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大道南
发表于 2025-1-12 12:42:31
mattoid 发表于 2025-1-12 09:26
可以从学术圈找一个杰青\学会Fellow级别的做执行主任,不在学术圈的,除了认识点横向课题的客户,人才这 ...
可能就不是走国际化的学术路线吧,此类实验室貌似都如此。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3 20:39:47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5-1-14 01:43 编辑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2 19:25
张yx院长是新一代80后太赫兹技术领军,需要尽快推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
发表包括Nature Photonics、Optica ...
近日,电子学院宫玉彬教授团队牵头,面向“未来6G及以上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场景”,联合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牵引多学科技术聚合,攻克0.6THz以上频段下高速调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探测等技术难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并立项,是我校牵头获批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类项目。该项目重点突出未来通信系统背景牵引,聚焦学科交叉过程中蕴含的重要科学问题,具有填补0.6THz以上通信系统空白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电子学院紧扣四个面向,以国家重大需求为重要牵引,营造跨学科、跨方向交叉融合的良好氛围,有组织开展基础研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取得了系列进展。
发挥工程应用优势,有组织开展“目标导向”基础研究
学院组织科研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关键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学院还取得一系列成果。周佩珩教授面向“我国重大工程型号电磁辐射控制的关键技术”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学院新增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其中集成项目1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重点类项目3项。其中面上、青年项目资助率(面上30.50%,青年42.8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面上11.66%,青年15.54%)。
面向电子信息科技前沿,基础研究成果“多点开花”
学院支持教师聚焦电子信息领域前沿方向,实现基础研究多线并进,研究成果多点开花。杨涛教授面向“无线通信多频段高频化和通感探一体化”,形成了多频多维度可重构超小结构滤波理论方法,获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孙胜教授面向“宽频通信应用场景”,构建多功能电磁结构与天线设计理论与方法,获2024年中国通信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杨梓强、张雅鑫教授团队在太赫兹超构芯片与器件方面研究成果连续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期刊。
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产出原创成果
学院营造跨团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氛围,鼓励教师在基础研究中充分进行学科交叉。文岐业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可见光透明的电磁波宽带吸收材料开发及其机理,该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与物理学交叉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彭波教授课题组首次清晰地观察到了铁电相与反铁电相之间的演变,为开发新一代超高能效超低功耗计算芯片提出发展方向,该电磁学、凝聚态物理学、材料科学交叉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万里暮云平
发表于 2025-1-13 20:40:03
近日,2024年度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光电学院卞仁吉的博士学位论文《二维半导体的滑移铁电物理及器件特性研究》、抗干扰重点实验室宁博宇的博士学位论文《面向太赫兹通信的波束成型技术研究》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电子学院朱华利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人工电磁超表面的太赫兹波传输与调控技术研究》获提名论文奖。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3 20:50:07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 11:03
光电学院 2024 有一定进步:
科研到账经费1.36e
蒋亚东教授荣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各学院重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部分信息:
计算机:重大重点类项目 6 项,其中重优基金 1 项(重大项目,全国 10 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
电子:宫玉彬教授团队牵头,面向“未来6G及以上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场景”,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并立项,是我校牵头获批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类项目。
材料:我院夏川教授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驱动CO2还原制高纯液体燃料与天然产物”项目获批,这是“十四五”期间我院教师首次以首席科学家身份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光电:曹羽研究员牵头获批“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自动化:新增重大、重点项目 3 项,实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突破。
不羁的前奏D
发表于 2025-1-13 21:08:50
电子学院宫玉彬教授团队牵头,面向“未来6G及以上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场景”,联合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牵引多学科技术聚合,攻克0.6THz以上频段下高速调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探测等技术难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并立项,是我校牵头获批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类项目。该项目重点突出未来通信系统背景牵引,聚焦学科交叉过程中蕴含的重要科学问题,具有填补0.6THz以上通信系统空白的应用价值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3 21:18:01
银杏大道南 发表于 2025-1-12 12:42
可能就不是走国际化的学术路线吧,此类实验室貌似都如此。
智能计算研究院人才引进,倾向于JS体制内指控网络与安全计算方向:
lag教授,原信工大。
cb教授,原GFKD。
特聘副基本是博后。海外人才引进要进一步观察。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3 22:01:20
万里暮云平 发表于 2025-1-13 20:40
近日,2024年度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光电学院卞仁吉的博士学位论文《二维 ...
