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合肥“人造太阳”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
本报合肥1月20日电(记者徐靖)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1月20日获得重大成果,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新的世界纪录。EAST装置俗称中国“人造太阳”,其目的是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在地球上通过可控的核聚变过程释放大量能量。 希望人造太阳最终商业化,科大工科飞升上神的重要抓手、人类能源终极解答 互联网算法、大数据,那根本不是hitech 我昨天还在说:核聚变、保姆机器人、新药、超级材料、先进交通工具(包括大飞机)才是硬核科技。 重大技术突破没人关注,尤其是合肥的,狗屁倒灶的事情每天有人捧臭脚 这就是汪打现状 大力水手 发表于 2025-1-21 21:05
这就是汪打现状
不必抱怨,网大是获取信息的平台,不是拿来做广告的。要做广告,不如成立一个软科那样的排名机构。
核聚变如果能实现,是超诺贝尔奖的突破,人类文明进阶太阳系尺度的突破。
这个很难,但是人类必须解决,才能追上外星文明。 人造太阳现在破了世界纪录,批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都不为过。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21 21:45
人造太阳现在破了世界纪录,批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都不为过。
目前只批了一个:可控聚变物理前沿全国重点实验室 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实现能量净输出。 Water81 发表于 2025-1-22 08:34
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实现能量净输出。
关键技术要解决的很多,骨头得一个一个啃。
据说商业化得2045年,还有20年。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21 21:45
人造太阳现在破了世界纪录,批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都不为过。
国重级别差远了。
科学岛在核聚变领域布局了三个大科学装置 抄袭女王 发表于 2025-1-22 09:05
国重级别差远了。
科学岛在核聚变领域布局了三个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在网大人民心里分量不够。
就算是批了“国家实验室”,恐怕也不如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网大分量足。 抄袭女王 发表于 2025-1-22 09:05
国重级别差远了。
科学岛在核聚变领域布局了三个大科学装置
科大核学院最近20年跟等离子体所水乳交融,真是双赢的典范。
科大从无到有拿下A+,等离子体所获的顶级高校人才和资源支撑。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22 09:18
大科学装置在网大人民心里分量不够。
就算是批了“国家实验室”,恐怕也不如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网大分 ...
网大一个没落的小众论坛,现实中毫无影响力。
大科学装置和国重投资不在一个数量级。 抄袭女王 发表于 2025-1-22 09:23
网大一个没落的小众论坛,现实中毫无影响力。
大科学装置和国重投资不在一个数量级。 ...
你可以不理网大,科大系排行榜要做大做强,软科的影响力不算小。
软科的体系,大科学装置打几分?国重打几分?
里子上钱是很多,但是软科不认,你怎么办? 核学院应当进一步拓展方向,有两个前景光明的领域值得关注:一是钍基熔盐堆,现在都开始用于造核动力破冰船了,科大可以多跟上海应物所合作;二是核电池,这是今后太空飞行的优质候选动力,岛上有一定基础,科大也更方便合作 观棋不语 发表于 2025-1-22 09:31
核学院应当进一步拓展方向,有两个前景光明的领域值得关注:一是钍基熔盐堆,现在都开始用于造核动力破冰船 ...
非常好的建议。这俩方向其实是科大工科继续拓展的机会。
工科可不仅仅是EECS,CS某些方面更像理科(数学)的延伸。科大想对标MIT,必须把硬核工科做起来。 厉害啊你说什么意思嘛呀吼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21 19:54
互联网算法、大数据,那根本不是hitech
科技要为人服务,而不是科技为科学家服务,互联网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已经实实在在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已经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价值,核聚变这些,也许未来很美好,但是目前已经搞了几十年了,还一直在花老百姓的钱,还只为一小撮科学家服务,为他们创造了高档的工作机会,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条件。
理工科的学生思维太严重了,科技不是高高在上,吃奶骂娘不是正途
大学专业 发表于 2025-1-22 10:28
科技要为人服务,而不是科技为科学家服务,互联网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已经实实在在方便了老百姓的 ...
“互联网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方便了老百姓,没人否认。
我说的是硬核科技、硬核工科,不在一个层次的创新。核聚变解决的是人类未来生存的问题,怎么是只为一小撮科学家?
按你的说法,人类龟缩在地球上,恐怕1000年后就被灭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