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jyb
发表于 2024-6-1 21:39:44
xysy666 发表于 2024-6-1 21:24
能拿个四青不?
机械和航空一样,一批人沉淀了这么多年,这几年都在出成果,开公司
zgjyb
发表于 2024-6-2 09:44:12
本帖最后由 zgjyb 于 2024-6-2 10:19 编辑
衢州高端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合作委员会2024年会议顺利召开
2024-06-02
5月31日,衢州高端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合作委员会2024年会议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院院长、研究院合作委员会主任孙世刚,衢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研究院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吕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衢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院合作委员会副主任谢剑锋主持,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研究院合作委员会委员冯连芳,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研究院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宋毅,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研究院合作委员会委员洪文晶线上参加会议。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院合作委员会委员黄令汇报审议内容。
会上,孙世刚对衢州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研究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今天刚好是研究院成立的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双方同心协力,结合衢州当地的发展需求,结合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在科研攻关、人才引进、产业培育、服务地方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成绩。同时,孙世刚也对研究院未来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要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人才招引工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速集聚更大规模人才,着力打造良好人才生态。二是加强能力建设,结合衢州以及周边企业的需求,利用研究院和厦门大学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对接走访企业,解决企业难题。三是加强管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及时完善修订相关制度,根据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运营效率,确保研究院各方面工作有序运行。
吕亮充分肯定了研究院一年来的建设成效,他指出,研究院从无到有,建设和布局初见成效,各项工作开局良好,在人才集聚、科研攻关、服务地方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成绩。特别是今年年初,研究院科研团队先后与我市圣安化工、华友钴业、中巨芯、永正锂电,永合新材料等一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横向合作经费逐步提升,说明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正逐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他也提出,希望研究院能够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推动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合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研究院章程修订,经费预算、内控制度和工作计划等重大事项。
下一步,研究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和本次合作委员会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研究院建设,不断推动研究院向更高层次、更高能级进阶。
zgjyb
发表于 2024-6-4 17:32:10
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部长傅海燕一行到嘉庚创新实验室调研交流
5月31日,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部长兼贸工部主管贸易关系部长傅海燕一行到嘉庚创新实验室考察交流,参观了实验室科技成果展厅并现场考察了代表性制氢装备。实验室副主任张爱强对傅海燕部长率团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嘉庚实验室科技及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情况。
双方就氢能领域科技产业等方面合作展开研讨,重点讨论了海岛绿氢科研示范项目。张爱强副主任表示,嘉庚创新实验室在氢能领域具备完善的顶层规划和产业布局,且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欢迎战略合作方共同投资以及产业端应用推广等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傅海燕部长表示,氢能的发展与合作是新加坡实现脱碳战略的重要途径,期待双方在绿氢技术的发展及供应链的建设方面有实质性的合作。
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庄志嘉、厦门市外事办、科技局领导及嘉庚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交流。
zgjyb
发表于 2024-6-4 17:34:21
本帖最后由 zgjyb 于 2024-6-4 17:59 编辑
探索电池智能计算,加速电解质材料设计
2024-06-02
