态色的多态性与趋同进化的可能驱动因素。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3 17:14:28
近日,理学院吴学民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ACS Nano)在线发表论文《生物质基双酶响应型纳米农药:生态友好、高效防治松材线虫病》(Biomass-Based, Dual Enzyme-Responsive Nanopesticides: Eco-friendly and Efficient Control of Pine Wood Nematode Disease)。该研究立足于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林业重大检疫生物松材线虫精准防治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智能响应型纳米农药应用于林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02031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3 22:25:13
文章《Differences in proteomic profiles and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goat and cow 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发表于Food Chemistry 2024年455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功能乳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毛学英教授为本文通信作者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39885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4 17:16:13
近日,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群、薛勇课题组在食品领域国际顶级期刊《食品科学与技术趋势》(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题综述文章《机器学习筛选食品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Advances in Machine Learning Screening of Food Bioactive Compounds)。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4.104578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5 11:16:22
PC| 中国农大杨淑华团队发现CNGC20的差异磷酸化调节拟南芥钙介导的抗冻性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e177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8 07:02:48
本帖最后由 liyide168 于 2024-6-18 13:18 编辑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王涛/董江丽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Plant上发表了题为The jasmonate pathway promotes nodule symbiosis and suppresses host plant defense in Medicago truncatul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JA信号通路在截形苜蓿-根瘤菌共生策略中促进共生信号传递,抑制宿主防御的分子机制;发现了共生信号传递的新组分MtMYC2,丰富了根瘤共生的信号网络,拓展了对JA信号途径在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网络中的理解。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4.06.004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8 09:46:02
本帖最后由 liyide168 于 2024-6-19 10:57 编辑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9539-9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刘学军教授团队基于全国氮沉降监测网络(NNDMN),以大气氮沉降和PM2.5浓度为评价指标,分别从日尺度和年尺度评估我国Nr污染时空变化,构建了包含2011-2020年间近60个监测点、4万多条Nr样本数据,以及奥运会等4个重大国际活动期间PM2.5及其前体的综合观测数据,创新性探索了短期应急措施和长期减排政策的权衡关系及协同作用,量化了我国Nr排放和氮沉降之间的源汇关系,揭示了在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下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潜在挑战。成果以“短期管控和长期减排相结合可持续改善中国空气质量”(Combined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mission controls improve air quality sustainably in China)为题,于6月17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9 16:20:33
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19811121
近日,在“农作物基因资源阐析”国际大科学计划(G2P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汪海团队联合美国康奈尔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坦桑尼亚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Modeling 0.6 million genes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functional cis-regulatory variants and de novo design of cis-regulatory sequences”的研究论文。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19 20:56:36
2024年6月17日,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叶长川在《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杂志发表了题为“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Escherichia coli for the production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based on combined metabolic pathway modification and reporter-guided mutant selection (RGMS)”的研究论文,该团队通过理性设计和代谢工程改造,构建了一个高效的5-ALA生产大肠杆菌菌株。通过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和代谢途径改造,成功地将5-ALA产量从765.9 mg/L提升至2056.1 mg/L。通过进一步应用报告基因引导的突变体选择(RGMS)技术,对eamA基因进行定向进化,使得5-ALA产量在摇瓶中达到了2471.3 mg/L。此外,通过过表达抗氧化酶基因sodB和katE,提高了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力,并在基因组中替换hemB基因的原始启动子为较弱的启动子,减少了其表达,实现了5-ALA产量的大幅度提升,最终在5L发酵罐中培养的108-ASK菌株,达到了19.02 g/L的高产率。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21 07:17:55
本帖最后由 liyide168 于 2024-6-21 10:47 编辑
2024年6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韩振海/吴婷团队在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题为“Movement of ACC oxidase 3 mRNA from seeds to flesh promotes fruit ripening in appl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在苹果中,种子释放带有父本花粉遗传信息的MdACO3 mRNA通过韧皮部和胞间连丝通道(PD)传递至果肉进而发挥作用的机制,解释了花粉直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深入挖掘不同种质花粉潜力进而指导创制优质抗逆授粉组合配置具有理论意义,为果树果实性状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了参考。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21 16:03:54
中国农大Sci. Total Environ发文揭示适应气候的作物分布可以满足粮食需求,改善水资源短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题目:
Climate-adaptive crop distribution can feed food demand, improve water scarcity, and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第一作者:
Zheng’e Su
