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usolo 发表于 2025-1-22 13:44:09

物理院2024 科研和人才数据:
2024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重大项目(课题)1项,专项项目5项,直接经费2675.7万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1项,主持课题1项,其他待出。
丁旭恒、王暮迪和檀洪伟等3位青年学者入围2024年HY建议人选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22 14:03:30

whusolo 发表于 2025-1-22 13:44
物理院2024 科研和人才数据:
2024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 ...

不错,中规中矩吧。杰青少了点,大平台也没上。
希望今年刘正猷老师上院士,上个大平台,再新增一批海优。
2025年物院加油提档。

爱南方 发表于 2025-1-22 14:06:56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22 13:28
全资建厂不带东风玩呗

这样是最好的,少了很多麻烦。东湖高新之前预留给集度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用地可以给小米了。

很有风度007 发表于 2025-1-22 14:44:23

whusolo 发表于 2025-1-22 13:44
物理院2024 科研和人才数据:
2024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 ...

这个数据可以说很难看了

八一路 发表于 2025-1-22 14:48:58

汉大 发表于 2025-1-22 09:25
省1号2号市1号都到了,你又说市2号没到,假如市2号也到了,你又要说区1号都没来。怎么,前3号都来了在湖 ...

你根本不懂。执行阶段的人都没来,说明根本没有到执行阶段。加上小米刘伟,是因为他在小米也是高管,几个企业一共就来了这几个公司高层,出于尊重把他也列上了。

八一路 发表于 2025-1-22 14:51:00

说实话,小米用东风闲置产能对小米不一定是好事,东风什么调调?小米自建工厂才是最优选。雷军前段时间演讲及就提到了,代工模式就是走弯路。

isurf 发表于 2025-1-22 14:59:33

很有风度007 发表于 2025-1-22 14:44
这个数据可以说很难看了

才2+5的自科数据,真的太难看了,怎么说,也是个100人的学院,虽然规模比很多学校要小,

规模也确实太小,要加大人才引进,,,但标准不能放松

很有风度007 发表于 2025-1-22 15:04:33

八一路 发表于 2025-1-22 14:51
说实话,小米用东风闲置产能对小米不一定是好事,东风什么调调?小米自建工厂才是最优选。雷军前段时间演讲 ...

东风新能源汽车在厚积薄发准备冲刺发力阶段,又在牵头搞车规级芯片,又是央企巨头,不缺钱和政策。所以不轻易跟小米代工完全可以理解。                              另外,小米最好的出路是自建工厂。只要雷总愿意,省里面肯定给地给贷款的。但是另一方面,小米汽车最大的现实困境是产能不足,自建工厂时效性可能比不上找一个合适的代工车企。看省里有没有高人能给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了。前阵子经开区的公开信息说2025要引入一家整车企业入驻。不知道具体指的小米还是小鹏。

很有风度007 发表于 2025-1-22 15:07:43

isurf 发表于 2025-1-22 14:59
才2+5的自科数据,真的太难看了,怎么说,也是个100人的学院,虽然规模比很多学校要小,

规模也确实太小 ...

武大物理缺少突破口,盘子也小。这也是武大的一个缩影。武大太难了。

liufeng 发表于 2025-1-22 15:18:23

放几张图吧

八一路 发表于 2025-1-22 15:20:35

很有风度007 发表于 2025-1-22 15:04
东风新能源汽车在厚积薄发准备冲刺发力阶段,又在牵头搞车规级芯片,又是央企巨头,不缺钱和政策。所以不 ...

经开区的话听听就得了,全武汉最困难的就是经开区。东风也是,他拿什么搞车规级芯片?还不是靠其他企业,他自己在微电子方面毫无积累。另外,东风最大的问题是太僵化,这个无解。所以小米根本没必要和东风搅和到一起去。那根本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合作伙伴。

liufeng 发表于 2025-1-22 15:21:15

放几张图

八一路 发表于 2025-1-22 15:27:35

汉大 发表于 2025-1-22 15:20
那区长区委书记也得到,毕竟最后是落在某个区。然后街道办1-2把手也要出席。这才算执行阶段的人。
懂王整 ...