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所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清洁能源(如水、风、地热和太阳能等)的高效利用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然而清洁能源的应用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季节性等因素,为提高其利用率,必须发展更高性能的二次电池储能体系。其中,锂离子电池因为性能优异的储能体系,已经被大规模商业化。二次电池储能体系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作为其“血液”的电解液性能决定了电池的各项指标。通过计算电化学设计电解液材料成为这些年研究的热门。然而通过传统的前线轨道理论计算,不能准确描述电解液的复杂化学环境,无法设计电解液配方。
结合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由于其力场的准确性较差,无法获得准确且精度统一的溶剂化结构和计算性质。近年来,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由于其可以在第一性原理精度准确描述复杂化学环境,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第一性原理准确计算电子结构,并通过分子动力学采样可以准确获得电解质材料的电化学性质,评估电解液性能。然而由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成本高,无法直接应用于电解液材料设计。
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拟合第一性原理精度的数据,准确预测能量和原子受力等计算数据,可以在极低的成本实现长时间尺度第一性原理精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然而,机器学习势函数训练受限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数据集的构建。对于电解液通用势函数模型,代表性数据集构建困难这一问题极大限制了机器学习势函数的泛化能力。
针对以上研究现状,AI4EC Lab基于自开发的电解质智能计算工作流软件包ai²-kit,构建了面向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设计领域的可用、较为完备的电解液通用势函数模型omni potential for electrolytes (op-elyte),用户可以在Al4EC Lab官网(op-elyte emulator)通过绘制溶剂分子结构模型,挑选锂盐并设置溶剂与溶质比例自动化生成电解液模型并进行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模拟。用户可通过该模型实现对大部分常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模拟,并通过长时间尺度统计采样获得准确的密度、粘度、电导率和工作温度区间等物理化学性质。为高通量搜索电解质化学空间、实现电解质智能设计奠定基础。
zgjyb
发表于 2024-6-4 17:37:14
先进显微技术与能源材料研讨会暨嘉庚实验室电子显微平台揭牌仪式在厦成功举办
2024-06-04
2024年5月31日-6月2日,先进显微技术与能源材料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并举行嘉庚实验室电子显微平台揭牌仪式,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科院物理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显微与能源材料方面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近百位参会者聚焦显微技术发展方向、AI助力数据分析及与能源研究交叉融合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进行了为期两天深度讨论与交流。
会上,还举行了嘉庚实验室电子显微平台揭牌仪式,嘉庚实验室名誉主任田中群院士,实验室主任郑南峰院士,中科院电镜联盟理事长、中科院物理所白雪冬研究员、清华大学谷林教授,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谢兆雄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任斌教授,嘉庚实验室赖日泉主任助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魏现奎教授共同为嘉庚实验室电子显微平台的落成进行揭牌。
嘉庚实验室电子显微平台负责人魏现奎教授表示,该平台立足于推动能源材料在多尺度及多维度下的显微表征分析,通过解决关键结构和表界面科学问题,为攻克能源材料研究中的“卡脖子”难题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近年来,像差校正电镜及相关软硬件迭代极大推动了先进显微技术的发展,包括多维空间分辨、能量分辨、低剂量、轻元素成像、原位电镜等技术。表征能力提升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了能源催化、锂离子电池、电介质储能及热电换能等能源学科的蓬勃发展。
为期两天的会议共开展了24场特邀报告,包含先进电子显微学方法和未来技术发展、显微表征分析技术与能源材料研究的交叉融合、原位电镜技术及AI助力数据采集分析等主题,为大家带来一次令人难忘的学术交流盛宴。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为从事先进显微技术与能源材料的学生、学者和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了交流的高端平台,为促进先进显微设备研发、数据信号捕捉分析、极限表征研究探测等课题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开放的思考与借鉴。
zgjyb
发表于 2024-6-4 17:42:15
高邮政企代表团赴厦门大学参加产学研对接活动
2024-06-04
为持续推进厦门大学与高邮校地企合作,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由高邮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许辉和高邮市委常委、高邮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送桥镇党委书记马舟带队,有高邮市和高邮高新区各部门领导干部与高邮市优秀企业家代表参与的高邮政企代表团于6月3日赴厦门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
高邮是全国经济百强县,是江浙沪地区重要的交通腹地,高邮高新区作为高邮市唯一一个省级高新区,自2020年与厦大科技园合作共建厦大科技园高邮创新园以来,双方就校地产学研合作已完成三年多的各项合作,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高邮创新园已成为高邮重要的产学研机构和创新力量主体。
