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levin 发表于 2025-2-28 13:12:46

IEEEfellow彭汉川加盟复旦

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特邀学术报告(第109期)★• 报告题目Compute4Science• 报告人彭汉川,教授,复旦大学• 主持人:陆巍• 报告时间:2025年3月7日(星期五)下午15:30-17:00• 报告地点:复旦枫林校区东区二号科研楼负一楼第一会议室

tonylevin 发表于 2025-2-28 13:13:23

个人履历:

彭汉川教授是IEEE和AIMBE Fellow,新基石研究员,尚思资深学者,创立了SEU-ALLEN Joint Center (China/USA) 并担任研究中心主任, 创立了Institute for Brain and Intelligence (BrainTell), 曾任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的Director for Advance Computing (2012-2019),HHMI Janelia Research Campus首个华人独立实验室主任(2006-2012),美中多个大学兼职教授等,是全球脑信息学和生物影像信息学两个领域发表多项高质量论文的华人学者。

tonylevin 发表于 2025-2-28 13:15:34

tonylevin 发表于 2025-2-28 13:13
个人履历:

彭汉川教授是IEEE和AIMBE Fellow,新基石研究员,尚思资深学者,创立了SEU-ALLEN Joint Center ...

前两天腾讯研究院的活动也挂着复旦大学教授

AI时代的教育之问IV:人才培养

参与嘉宾
彭汉川 复旦大学教授
张强锋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张翼然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陈锐浩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高级实验师
曾   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
卢   笛 北京小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育研究院院长
吴向东 深圳市龙岗区教科院科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2-28 13:15:42

OMG

SmithArno 发表于 2025-2-28 13:31:51

这是大牛哇 大概率会去脑院

华科YYDS 发表于 2025-2-28 13:34:31

从东南离职了?

ljt441200 发表于 2025-2-28 13:53:58

陆巍也是东南生科院过去的

ljt441200 发表于 2025-2-28 13:54:33

不过彭才拿的新基石就走吗?

爱荷 发表于 2025-2-28 14:46:16

大牛怎么参加的会议看着级别很寒酸的。

ct16014515 发表于 2025-2-28 14:52:21

复旦的锄头太厉害了,彭感觉一直没有全职回来,好像美国那边的职务没辞去

随便瞅瞅 发表于 2025-2-28 15:32:30

不是才在东南拿了新基石吗

DFL 发表于 2025-2-28 15:34:35

光电研究院还挖了两个不错的,一个是国际光学会fellow,一个是中科院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

李国强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关国家级人才入选者
Email: gqli@fudan.edu.cn
办公地址: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湾谷科技园二期D2栋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之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亚利桑那大学光科学学院等机构从事研究,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讲席教授(Endowed Chair)等教职。被遴选为美国光学学会 (Optica)和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Fellow)。

曾获大恒光学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学金,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2001)、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1997)、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启明星(1998)、美国Wallace H.Coulter基金会青年学者奖(Career Award, 2009)等荣誉。在智能视光学器件与眼底疾病诊断系统、高速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自适应光学、全息与光学并行计算等方向产生了较广泛的国际影响。在美国期间,其研究工作一直得到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和国防部(公开项目)资助。在Natur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Laser & Photonics Review, Progress in Optics, Optics Letter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和重要会议发表论文250余篇,在重要国际光学会议和学术机构做95次邀请报告,撰写书籍4个章节。已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曾担任Optica组织的国际会议主席、分会主席,任Optica光学设计、加工与仪器分部主席(2012-2014),担任有关联邦政府基金项目评审人。现任 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编辑。


陈宏宇
校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光电工程中心(筹)主任
电子邮件:chy_ioe@fudan.edu.cn
办公地址: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科学楼

陈宏宇,山西大同人,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飞行器设计”学士学位、中科院“物理电子学”硕士学位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博士学位。卫星总设计师、总指挥。复旦大学校聘教授,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军科委战略局专家、军航空间安全专家,航天装备标准化委员会领域负责人,上海浦东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从业24年来,始终致力于空间光电系统和先进航天器总体设计,已圆满研制发射通信、导航、遥感、科学探索等各类近20余颗卫星,成果丰硕。三次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上海领军人才”、“上海最美科普志愿者”等称号。