扯什么街道办就说明你压根不懂。执行阶段都是区级具体来做,几乎每次省里大项目落地,省级开会都是省市区一起接待投资方,如果有实际落地还有省领导见证区级或者市级与对方签署框架协议。就算是初步对接,也是必须列席。前不久的TCL接待去看看,都是这个模式。

八一路 发表于 2025-1-22 15:32:02

本帖最后由 八一路 于 2025-1-22 15:39 编辑

汉大 发表于 2025-1-22 15:26
我记得你之前还说长江新区没钱,所以武大新校区不可能建在长江新区,言之凿凿。我没记错的话,是你说的吧 ...

懒得跟你扯,长江新区本来就没钱。http://hubei.chinatax.gov.cn/hbsw/wuhan/xxgk/zfxxgk/fdzdgknr/sstj/2562133.htm?share_token=67FC49F0-12E8-4975-A54C-BB857E941D26&tt_from=copy_link&utm_campaign=client_share&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source=copy_link 自己看是不是除了风景区外的倒数第一。我说的是根本不看好武大新校区在那里搞。现在为止也是这个观点。你能帮他们变出财政收入,变出税收?变出产业?他就是借钱勉强修了,也改变不了周边长期产业配套都非常差的局面。

whusolo 发表于 2025-1-22 15:39:29

本帖最后由 whusolo 于 2025-1-22 16:02 编辑

liufeng 发表于 2025-1-22 15:18
放几张图吧
物理的中标率太低了,还好有一项重大集成,一下子把单位经费拉到了第二,遥感院单位经费也超了100万,没记错的话是不是有一项创新群体

八一路 发表于 2025-1-22 15:42:13

liufeng 发表于 2025-1-22 15:21
放几张图

泰康垫底了。那么多钱怎么用的?

whusolo 发表于 2025-1-22 15:42:24

liufeng 发表于 2025-1-22 15:21
放几张图

总结起来,项均经费高,必然有大项目大帽子

五湖散人 发表于 2025-1-22 16:31:34

八一路 发表于 2025-1-22 15:42
泰康垫底了。那么多钱怎么用的?

基础医那边基本都是这几年才回的hy,估计还没熟悉自科基金玩法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22 16:32:39

武大物院发展很快,这是事实。如今物院的青年教授放在全国高校二档都是名列前茅的。这几年没拿到大平台,基金确实难看,还要继续努力。还是缺更多领军人才来带动提档。物理的盘子就这么大,资源基本都被几个头部和中科院拿走了,要有高端领军大实验室才能虎口夺食。现在物院无论学科布局还是青年人才都是很出色的,就是规模太小缺少领军缺少大平台和提炼尖端的方向形成战斗力。另外,建议将某杠精摁到粪坑里淹死。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22 16:53:51

计算机人工智能网安也是一样的,这些年,补充年轻人才很快,总体师资全国高校前25没问题,青年人才估计前20甚至前15,只是年轻人还需要时间,怎么也得十年八年才积累资历。主要还是规模小,缺乏领军大牛院士准院士,甚至杰青级别的都奇缺,也没有大平台,没有全国领先的科研方向,话语权基本都被头部和工信部国防院校工科强校拿走了。

suibjsm 发表于 2025-1-22 17:28:05

liufeng 发表于 2025-1-22 15:18
放几张图吧

总的到账经费还是得看工科学院,电气第一,水院和动机估计都在前五

suibjsm 发表于 2025-1-22 17:33:03

whusolo 发表于 2025-1-22 15:39
物理的中标率太低了,还好有一项重大集成,一下子把单位经费拉到了第二,遥感院单位经费也超了100万,没记 ...

是的,物院全靠何军院长撑着,他那个团队的程瑞清已经上了一个青年人才,接下来如果像李叶生他们再上了,就很可观了。要项目有项目、要人才有人才、要圈子有圈子、要成果有成果。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22 17:40:15

suibjsm 发表于 2025-1-22 17:33
是的,物院全靠何军院长撑着,他那个团队的程瑞清已经上了一个青年人才,接下来如果像李叶生他们再上了, ...