马舟常委对高邮高新区的工作以及高邮创新园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高度肯定了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高邮创新园的工作成效,高邮高新区与厦门大学的合作共建已经得到了校各级领导的高度支持、关心,高邮科创园的建设也日趋完善,另外马常委指出,高邮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开辟新赛道、增创新优势、跑赢新赛程”的工作要求,希望通过请教各位专家教授,寻求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慧路灯、智慧城市、LED、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投资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更多项目结出硕果,全力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
未来,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高邮的工作将在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慧路灯、智慧城市、LED、人工智能的基础上,着力高新区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和输送,重点关注发展低空经济、新能源的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厦门大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高邮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 “厦大力量”。
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高邮创新园成立于2020年5月,2020年8月开始组建本地化运营团队。高邮创新园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及厦门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立足高邮,辐射全国,大力实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推进厦门大学优秀科技成果落地与推广,紧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慧路灯、智慧城市、LED、人工智能等领域,通过引入前沿技术和精尖团队,形成完备的工艺技术路线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应用,培养具有实际产品开发经验的市场化运营机制,通过地方政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在当地的推广及应用,全面助力地方政府解决民营企业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提升辖区企业竞争力,以培养新质生产力为第一目标,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高邮高新区科技人才局局长张义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宰森旺、高邮市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陈晖、高邮高新区科技人才局副局长李彬生、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伟、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张金龙、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转化办主任张典慧、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陈送春、厦门大学科创梦工场常务副主任林志强以及高邮市优秀企业家代表江苏豪纬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郝炳和、江苏宝德照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爱东、扬州和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翔、恒通创客董事长王俊和厦门大学其他部门领导,会议由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伍伟平主持。
zgjyb
发表于 2024-6-4 17:49:04
《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报道我院郑高峰教授先进事迹
2024年05月31日
近日,《中国网》《中国日报中文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发布报道《聚焦微纳薄膜 创新引领未来——记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郑高峰教授》。文章介绍了郑高峰教授在微纳喷印精确控制与批量制造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方面实现了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攻克了制约高性能微纳功能薄膜高效率、高品质制备核心痛点,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我国的高端材料的制备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zgjyb
发表于 2024-6-5 09:55:05
本帖最后由 zgjyb 于 2024-6-5 15:57 编辑
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5日上午,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在福建省厦门市考察。当日上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厦门大学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发展研究、科技开发、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
这次学习考察有三大感受:大战略、大格局和大未来。来到厦门大学,在这样一个古朴和现代交织、校区和景区融合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百年“海上花园学府”的独特魅力。立足“海峡、海丝、海洋”的办学特色,厦门大学彰显出高精准的办学定位、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产值的学术成果、高水平的变革开放、高契合的社会服务,不愧被称为“南方之强”。厦门大学和贵州一直有很长的合作,从点到线、从线到面进行校校合作、校市合作、校省合作,真可谓山海相牵、情深意切。今天我们见证了省政府和厦门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可以说是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又开始了新的合作,双方将在四个大类13个方面加强合作。下一步,我们将尽快把战略合作协议的各项事项落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部署要求,学习和汲取厦门大学的办学经验,坚持服务产业发展、深化对外开放、做亮自身特色,来抓好办好做强贵州高等教育,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高等教育的力量。