曾任中科院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导,已培养硕博研究生十余名。所带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航天任务研制并参加卫星发射,出版两本技术专著《微小卫星轨道工程应用与STK仿真》、《微小卫星总体设计与工程实践》,发明专利百余项。

出生于铁马秋风塞北,工作在杏花春雨江南。醉心先进光电技术和航天系统,喜读诗词古文粗涉释道医武,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愿意带着同学们,在复旦光华里奔跑,格物致知探索星辰大海,正心诚意培育浩然智慧。

我来看大家吹牛 发表于 2025-2-28 15:35:44

这是去年的事情了。。。

DFL 发表于 2025-2-28 15:37:18

DFL 发表于 2025-2-28 15:34
光电研究院还挖了两个不错的,一个是国际光学会fellow,一个是中科院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

李国强


义乌研究院

沈 浩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件:shen_hao@fudan.edu.cn

现担任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研究员,金华市新型气敏传感器及光电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并在德国萨尔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德国科隆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及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等担任研究员、课题组组长及博士生导师。曾荣获德国大众基金奖学金(全国共7人),德国纳米领域最高奖项—纳米未来奖(全德国总计11位获奖者,唯一非德籍获奖者),并于2024荣获浙江省级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已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部分成果正在筹备产业化的工作。曾主持承担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欧盟项目(EU)、德国科学基金(DFG)和德国工业界等项目10余项,项目经费计1000万欧元以上。分别获欧盟发明专利1项、美国专利1项及德国专利1项。此外,曾被美国科学出版社主编H.S. Nalwa教授誉为“纳米科技领域的领先专家”,并受邀为世界首部“纳米科学技术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撰写(Inorganic Nanomaterials from Molecular Templates)一章。

叮咚叮咚 发表于 2025-2-28 15:37:26

不错,这些研究方向都很前沿,同时又有落地的可能。新工科就应该新在这儿。

ljt441200 发表于 2025-2-28 15:51:19

彭在东南搞脑智慧院时也很少露面,生医学院的师资里面开始有他名字,很快就删除了

ljt441200 发表于 2025-2-28 15:53:10

东南脑智院有哪些人很难查到,不过倒是有个公众号

mean6 发表于 2025-2-28 16:51:52

ljt441200 发表于 2025-2-28 15:53
东南脑智院有哪些人很难查到,不过倒是有个公众号

为啥这么奇怪

beta756 发表于 2025-2-28 16:57:37

彭汉川一直是两地通吃吧,不过此人难说吧,生医学院好几个人跟他混了好几年,啥都没有捞到,看你怎么说呢

ljt441200 发表于 2025-2-28 17:29:15

beta756 发表于 2025-2-28 16:57
彭汉川一直是两地通吃吧,不过此人难说吧,生医学院好几个人跟他混了好几年,啥都没有捞到,看你怎么说呢 ...

不管怎么说,成绩有的

mean6 发表于 2025-2-28 21:28:34

beta756 发表于 2025-2-28 16:57
彭汉川一直是两地通吃吧,不过此人难说吧,生医学院好几个人跟他混了好几年,啥都没有捞到,看你怎么说呢 ...

好像确实如此,哎,太精了?

yz123 发表于 2025-2-28 21:30:53

mean6 发表于 2025-2-28 21:28
好像确实如此,哎,太精了?

国外的华人导师大部分都很mean,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3-1 17:17:14

tonylevin 发表于 2025-2-28 13:13
个人履历:

彭汉川教授是IEEE和AIMBE Fellow,新基石研究员,尚思资深学者,创立了SEU-ALLEN Joint Center ...

尚思研究院,基本就是复旦的一件马甲

beta756 发表于 2025-3-1 19:18:00

ljt441200 发表于 2025-2-28 17:29
不管怎么说,成绩有的

水平绝对杠杠的,做人嘛,一般般

mean6 发表于 2025-3-1 22:57:23

beta756 发表于 2025-3-1 19:18
水平绝对杠杠的,做人嘛,一般般

那就太没意思了

mean6 发表于 2025-3-2 08:16:16

yz123 发表于 2025-2-28 21:30
国外的华人导师大部分都很mean,

何必呢哎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4-3 17:35:14

2025年3月21日,复旦大学彭汉川团队在Nature Methods(IF=36.1)在线发表题为“Connectivity of single neurons classifies cell subtypes in mouse brai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整合多个大规模的神经元形态数据库,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连接性的神经元分类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IEEEfellow彭汉川加盟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