第一发表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21 16:44:05
本帖最后由 liyide168 于 2024-6-21 17:33 编辑
2024年6月18日,中国农业大学于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Understanding plant–soil interactions underpins enhanced sustainability of crop production 的观点论文。论文提出未来的种植系统中,应注重地下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利用植物对多种土壤因素的协同反应,最大化根系的生物潜力。关键的土壤因素包括由物理、 生物和化学性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所产生的根区异质性。需要优化根系功能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匹配,以实现作物生产力的提高和土壤健康的改善。植物和土壤科学的整合,以及在作物系统中应用整体的植物-土壤解决方案,将为更可持续的作物生产提供有效的新方法。
https://doi.org/10.1016/j.tplants.2024.05.008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22 13:58:1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4-01004-y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26 19:07:0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9840-7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27 20:57:44
The Plant Cell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学贤课题组题为“NIN-LIKE PROTEIN3.2 inhibits repressor Aux/IAA14 expression and enhances root biomass in maize seedlings under low nitroge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ZmNLP3.2–ZmARF19–ZmAux/IAA14分子模块在低氮条件调控玉米根系生物量的分子机理。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e184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6-27 23:25:33
近日,我校信电学院引进优秀人才路朋副教授在《Advances in Applied Energy》上发表最新研究论文《Advances i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large-scale wind power integration in power systems》。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792424000155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7-1 13:30:39
本帖最后由 liyide168 于 2024-7-3 09:32 编辑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9800-1
6月28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研究论文《转录调控因子VirBR促进碳青霉烯耐药质粒IncX3传播及其携带菌持留》(VirBR, a transcription regulator, promotes IncX3 plasmid transmission, and persistence of blaNDM-5 in zoonotic bacteria)。该研究揭示了畜禽常用β-内酰胺类药物阿莫西林可以促进IncX3质粒在肠道持留,解析了新型转录调控蛋白VirBR促进IncX3质粒转移及其携带菌持留的内在因素,为防控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 CRE)的流行与传播提供了科学参考与依据。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7-2 15:41:55
Investigation of Antibody Tolerance in Methanol for Analytical Purposes: Methanol Effect Pattern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Yingjie Zhang, Jiafei Mi, Weilin Wu, Jie Fei, Bochen Lv, Xuezhi Yu, Kai Wen, Jianzhong Shen*, and Zhanhui Wang*
Advanced Science
DOI: 10.1002/advs.202402050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7-3 07:01:26
2024年7月1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在Genome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agging large CNV blocks in wheat boosts digita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by ultra-low-coverage 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实现了基于1Gb超低深度测序数据(50元)对小麦超1000个标记的精准扫描。该研究在泛基因组水平鉴定了了小麦基因组的长片段拷贝数变异区块(CNV block,CNVb),并开发了1240个高质量的CNVb标记,证明CNVb可用作种质资源鉴别的理想的新型分子指纹标记。该策略支持基于超低深度测序数据(0.05×,~1Gbp)对小麦育种材料进行精准种质鉴定,实现了基于低深度测序对r-e-z缺失、Dx5+Dy10、1RS·1BL、2NvS等小麦中已知远缘渗入利用区间及单倍型的鉴定。该研究构建了包含1599个全球小麦育种材料的数字化基因型CNVb图谱,并搭建了在线分析数据库WheatCNVb。该研究为实现数字化的小麦种质管理、精准育种决策提供了新思路。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7-8 11:29:08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王涛、董江丽团队在The Plant Cell发表了题为 A cargo sorting receptor mediates chloroplast protein trafficking through secretory pathway的研究论文,发现了货物分选受体MtTP930,揭示了其通过COPII途径介导cargo蛋白MtNPP和MtCAH的转运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e197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7-8 19:25:0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24-01484-4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7-9 07:59:52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gcb.17405
GCB最新文章丨中国农大:氮输入如何影响土壤碳库?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7-15 20:32:24
本帖最后由 liyide168 于 2024-7-16 13:05 编辑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24-01504-3
中国农业大学刘学军教授团队利用全国氮沉降监测网络(NNDMN)的59个站点超过十年的连续数据测量的沉降综合数据集,对2010 - 2020年中国氮素沉降的变化进行了基于地面和模拟结果的评估,为中国未来的氮素减排提供基础参考。结果显示2010年至2020年中国氮沉降率下降14%,下降速率为2.7%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NHx和NOy呈下降趋势。其中氧化氮(主要是工业氮)下降34%,还原氮(主要是农业氮)下降10%,中国东部下降幅度更大。还原性氮沉降与氧化性氮沉降的比例不断增加(2010年至2020年期间从1.5增加到2.0),这凸显了有效的农业氮管理的必要性。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7-16 21:47:25
本帖最后由 liyide168 于 2024-7-17 08:22 编辑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9-024-01073-7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冯固/张林教授联合华南农业大学谢贤安副教授以及意大利都灵大学Paola Bonfante院士等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 IF5-year = 81.3)发表了题为Cross-kingdom nutrient exchange in the plant–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bacterium continuum的系统性综述文章,提出了“植物(Plants)—丛枝菌根真菌(AMF)—细菌(Bacteria)”三界互作连续体的概念,阐述了碳与养分在PFB连续体中的交换规律及分子调控机制,为深入开展植物-AM真菌-细菌三界互作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全面解析根际生命共同体多界面互作规律、系统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