zgjyb
发表于 2024-6-5 12:31:02
2024年6月3日,厦门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题为“Antitumor efficacy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FAP-targeted radioligand therapy combin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的研究论文,本研究证明68Ga/177Lu标记的LNC1004在MC38/NIH3T3-FAP和CT26/NIH3T3-FAP异种移植瘤中的摄取增加和滞留延长。放射性核素治疗177Lu-LNC1004诱导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的瞬时上调。在MC38/NIH3T3-FAP荷瘤小鼠中,177Lu-LNC1004和抗PD-L1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完全根除了所有肿瘤,小鼠在再激发时表现出100%的肿瘤排斥反应。
zgjyb
发表于 2024-6-7 22:10:28
厦大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跃居全国第6-10名(附保研升学去向):https://bbs.netbig.top/thread-55478-1-1.html
zgjyb
发表于 2024-6-7 22:10:56
关于泉州市2024年度选优生拟选拔人选公示的公告:https://bbs.netbig.top/thread-55595-1-1.html
zgjyb
发表于 2024-6-7 22:15:55
近日,高端电子化学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重组工作组孙建军教授、程俊教授、杨防祖教授、马盛林教授一行受邀访问深圳创智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智芯联”),与创智芯联董事长姚成、集团总经理兼研发总监姚玉一行围绕促进湿电子化学品行业领域创新发展及实现技术突破等展开深度研讨,共谋基础研究创新与产业化落地的有效路径及合作机制。
连续两日的交流中,校企双方围绕各自的发展情况及技术水平等开展交流,并结合行业现状及发展探讨相关重大课题。创智芯联专家团队详细介绍企业历史沿革、在镀层材料等电子化学品领域研发与生产的国产替代能力等相关科研实力及技术成果、企业发展规划等。工程中心专家团队先后介绍了工程中心关键技术进展、基础研究创新思路等,并表示实现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替代离不开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共同发力,期待校企双方协力优势互补,实现基础研究到应用端的价值创造。校企双方一致认为湿电子化学品作为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关键材料,其性能和质量重要性直接关系产业链的稳定及发展,积极推动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联合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打造科技研发到客户导向应用场景的闭环,将有利于提升行业领域产品质量并推动行业向精细化升级,推动关键技术工业化开发应用。
深圳创智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专注于半导体芯片先进封装、载板及PCB等功能型湿电子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及产品领域,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全方位提供晶圆级封装功能型镀层材料以及关键技术的系统供应商,是可在该段制程全方位实现进口替代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zgjyb
发表于 2024-6-7 22:18:42
盛大开幕 | 国际应用计量经济学会(IAAE)2024年会在厦门大学举办
邹至庄经济研究院2024-06-07
2024年6月7日,国际应用计量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Econometrics, IAAE)2024年会在厦门大学经济楼顺利开幕。这是IAAE年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厦门大学是中国首个承办国际应用计量经济学会年会的高校。
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量建模与经济政策研究”基础科学中心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规模盛大,三天议程中,主办方共安排6场主题演讲,带来最前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成果;另有69个平行会场中共267位报告人带来论文报告。参会人员覆盖26个国家和地区,除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波士顿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庞贝法布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的学界代表外,还有来自国际粮食研究所、联合国大学世界发展研究院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结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德国联邦银行、荷兰商业银行、挪威中央银行、西班牙中央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代表人员,总人数近四百人。
本次会议旨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在计量经济学领域更广泛和密切的交流,共同推进计量经济学科前沿理论与应用的不断优化,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除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相关前沿课题之外,本次会议报告议题还涵盖机器学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研究、中国经济、环境经济学、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等经济热点问题。