看好何军成为院士种子。lz不是让卖鞋的滚出去吗,怎么又来了

dimers 发表于 2025-1-22 18:04:12

whusolo 发表于 2025-1-22 15:39
物理的中标率太低了,还好有一项重大集成,一下子把单位经费拉到了第二,遥感院单位经费也超了100万,没记 ...

遥感院的创新群体是哪些人

whusolo 发表于 2025-1-22 20:08:58

dimers 发表于 2025-1-22 18:04
遥感院的创新群体是哪些人

官网最近新增的是袁修孝,具体不太清楚

isurf 发表于 2025-1-22 22:05:04

汉大 发表于 2025-1-22 15:35
物院的获批数和获批率连经管院都不如,倒数的位次,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记得之前还有人吹物院发展的 ...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师资规模
教授:120人
副教授:144人
讲师:60人
博士后:159人

走路不看路 发表于 2025-1-22 22:35:31

网安的发展我不是很看得懂,几年前我跟我外校同学聊说武大网安在2000-2010之前特别厉害,他写论文经常看到引用到武大网安的论文,怎么现在看着在各个信息院系里有点隐形的样子,有没有比较懂的校友介绍一下最近网安的情况,之前也有传闻过网安基地那里要另设网安大学。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22 22:59:09

isurf 发表于 2025-1-22 22:05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师资规模
教授:120人
副教授:144人


所以不要一天到晚窝在山里,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正视差距,才能明确方向,努力赶超。
不如别人并不可怕,鸵鸟埋头掩耳盗铃假装看不见才可怕,官僚主义玻璃心的都是废物懦夫胆小鬼。
搞钱,永远是第一要务,现代大学现代科研,说到底,就是拼钱。
武大的强项,其实是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这在中国高校都是TOP级的的,至少TOP10,甚至TOP7以内。这从武大广泛分布社会各行各业的商界政界学术界的顶端的校友可见一斑。虽然不如京沪,但在人才培养这方面,无论哪个领域,基本都能进入前10。要知道武大拿到的综合资源只是20名左右,包括也拿不到一手生源,生源大概也就十几二十名左右,可以做出前10的人才培养成果,可以说是极为杰出的。毕竟老校自由学风还是有底蕴的。
就以华科为例对比。人文社科商界政界不说了,虽然华科也很不错,但跟武大比,还是差了数量级。
就以理工医来比,哪怕只是从78年改开以后比起,武大毕业的本硕博出来的院士,杰青,长江等高端数据,跟华科差不多,有的甚至是一直压着华科的。须知道,武大理工医规模只有华科一半,毕业生数量也很少于华科。
武大人才培养比华科一直高一头,上限比华科高的多,这种有些玄学的东西。武大主要是下限也比较低,堕落的学生也多。
但武大的弱项,其实是科研。理工医科,无论高端人才,中坚,青年,大科学装置,国家级大平台,标志性成果,成果转化,产品服务商业化,校办企业,经费资源,几乎所有方面,比起一档的强校,无论数量,质量,精度,规模体量,跟国内第一档的强校其实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这话难听,但是事实。
李窦十二年提高了武大科研的下限,但上限还远远不够,积累还不够,还要时间。
华科争气是事实,产业化做得好,但说真的,其实华科也很扯淡的,老实说,搞了那么多大平台,也没多少真正国际前沿的成果和应用,参控股的几个上市公司也挺水的,放在全国和实业界一比,产出是非常low的。甚至连CNS都不如武大这个理工医规模这么小的学校。
要是武大争气点,有两三个基础科学设施,那学科还不起飞了,直接干进华五没问题。
跟黑子互喷没什么意义。话说全国像样一点的高校包括清北,哪个不是一抓一堆的污点黑料?当你足够强大了,根本不必在意喷子抹黑攻击,只有当你不够强,才会一天到晚介意。
搞钱,只有自己强大了,任何攻击都自然烟消云散。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23 01:26:05

八一路 发表于 2025-1-22 15:42
泰康垫底了。那么多钱怎么用的?

基础医学院底子差。硕大一个湖医,谈到科研还要靠生科院输血。二本就是二本。

Annebel 发表于 2025-1-23 02:25:22

人民医院这获批数量是躺平状态
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查看完整版本: 【顺势而为】武汉大学2025年发展纪实(独建复杂生命体代谢与调控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