2+1
全国最多了吧,
成电博士生培养质量较以前有显著提升
jiamianlushi
发表于 2025-1-13 22:37:27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3 20:39
近日,电子学院宫玉彬教授团队牵头,面向“未来6G及以上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场景”,联合中山大学、北京科技 ...
6g通信为啥不拉上东南?
hairun1981
发表于 2025-1-14 08:27:27
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个,其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0:09:54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1 12:02
光电学院今年人才引进不错!
cxd教授团队(9院成都中心,千人)
优秀的青年人才,刚归国就能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估计也是国内大佬团队的弟子。
2011 – 2015:四川大学,物理系,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学士;
2014 – 2015: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物理与天文系,访问研究;
2015 – 2019: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博士(Ph.D.);
2019 – 2023: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Research Fellow;
2023 – 2024: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Senior Research Fellow;
2024 – 至今: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长期从事高速光电子集成材料与器件研究。。。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项目一项、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青年项目一项;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0:15:55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 00:41
计算机:重大重点类项目 6 项,其中重优基金 1 项(重大项目,全国 10 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
电 ...
2025年1月7日,中国通信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四维创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面向网络安全的专用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YAK”科技成果鉴定会。
中国通信学会学术部吴杰副主任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人员介绍鉴定专家组、项目完成单位领导及项目组主要成员。电子科技大学张小松教授代表项目组在鉴定会上进行汇报。
鉴定委员会专家认真审查了项目组提供的相关材料,并通过质询、讨论与评议等形式对成果进行评估,最终形成鉴定意见,一致同意“面向网络安全的专用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YAK”项目成果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技术研制难度大,创新性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网络安全领域开发环境YAK属国内外首创。
nonono111
发表于 2025-1-14 10:48:55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0:15
2025年1月7日,中国通信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 ...
有没有机会再次拿下国奖
lyy9001813
发表于 2025-1-14 13:04:46
国重答辩结果出来了,大佬有没有内部信息啊
嘟嘟可左卫门
发表于 2025-1-14 13:32:25
学校官网放出来了2024年度新闻和年度人物
https://news.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V2.ArticlePage&Id=94454
https://news.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V2.ArticlePage&Id=94455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4 14:47:23
看各学院年度总结,学位报告,
每年能稳定内培/外引四青人才的学院:通信、电子、计算机、集电、基础院等5个学院,
深研院、物理学院有这个趋势,材料学院新增也不稳定,
光电/自动化,歇歇停停,干着急,每年引进1/2位的底线也做不到
生命学院,一如既往的拉垮,
经管学院,新进人员数量太少,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5:15:16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4 14:47
看各学院年度总结,学位报告,
26领军+49青年,信息只公开一小部分:
材料学院 24年至少四青3人(2024 年度本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优秀青年基金 4 项),23年我记得也是3人。
自动化学院 24年上了一个青长(杨kj),引进了熊wj教授(青长上会)。
光电学院 24年引进了崔xd教授(千人)、程jl(省千人)团队,曹y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人,百人计划,上四青必须的)。
医学院 24年引育3青拔2海优。
资环 24年1 Fellow 1 青拔。
人才真正拉胯的是:空天学院(院长都跑路了),电科院(。。。)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4 15:49:32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5:15
26领军+49青年,信息只公开一小部分:
材料学院 24年至少四青3人(2024 年度本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承担国 ...
你去看看,自动化/光电这几年引进百人计划以上人才,有多少?
想A-往上冲,就这个进人水平哪能行?
成电不仅仅电子/通信/集电/计算机,光电/自动化/材料,都要成为强势学院才行,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4 16:15:41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5:15
26领军+49青年,信息只公开一小部分:
材料学院 24年至少四青3人(2024 年度本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承担国 ...