国际应用计量经济学会董事会成员Marcelle Chauvet教授代表IAAE致辞。她谈到,能够在中国召开IAAE年会可谓夙愿得偿,很感谢洪永淼教授及主办方各单位对本次会议召开做出的努力,希望IAAE学会今后能跟中国学界有更多的交流机会。随后,她简要介绍了IAAE学会的规模,并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
最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周颖刚教授简要介绍了厦门大学经济学科三位一体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建设愿景,并代表会议主要承办方对相聚于此的学者、研究者们表示感谢。周颖刚教授称,本次盛会时逢端午佳节,主办方准备了许多民俗体验活动,希望大家借此机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氛围,在汲取学术知识的同时,度过轻松愉快的三天。
zgjyb
发表于 2024-6-7 22:22:27
航宇和流体力学顶刊17篇:AST*4,CJA*4,AIAA Journal*2,POF*6,JFM*1,与23年全年持平
zgjyb
发表于 2024-6-7 22:42:16
近日,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教授团队以“Dual-Feature based Bubble Sound Detec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assive Acoustic Detection of Underwater Gas Leakage”为题在国际海洋工程领域顶级期刊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IEEE JO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水下气体渗漏声信号检测方案,为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探索和风险预警,以及海底人工管道泄漏监测等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zgjyb
发表于 2024-6-7 22:49:31
航空、医学、电子、化学副院长均已换,下一个希望信息zym能上
zgjyb
发表于 2024-6-7 23:47:31
6月1日,第二、三届“韩德培法学奖”在武汉大学揭晓,我院陈安教授荣获第三届韩德培法学奖终身成就奖,同时获奖的还有中国政法大学张晋藩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李双元教授以及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
zgjyb
发表于 2024-6-8 11:45:30
厦大马校设立了网络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面向未来的选择。目前,校方正在规划建设高等研究院,在数字信息、清洁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创新合作。
zgjyb
发表于 2024-6-8 18:43:06
本帖最后由 zgjyb 于 2024-6-8 21:30 编辑
全国首笔公开的海草床蓝碳意向认购签约
6月7日,蓝碳意向认购签约仪式暨“蓝色经济与碳中和对海洋可持续性的协同作用”高峰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办。
其间,腾讯SSV(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碳中和实验室(简称“腾讯碳中和实验室”)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儒艮保护区”)举行了海草床生态修复项目蓝碳生态系统碳汇意向认购签约仪式。
自2018年11月30日以来,儒艮保护区第一期28.12公顷的海草床修复项目产生所有碳汇量,将全部由腾讯碳中和实验室意向认购,这是中国第一笔公开的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减排量交易意向认购。
该海草床蓝碳项目依托腾讯碳中和实验室资助、厦门大学戴民汉院士领衔的BLUE-CARE(Blue Carbon Ecosystem Assessment,Restoration and Accounting Project)项目中陈鹭真教授等共同编制的全国首个公开的《海草床生态修复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进行开发。
BLUE-CARE项目旨在深入研发蓝碳碳汇计量方法,开发蓝碳方法学,并在儒艮保护区内开展海草床生态修复和交易示范工程。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邱广龙副院长团队在BLUE-CARE项目的支持下,已成功开展了2.18公顷的海草床修复工作。BLUE-CARE项目的海草床交易机制的探索开启了我国蓝碳交易新篇章。
签约仪式上,腾讯碳中和实验室还与江苏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顺利完成了全国第二笔盐沼蓝碳意向认购的签约。根据签约内容,盐城保护区第二期盐沼修复项目自2018年3月9日以来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将依据BLUE-CARE项目支持下陈鹭真教授领衔编制的《滨海盐沼生态修复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进行测算,并由腾讯碳中和实验室意向认购部分碳汇量。据悉,盐城保护区在去年9月完成的我国首笔盐沼蓝碳交易,依据的也是厦门大学编制的这一计量与监测方法。
据项目负责人戴民汉院士介绍,为深入探索海洋蓝色价值,积极推进蓝碳资源的资产化进程,开拓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新途径,厦门大学蓝碳团队不断探索、稳步推进海洋碳汇基础科学研究。几十年来,蓝碳资源受到气候变化、海洋酸化以及沿海开发等威胁,因此亟需加快构建标准化、可操作的中国特色蓝碳碳汇计量核算方法,推动蓝色金融工具革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健康海洋生态系统的建设中。
腾讯碳中和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知名科技企业,腾讯公司始终看好和厦门大学在海洋蓝碳领域的合作,希望与科学界共同探索,一起助力建立健全我国蓝碳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当天,厦门大学还举办“蓝色经济与碳中和对海洋可持续性的协同作用”高峰座谈会,中外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共聚一堂,聚焦探讨中国的“双碳”战略与海洋经济蓝色转型之间的协同效用。
zgjyb
发表于 2024-6-10 12:39:24
第十五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概率统计方向银奖:https://www.gaokzx.com/gk/gaozhongjingsai/123386_6.html
