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4 10:34:47

前几天校领导慰问在粤院士,竟然有黄维和陈大可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4 10:50:31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4 10:34
前几天校领导慰问在粤院士,竟然有黄维和陈大可

去年也有郭烈锦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4 11:00:22

agng 发表于 2025-1-24 09:41
大气学院去年几位海外大佬应该都是崔峻穿针引线引进过来的

都是行星科学方向的,应该都是崔峻请来的,崔峻在国内外的行星科学界都挺有影响力,还有个说法说他是许志琴院士的儿子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4 11:44:09

会上,陈大可院士向与会人员作实验室2024年度工作报告。他指出,在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实验室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乘风破浪、继往开来”,圆满完成了2024年的既定工作任务,取得了长足进展。过去一年里,实验室运行实施方案获省科技厅高度认可和评价,获批省财政支持三年共计2.4亿元;汉江国家实验室珠海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实验室已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突破绿色智能深海养殖技术,研发3个新型海洋牧场养殖平台,助力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和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研发基于海水冷源的低能耗数据中心,打造基于岛礁连廊的海底数据中心技术体系,支撑沿海地区“数字新基建”体系建设;携手湾区政府部门、涉海单位,共同打造面向珠海市及大湾区的国际一流海洋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支撑珠港澳三地政府海洋防灾减灾决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推动“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联合包括港澳高校在内的20余家单位,共同建设海洋负排放粤港澳创新研究中心。2024年实验室成果丰硕,未来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海洋科研事业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4 13:51:48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4 11:00
都是行星科学方向的,应该都是崔峻请来的,崔峻在国内外的行星科学界都挺有影响力,还有个说法说他是许志 ...

没用,还是田公子给力

jay0620 发表于 2025-1-24 16:15:58

近日,学校公布2024年度中山大学人才引进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结果,我院获评学校2024年度人才引进工作先进单位,牛利教授荣获“逸仙引才奖”,学院人才引进工作得到学校充分认可。看来化工学院2024年新进的两位优青都是通过牛利关系引进过来的,应该是来自长春应化所或者是广州大学吧

agng 发表于 2025-1-24 16:51:25

jay0620 发表于 2025-1-24 16:15
近日,学校公布2024年度中山大学人才引进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结果,我院获评学校2024年度人才引进工 ...

化工学院进步很快

salvete 发表于 2025-1-24 16:54:47

化工进步很快,但是不那么化工,好像做化学材料的比较多

jay0620 发表于 2025-1-24 17:43:47

本帖最后由 jay0620 于 2025-1-24 17:45 编辑

         近日,为贯彻落实******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推进学校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院系(医院)人才引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以才引才”、“以才荐才”、“以才聚才”的良好氛围,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处开展了“中山大学人才引进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我院余思远教授荣获2024年度中山大学“逸仙引才奖”。
       余思远教授积极举荐海内外优秀人才,助力学院高水平光学工程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成功引进了国家杰青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3人、优秀青年人才10余名(其中到岗后培养为国家优青2名),海外优青2人。其中,2023-2024年度共举荐4名优秀人才申请光学工程学科教研系列岗位(长聘副教授1人、预聘副教授1人、预聘助理教授2人)。人才引进成效突出,显著推动了学院光学工程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学院坚持引育并举,厚植人才基础。现有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41人,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超过50人次,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国家杰青/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10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优青(含海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11人。教师专业背景涵盖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等多个学科领域,现已形成由资深教授为领衔学者、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优秀青年学者为潜力新锐,多学科交叉融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在国际上具有优秀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4 18:14:38

jay0620 发表于 2025-1-24 17:43
近日,为贯彻落实******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入实 ...

引进的杰青是哪位?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4 19:06:16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4 18:14
引进的杰青是哪位?

李朝晖吧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4 19:24:03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4 19:06
李朝晖吧

他不是早就在中大了吗?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4 19:32:39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4 19:24
他不是早就在中大了吗?

