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2-11 14:41:58

南大底子真是太厚了,重组前都7个,还有强势的天文,大气,电子都没有国重,现在随便搞一搞都上双了。

悠轮孤渡 发表于 2025-2-11 17:13:37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2-11 14:06
假设25年前天地图跟土建交合体,这次估计计算机、电子、通信、AI、光学、仪器、生医、土木、交通、数理化、 ...

其实合并了对学生没一点坏处,学校排名更高了,校友也变多了。学校在本地的地位更重要了,也更方便从苏省要钱。只是校领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罢了。

拼多多葛蓝军 发表于 2025-2-11 18:22:57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2-11 12:38
不能,清北大概牵头上20。浙大已经牵头12到14了。上交目前11,大概率还有新增。西交牵头8,法医全重在路 ...

不至于不如华科

besharp 发表于 2025-2-11 18:27:54

力压车大吧

wsdcxnh 发表于 2025-2-11 18:34:32

这轮全重南大表现中规中矩吧,东南这轮才是惨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2-11 19:05:57

wsdcxnh 发表于 2025-2-11 18:34
这轮全重南大表现中规中矩吧,东南这轮才是惨

和同属华五的比较,全重牵头数量被浙交扩大,被中科大缩小,和复旦难兄难弟

FrankS 发表于 2025-2-11 19:19:04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2-11 19:05
和同属华五的比较,全重牵头数量被浙交扩大,被中科大缩小,和复旦难兄难弟 ...

复旦有新增牵头吗?目前南大是0

男的1234567 发表于 2025-2-11 19:28:02

wsdcxnh 发表于 2025-2-11 18:34
这轮全重南大表现中规中矩吧,东南这轮才是惨

东南有新增牵头,南大还没看到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2-11 20:20:30

没有规模效应,没有集群战斗力,我看以后两校别再乐观了。
再来一个铁牛,再来两个黄如,压住下面的小弟,没有问题。
盘子就那么大,操作的空间就那么多,上升的尺度就那么高。
想要跟清北复交缠斗,想要镇住西交华科,单打独斗干不过。
南东两校乃至江苏省的目标,肯定不是建设两所前十九八五。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2-11 20:27:53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2-11 20:20
没有规模效应,没有集群战斗力,我看以后两校别再乐观了。
再来一个铁牛,再来两个黄如,压住下面的小弟, ...

南京的体量做不到建设两所前十985,要有取舍

远方一来客 发表于 2025-2-11 20:43:47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偶有伏兵。体量不够,财力紧张,发展不易!

悠轮孤渡 发表于 2025-2-11 21:32:00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2-11 20:20
没有规模效应,没有集群战斗力,我看以后两校别再乐观了。
再来一个铁牛,再来两个黄如,压住下面的小弟, ...

所以两校纷纷去省内外市办校区。应该是早就意识到南京市内的肉不够分了。

拼多多葛蓝军 发表于 2025-2-11 23:51:02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2-11 20:27
南京的体量做不到建设两所前十985,要有取舍

哪得看是两所那种前十了,要是武汉那种两个“前十”对南京来说还不简单?

拼多多葛蓝军 发表于 2025-2-11 23:52:52

远方一来客 发表于 2025-2-11 20:43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偶有伏兵。体量不够,财力紧张,发展不易!

作为文化经济大省的头号高校,南大确实应该想想为什么自己被浙大越拉越大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2-12 00:08:06

拼多多葛蓝军 发表于 2025-2-11 23:51
哪得看是两所那种前十了,要是武汉那种两个“前十”对南京来说还不简单? ...

南大要做到缩小复交浙差距,拉大和后面的档次,东南要跟上西交北航哈工。武汉那种不算

拼多多葛蓝军 发表于 2025-2-12 16:37:28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2-12 00:08
南大要做到缩小复交浙差距,拉大和后面的档次,东南要跟上西交北航哈工。武汉那种不算 ...

那光靠一个南京确实不太够

北歌随聊 发表于 2025-2-13 09:02:24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2-11 20:27
南京的体量做不到建设两所前十985,要有取舍

同样,南大的体量没法支撑更多的牵头全重,天文南大一直全国第一,但全重一直不给的原因就是上面认为南大这么小的规模,已经拥有的全重够多了:(据我了解,原来天合光能的新增全重最先就是找南大合作的,但南大没有足够的人头去支撑申请,最后只能找复旦。

南高师 发表于 2025-2-13 10:43:17

北歌随聊 发表于 2025-2-13 09:02
同样,南大的体量没法支撑更多的牵头全重,天文南大一直全国第一,但全重一直不给的原因就是上面认为南大 ...

天合光能的新增全重应该不是这个原因,可能是和南大化院教授的同业竞争问题,南大不是还有1800个编制吗,完全可以放到苏州建设啊!

xxsy88 发表于 2025-2-13 10:49:59

北歌随聊 发表于 2025-2-13 09:02
同样,南大的体量没法支撑更多的牵头全重,天文南大一直全国第一,但全重一直不给的原因就是上面认为南大 ...

拥有的全重“够”多了,大聪明能说说是有“多”多了?多吃点六个核桃吧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2-13 11:30:46

北歌随聊 发表于 2025-2-13 09:02
同样,南大的体量没法支撑更多的牵头全重,天文南大一直全国第一,但全重一直不给的原因就是上面认为南大 ...

就我的观察,要想上国重,两个条件很重要。
第一,强势学科,规模庞大;
第二,规模不大,但战斗力特强悍。
微结构和配位化学当年组建的时候,可能都有超过50人的在编规模;现在在编+聘请,各自应该超过200人。环境学科当时规模较小,但老中青密切配合,欣欣向荣,那就合建。分析化学规模很小,但上了院士,密集产出,就上车了;现在产出一般,但上车就难下车。近代声学无论规模还是产出都不行,那就下去。模式所虽然小,但那时候红火,打算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升级成国重,现在熄火了,那就放弃。天文和大气规模不行,产出并不特别耀眼,那就放着。体量非常重要!

农学博士 发表于 2025-2-13 13:06:19

北歌随聊 发表于 2025-2-13 09:02
同样,南大的体量没法支撑更多的牵头全重,天文南大一直全国第一,但全重一直不给的原因就是上面认为南大 ...

显然不是规模问题,就是没有年轻院士牵头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2-13 14:14:58

农学博士 发表于 2025-2-13 13:06
显然不是规模问题,就是没有年轻院士牵头

规模一定是重要考量尺度。25年前天地图的天文有5院士,怎么无法申请国重实验室?因为一共才不到40个人,还分成两个教研室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