zgjyb
发表于 2024-6-10 16:47:39
本帖最后由 zgjyb 于 2024-6-11 08:14 编辑
持续研发半导体领域关键材料!永庚科技及永庚研究院助力厦门核心半导体产业转型升级
厦门日报2024-06-05
最近,福建永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庚科技”)从2022年底着手建设的生产基地,开始投入试生产。它聚焦半导体芯片制造领域高端光刻介质材料及高端半导体清洗系列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应用,成功实现了半导体关键材料国产化的前半程目标。
这家企业由嘉庚创新实验室(以下简称“嘉庚实验室”)半导体关键材料项目群孵化而来,从项目立项到成果转化落地、再到成立规模化企业实现产业化,用时不过4年。项目负责人、永庚科技董事长张爱强教授目标明确:“我们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半导体关键材料成果的商业化推广及量产应用,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承接国家科技项目攻克难题
近日,在永庚科技的半导体关键材料实验室里,一名工程师正在开展高端半导体清洗剂的配方研发和性能验证。他介绍,清洗剂的配方经过不断调配优化,对晶圆杂质的清洗能力、对介质的保护力和抗腐蚀能力等都是重要的检验标准,目前研发团队开发出的无氟、无羟胺高端半导体清洗剂产品,摆脱了供应链上关键原材料——羟胺要从德国巴斯夫公司进口的局面。
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过程中,高端光刻材料、高端半导体清洗剂、蚀刻液等先进材料与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日本及欧美企业手上。三年来,张爱强团队承接国家科技项目,成功研发出这些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还没有量产纪录,却是芯片生产制造中必须使用的高科技材料。
作为半导体生产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光刻决定着芯片的性能。与光刻胶一起配套使用的高端光刻介质材料,目前在国内也尚无量产应用纪录。“这种核心材料能减少99%以上的衬底反射光强度,并消除光刻曝光工艺中的‘驻波效应’,提高制造精度和分辨率。”张爱强介绍,他们从技术层面上攻克了行业现有产品一直存在的“释气”科技难题,自主研发的高端光刻介质材料在各项关键技术指标上已比肩甚至优于国际最先进产品。
针对生产线实际难点、痛点,张爱强团队还开发出应用于LED芯片制造工艺的光刻胶去胶液,在抗金属腐蚀性能及槽液寿命上有了突破性提升,整体性能优于进口最优竞品。
创新“双基地”飞地合作模式
5月15日,永庚科技位于邵武金塘工业园区的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建设竣工。张爱强按下了高端配方型湿电子化学品生产线的启动键,宣布产品正式投入试生产,计划今年内实现批量供应,年产能可达12480吨。
目前,永庚科技已经与国内多家半导体龙头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产品陆续在中芯国际、三安光电、厦门联芯等终端客户通过生产线实际应用性能验证。此外,一条年产85000加仑的高端光刻介质材料生产线也即将投产。
从立项、建立项目团队,到技术突破、产品成功研发,顺利实现产业化落地,张爱强表示,这当中有巨大的挑战,更有“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这一产业化成果,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半导体关键材料的商业化推广及量产应用。”张爱强介绍,这个项目也是嘉庚实验室首个采用“飞地”合作模式的示范项目——除了永庚科技,还孵化了厦门永庚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庚研究院”),打造“生产制造(南平邵武市)+研发运营(厦门市)”双基地。目前,两家产业化公司已获得超过2.4亿元的社会资本融资。
目前,依托嘉庚实验室的先进研发平台、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高端人才,永庚研究院持续研发半导体领域关键材料,助力我市核心半导体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嘉庚实验室科技项目产业化典范
除了企业负责人、厦大兼职教授,张爱强有另一个重要身份:作为嘉庚实验室副主任主管产业化平台,致力“从实验室到市场”过程中的体制机制创新。
时间回溯到1982年,张爱强从本科到博士,十多年的宝贵光阴都在厦门大学化学系度过。作为中国著名电化学家田昭武院士的学生,张爱强不仅接受了严谨的基础理论培训,更从导师身上传承了创造性思维与科研方法。
随后,他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仅仅一年,便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发表了4篇高质量学术文章,获得一项国际专利,奠定了他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此后,他先后在多家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担任要职。
2020年,已在海外工作生活了27年的张爱强,怀着报效祖国和母校的情怀,回厦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他应邀出任嘉庚实验室副主任及厦大兼职教授,全力推动半导体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运营管理工作。当年7月,由他主导的嘉庚实验室半导体关键材料项目群正式立项开发。
“政府、学校、实验室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体现出各方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制机制的决心。”张爱强说,他一手抓半导体关键材料项目,一手抓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创新型体制机制,打造嘉庚实验室科技项目产业化的典范之一。
这几年,嘉庚实验室持续探索产业转化的机制灵活性,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创新型体制机制,设计了特色化的商业模式,并提供相应的产业转化方案,蹚出一条具有“嘉庚实验室特色”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厦门日报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杨国宁 黄亚男 吴燕)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0983236854765498&wfr=spider&for=pc
爱南方
发表于 2024-6-10 18:54:34
zgjyb 发表于 2024-6-10 16:47
持续研发半导体领域关键材料!永庚科技及永庚研究院助力厦门核心半导体产业转型升级
厦门日报2024-06-05
...
