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nyson
发表于 2025-1-17 18:57:53
jay0620 发表于 2025-1-17 18:46
牛利是杰青,是2023年引进过来的;上年进来的好像才几个,里面并没有优青,莫非是海优 ...
海优应该不会用国家优青这个表述吧,而且海优应该没有引进和培育的区别
jay0620
发表于 2025-1-17 19:10:17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17 18:57
海优应该不会用国家优青这个表述吧,而且海优应该没有引进和培育的区别 ...
如果是这样只能说学院官网暂时没列出来,人估计已经到岗了。
zwkx
发表于 2025-1-17 22:43:23
12月26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第五十六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与教学提升”。 中山大学教授金永兵表示,教材建设在学科体系中居于极其重要的位置。教材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定位,教材建设需要明确时代问题,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既始终坚定指导思想,又及时研究现实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既始终坚持中国本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注重借鉴世界优秀成果,交流互鉴;既始终坚持以基本原理、方法的教授为主,又突出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时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更是如此,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去实践。
agng
发表于 2025-1-18 00:09:41
zwkx 发表于 2025-1-17 22:43
12月26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第五十六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主题为 ...
西藏大学校长不当了到中大中文系做普通教授?你这该发到人才引进那个贴
jay0620
发表于 2025-1-18 16:23:41
本帖最后由 jay0620 于 2025-1-18 16:25 编辑
agng 发表于 2025-1-18 00:09
西藏大学校长不当了到中大中文系做普通教授?你这该发到人才引进那个贴 ...
他没去西藏大学当校长前,在北大中文系已经是副主任兼党委书记,他的履历过来中大都可以当院长了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0 17:47:26
张常华和孙颖的成果入选中国科协的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0 17:49:23
DNA 断裂感受器 MRN 复合物乳酸化修饰调控肿瘤化疗耐药机制 张常华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0 17:49:30
精准分期和分子分型指导的鼻咽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孙颖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0 18:33:18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0 17:47
张常华和孙颖的成果入选中国科协的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我中的临床医学太牛了
人人从
发表于 2025-1-20 18:53:50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0 17:49
DNA 断裂感受器 MRN 复合物乳酸化修饰调控肿瘤化疗耐药机制 张常华
张常华去了七院之后越来越猛,去年还跟何裕隆一起发了Nature,七院科研有了新的里程碑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0 19:04:08
人人从 发表于 2025-1-20 18:53
张常华去了七院之后越来越猛,去年还跟何裕隆一起发了Nature,七院科研有了新的里程碑 ...
入选的就是Nature的成果
人人从
发表于 2025-1-20 19:16:46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0 19:04
入选的就是Nature的成果
还是你了解得更透彻,那个M1溶瘤病毒进展到哪个阶段了?你有没有消息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0 19:21:39
人人从 发表于 2025-1-20 19:16
还是你了解得更透彻,那个M1溶瘤病毒进展到哪个阶段了?你有没有消息
不知道,我一直不看好溶瘤病毒治疗肿瘤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0 19:44:14
人人从 发表于 2025-1-20 18:53
张常华去了七院之后越来越猛,去年还跟何裕隆一起发了Nature,七院科研有了新的里程碑 ...
七院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病源太少,等二期建好加上光明区人多起来,未来应该是有发临床主刊的可能的
人人从
发表于 2025-1-20 22:21:02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0 19:44
七院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病源太少,等二期建好加上光明区人多起来,未来应该是有发临床主刊的可能的 ...
没错,而且要质变,主力还得青年军,但他们成长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我觉得短期还是要依靠引进大牛
网大闲暇人士
发表于 2025-1-22 11:42:00
山大,厦大都官宣新增全重了,中山一点声音都没有,搞不好无了,光电材料能不能重组成功都不好说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2 12:14:12
网大闲暇人士 发表于 2025-1-22 11:42
山大,厦大都官宣新增全重了,中山一点声音都没有,搞不好无了,光电材料能不能重组成功都不好说 ...
许宁生在,光电国重全组不会有问题,只是还没重组完,华工的发光国重也没重组完,不劳烦担心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2 12:15:39
网大闲暇人士 发表于 2025-1-22 11:42
山大,厦大都官宣新增全重了,中山一点声音都没有,搞不好无了,光电材料能不能重组成功都不好说 ...
老国重重组没理由有问题
agng
发表于 2025-1-22 15:32:00
网大闲暇人士 发表于 2025-1-22 11:42
山大,厦大都官宣新增全重了,中山一点声音都没有,搞不好无了,光电材料能不能重组成功都不好说 ...
这个你确实多虑了,且不说许宁生还有影响力,中大为了保这个国重,化学材料学科都没去申请新的国重,以中大物理化学材料三个学科的实力还保不住一个国重?
MoWw
发表于 2025-1-23 07:52:57
但学校在新增全重方面 确实是落后于其他学校
school
发表于 2025-1-23 08:29:10
MoWw 发表于 2025-1-23 07:52
但学校在新增全重方面 确实是落后于其他学校
都睡着了、走亲戚去了
christian3721
发表于 2025-1-23 13:03:31
顶尖人才引进不仅需要高待遇,更重要的是重点科研平台。如果这波国重实验室落后了,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顶尖人才的引进都会落后同档高校很多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3 15:03:35
MoWw 发表于 2025-1-23 07:52
但学校在新增全重方面 确实是落后于其他学校
校领导感觉不够积极主动啊,共建也得多争取啊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3 15:15:53
共建的国重23年的时候已经有3个了,两年过去到现在还是3个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3 15:53:58
同济都牵头了个心脏病全重,六院联合徐瑞华团队,再找几家医院共建,是不是也可以搞个消化系统疾病全重
agng
发表于 2025-1-24 09:40:18
1月21日下午中山大学人才工作会议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召开朱孔军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高松校长作会议总结讲话谢湜副校长作学校人才工作报告 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学部主任、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附属医院的党政负责人和分管人事人才工作负责人,以及全校人事秘书等近30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人力资源管理处莫华处长主持。
agng
发表于 2025-1-24 09:40:36
会上,谢湜副校长宣读了《中山大学关于公布2024年度人才引进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结果的通知》。朱孔军书记和高松校长为先进单位、“逸仙引才奖”、先进工作者颁奖。
agng
发表于 2025-1-24 09:40:56
两位人才引进工作先进单位代表,生态学院储诚进院长、附属第一医院曾进胜副院长分别分享了各自单位人才引进工作的成效与措施。“逸仙引才奖”获奖者代表,大气科学学院崔峻教授分享了他参与学院人才引进工作的经验与思考。
agng
发表于 2025-1-24 09:41:36
大气学院去年几位海外大佬应该都是崔峻穿针引线引进过来的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4 10:00:36
agng 发表于 2025-1-24 09:40
两位人才引进工作先进单位代表,生态学院储诚进院长、附属第一医院曾进胜副院长分别分享了各自单位人才引进 ...
昨天一院也开会定了2025年的重点发展方向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