但愿是信息没更新吧,
自动化/光电/生命/材料/物理,希望每年能稳定新增2~5位四青,
数学/机械/软工/资环/航院,每年新增1~2位,
电科院,就别把他当正常院系了,
航院,这几年从行业单位,引进了不少人,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8:14:43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5-1-14 19:15 编辑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4 15:49
你去看看,自动化/光电这几年引进百人计划以上人才,有多少?
想A-往上冲,就这个进人水平哪能行?
自动化可以哦,近5年国家级人才入选2 2 3 6 3
(24年是新增3人)。
城南五里
发表于 2025-1-14 18:24:11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5:15
26领军+49青年,信息只公开一小部分:
材料学院 24年至少四青3人(2024 年度本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承担国 ...
材料学科不等同于材料学院,基础学院大部分都属于材料学科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8:35:07
城南五里 发表于 2025-1-14 18:24
材料学科不等同于材料学院,基础学院大部分都属于材料学科
基础院已知优青 李jy教授(材料学科),那剩下的3个优秀青年基金不就是材料学院了,这还是假设材料学院没有入选青拔青长。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8:37:41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0:09
优秀的青年人才,刚归国就能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估计也是国内大佬团队的弟子。
2011 – 2015:四川大 ...
集电引进青年人才1/3:
毛xy,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2012~2019年在华为海思,担任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负责了研发和交付了二十余款先进工艺定制电源类IP,并参与了多款麒麟SoC配套PMIC的设计。
2022~2024,在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电源管理及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包括大功率集成芯片的垂直供电架构,高频高密度DC-DC转换器,高性能模拟/数字控制LDO等。近5年来,在芯片设计领域发表IEEE JSSC,TCAS-I,TCAS-II,ISSCC,CICC等学术论文十余篇
城南五里
发表于 2025-1-14 19:27:54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8:35
基础院已知优青 李jy教授(材料学科),那剩下的3个优秀青年基金不就是材料学院了,这还是假设材料学院没 ...
去年优青只有3个,https://news.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V2.ArticlePage&Id=93901
材料学科写的4项只有一种可能,包括了两个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海外)。材料和基础院一年内海优都没更新一个,应该是没到岗。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4 19:33:02
机械学院2024年:
机械:专任教师79人,国家级人才12人,2双聘院士,3领军人才,6四青,科研经费7000+
新增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1 个,
新增四川省装备可靠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四川省新能源运载工具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气:专任教师 47 人,国家级人才3人,领军1,3四青,科研经费4000+
机械学院科研经费破亿,可喜可贺!
机械规模还是太小,两个主干工科学科120+人,国家级人才也少了,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4 19:36:43
城南五里 发表于 2025-1-14 19:27
去年优青只有3个,https://news.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V2.ArticlePage&Id=93901
材料 ...
不用去纠结这个,
材料学院,除了现有四青,百人研究员/年轻教授都没几个,除非有未更新的海优,否则新增会很少,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20:00:11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4 19:33
机械学院2024年:
机械:专任教师79人,国家级人才12人,2双聘院士,3领军人才,6四青,科研经费7000+
祝贺机电学院在刘院长带领下,生机盎然。
xxxplay
发表于 2025-1-14 20:05:10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8:14
自动化可以哦,近5年国家级人才入选2 2 3 6 3
(24年是新增3人)。
工科学科,国家级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至少20%,才算基本合格
jiubajiuba
发表于 2025-1-15 11:32:45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4 18:35
基础院已知优青 李jy教授(材料学科),那剩下的3个优秀青年基金不就是材料学院了,这还是假设材料学院没 ...
材料学科分布非常多,电子的邓院士,周ph,毕L,物理的熊杰,乔梁都是材料,还有光电的一些老师。还有集电的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5 19:16:33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1-1 00:41
重大重点科研项目:
计算机:重大重点类项目 6 项,其中重优基金 1 项(重大项目,全国 10 项)、重点研发 ...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信息与量子实验室研究成果“四川团队研制出世界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入选2024年度四川十大科技新闻,周强教授对“量子技术:加快商用步伐”作了前瞻。
kkkkccpp
发表于 2025-1-15 22:25:03
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有几个?还是只有7个嘛?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