厦大的高端科研成果转化的真好,很成功。
zgjyb
发表于 2024-6-10 19:10:57
爱南方 发表于 2024-6-10 18:54
厦大的高端科研成果转化的真好,很成功。
航空(含低空经济)、疫苗、半导体、氢能、集成电路、micro-led、海洋生物......疫苗转化已经很成熟,航空、氢能刚开始发力,电子信息准备发力,这几年的十大科技进展可以看出来成果含金量越来越高,希望厦大多走出去,不要满足于生产样品,多生产卡脖子的产品并量产,像北大和一流工科强校学习
zgjyb
发表于 2024-6-11 16:33:42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与环境”菁英班共建正式启动
6月5日下午,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与环境”菁英班(以下简称菁英班)共建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副主任胡承志、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刘文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育处处长连静、教育处高级业务主管冯娟、教育处业务主管傅珊、教育处业务主管姜娜娜、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教育处业务主管胡冬雪来我院洽谈菁英班共建事宜,我院院长吕永龙、党委书记王晟、副院长黄凌风、菁英班班主任王明华、骆苑蓉等出席此次活动。
“菁英班”作为环境与生态学院培养高、精、尖研究型人才的重要项目,已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建立合作关系。本次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借助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合作事宜,未来双方可进一步通过学术论坛、招生宣传、教师互聘等方式加强沟通交流,合作育人、协同发展,为“菁英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双方深入开展全面合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https://cee.xmu.edu.cn/info/1111/27674.htm
zgjyb
发表于 2024-6-11 17:30:40
嘉庚创新实验室副主任助理 郭奇勋:在氢能领域,我们孵化了5家公司,氢能产业未来可能是个万亿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很好的产业生态,我们现在也有在联合国企央企以及政府,进行一些大的示范工程的建设,打造一个在东南沿海的非常重要的氢能技术和装备发展的基地。
https://www.xmtv.cn/xmtv/2024-06-03/1347006ba0bf047f.html
zgjyb
发表于 2024-6-12 17:19:46
参与一篇Nature: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与天野浩团队合作发文:氮化镓的2D-Mg掺杂现象: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513-x
blazer
发表于 2024-6-12 21:06:24
zgjyb 发表于 2024-6-11 16:33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与环境”菁英班共建正式启动
6月5日下午,厦门 ...
和中科院合作越来越多了,经院,数院,又新加环生
zgjyb
发表于 2024-6-12 21:08:57
blazer 发表于 2024-6-12 21:06
和中科院合作越来越多了,经院,数院,又新加环生
物理也是,与半导体所共建黄昆班
zgjyb
发表于 2024-6-12 21:20:02
尤延铖表示,学校近几年来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科技园建设、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未来,学校将进一步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构建转化激励新机制,打造概念验证及中试熟化平台,强化转化共享基座建设,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持续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
吴伟平表示,厦门大学全力推进有组织科研,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他强调,希望大学科技园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公司运营、服务创新”的作用,聚集创新资源要素,培养青年科研人才,创新机制体制,集中经营要素,激活孵化产业,提升市场洞察力,全面打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并具有较强辐射影响力的大学科技园。
工科化的趋势是好的,但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等转化平台与机制建设,对比工科强校,还是慢了5年左右
zgjyb
发表于 2024-6-12 22:12: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基于能量过程的年代际气候变化机理和预测”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作为社会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面向未来一至数十年的年代际气候预测是当前气候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重大挑战之一。本项目依托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拟从气候系统能量过程出发,深化对年代际气候变化机理的认识,寻找新的年代际可预测性来源,研发年代际气候预测新方法。项目旨在提高当前年代际气候变化的预测水平,提升我国在全球变化领域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