上面的只是总结余思远过往的引才成绩吧

agng 发表于 2025-1-24 19:37:47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4 19:32
上面的只是总结余思远过往的引才成绩吧

是的,上面有写2023-2024年度共举荐4名优秀人才申请光学工程学科教研系列岗位(长聘副教授1人、预聘副教授1人、预聘助理教授2人)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5 14:36:56

亚盛医药集团(以下简称“亚盛医药”)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本次亚盛医药赴美上市,以每份美国存托股份17.25美元的发行价获得近1.2亿美元的融资。此次上市标志着其发展迈上新台阶,并为未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实的资本支持;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放眼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此前只有三家实现中美两地上市,此次亚盛医药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第四家港美两地上市创新药企。 正如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1983级中山医学院校友)所说,“坚持做对的事,成功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事实也证明了,坚持下来终有回报。

maicon08 发表于 2025-1-25 15:18:33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5 14:36
亚盛医药集团(以下简称“亚盛医药”)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本次亚盛医药赴美上市,以每份美国存托股 ...

杨大俊在中肿兼职的。另一个校友企业康方发展也很不错

jay0620 发表于 2025-1-26 17:53:42

      为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近日正式批复同意中山大学牵头筹建“广州市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是在政府领导下,依托中山大学联合广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组建的“政产学研用金”创新联合体。创新中心将致力于构建“基础研究+瓶颈突破+概念验证+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以推动生物制造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为核心目标,旨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为广州乃至全国的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生物制造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广州市高度重视并积极布局。我校在生物制造领域超前谋划并持续加大投入,取得显著成效。生命科学学院不仅在菌种资源库、软件库和基因编辑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合成生物赋能的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生物材料、生物健康、生物农业等产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近1.5亿元的成果转化。同时,学校不断加强科研条件建设,成立了中山大学进化与合成生物学基础科学中心和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生物医药中心,为创新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中心将按照“1+M+N”模式筹建,包括1个总部、M个创新平台和N个产业应用场景。筹建办公室设在中山大学,对创新中心的所有成员单位开展日常联系和管理工作。
       1个总部,由中山大学牵头,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依托,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参与,统筹开展工作。
       M个创新平台,包括菌种库、元件库、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和过程工艺创新平台等,创新中心整理全市生物制造领域创新资源,适配各类应用场景,搭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交流平台。中试平台可征集全市生物制造领域中试平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N个产业应用场景,由龙头企业牵引,采取产品责任单位方式,强强联手,依据各自优势技术、产品线开展资源对接与合作,在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含日化原材料)、生物食品(含食品原料、添加剂、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生物健康、生物农业(含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等)等领域形成多个主要场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专家人才团队加强服务,贯通生物制造产业链。
       在广州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将全力推进创新中心建设,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

PG13 发表于 2025-1-26 23:04:00

卓汉逵,中山大学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网络与计算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广州市珠江新星,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任国际顶级会议人工智能规划与调度会议ICAPS 2021会议主席,ICAPS理事 (2021-2027) ,国际人工智能先进学会(AAAI) Senior Member 入选者 (2020年全球共12人入选),CCF高级会员,CCFAI 多智能体学组常委,CAAI伦理与治理工委会委员,IJCAI 2016 demonstration track co-chair,国际人工智能会议AAAI、IJCAI、ICAPS等Senior Program Member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算法及其交叉应用研究,主持国家-广东大数据中心重点项目课题、面上项目等纵向、横向应用项目20余项。获得国际顶级会议AAMAS 2016的最佳学生论文提名。曾获“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自然语言项目冠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家庭仿真组指令语言项目冠军。

PG13 发表于 2025-1-26 23:04:09

这哥们实力咋样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7 00:12:18

PG13 发表于 2025-1-26 23:04
这哥们实力咋样

产出一般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1-27 00:17:27

PG13 发表于 2025-1-26 23:04
卓汉逵,中山大学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网络与计算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特支计划 ...

貌似被周志华挖到南大,帮周志华搞他的“学件”去了

chrisming 发表于 2025-1-27 18:45:00

最近爆火的Deepseek团队的论文DeepSeek-R1: Incentivizing Reasoning Capability in LLMs via Reinforcement Learning,看了下作者里排第二的Daya GUO是14级中大计算机本博的,博士的导师是人工智能学院的副院长印鉴。

tennyson 发表于 2025-1-28 10:52:10

海科:在过去的一年,学院人才引育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名,培育1名国家优青,师资队伍结构显著优化,获评2024年度中山大学人才引进工作先进单位。师资规模持续扩大,引进长聘教授3人、预聘助理教授3人、专职研究人员13人。同时,也培育农业农村部青年人才获得者1人,培育广东省人才项目获得者3人。目前学院专任教师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已达19人。学院牵头申报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获得资助,总经费1000万元。牵头申报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重点专项,获得资助,总经费1975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21项,其中面上项目15项(为建院以来的历史最高);在NS子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篇。

MoWw 发表于 2025-1-28 11:24:49

学校全重没消息。。

school 发表于 2025-1-29 05:23:00

各位新年快乐

maicon08 发表于 2025-2-5 13:38:57

Nature论文指数(Nature Index)更新全球最新年度排名,在全球所有以眼科命名的机构和单位中,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健康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领域位列第一。

近年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难治眼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干细胞眼科应用、近视防控、眼科人工智能、青光眼防治、眼肿瘤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取得系列开创性成果。

——研发人工智能技术检测婴幼儿致盲眼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全球多家机构联合研发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家长使用智能手机即可为孩子检测16种常见致盲眼病,助力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早期筛诊。

——遗传性眼病发病机制研究取得突破。相关团队经过近10年科研攻关发现,肠道中的细菌可通过被基因突变破坏的相关屏障移行至视网膜,从而诱发致盲性眼病。这一发现有望为相关遗传性眼病带来新的治疗机会。

——提出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新方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相关单位研究证实,对于具有高危病理特征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一种新疗法疗程缩短一半后疗效相同、副作用更少,有助于减轻相关患儿和家庭的治疗负担。

——证实“笑的训练”有助于治疗干眼。该中心牵头完成的临床研究证实,“笑的训练”对干眼的治疗效果不亚于当前一线用药,为干眼治疗提供了一种非药物治疗的新策略。

上述多项原创科研成果在《细胞》(Cell)、《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英国医学杂志》(BMJ)、《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后,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nature论文指数是旨在评价全球优质科学研究的综合指标,以独立、顶尖专家遴选出的共145种各学科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为统计源,根据各科研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及类别来开展高质量产出排名分析。通过计算机构、国家或地区在顶级学术期刊上所发表论文数和贡献份额作为衡量标准,来反映其科研产出情况。该排名定期更新,对外发布最近十二个月的数据。

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介绍,该中心于2023年开始被列为nature论文指数的评估单位,相关单列排名数据2024年、2025年均位列第一。

当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把握学科前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高效利用,以科技赋能医疗服务。其中,作为从科研到临床跨越式落地的最新成果之一,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眼科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ZOC”已在广东、湖南、新疆、海南等地落地应用,并且在马尔代夫助力医疗国际交流合作,为数千名患者提供眼部疾病筛查和诊断等服务。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表示,该中心将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以科研成果构筑坚实“高原”,形成引领全球的科技创新“高峰”。

maicon08 发表于 2025-2-5 13:46:49

maicon08 发表于 2025-2-5 13:38
Nature论文指数(Nature Index)更新全球最新年度排名,在全球所有以眼科命名的机构和单位中,中山大学中山 ...

中大眼科还是很牛的,NI做到全球第一了

tennyson 发表于 2025-2-5 16:00:23

最近一段时间对比友校好消息不断,有点沉寂啊,希望平台、论文能爆发一波

阿布不懂 发表于 2025-2-5 17:10:13

maicon08 发表于 2025-2-5 13:46
中大眼科还是很牛的,NI做到全球第一了

眼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没问题了

maicon08 发表于 2025-2-5 17:13:41

阿布不懂 发表于 2025-2-5 17:10
眼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没问题了

2023年顺利重组为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已经重组完成了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为社会福 为邦家光】中山大学2025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