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奖启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25】4号各有关单位、相关专家: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名原则 1.提名者应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创造性贡献的重大成果,特别是从0到1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理论创新、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前沿性成果。鼓励提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集成电路、新一代网络、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矿产勘探、生物育种等领域高水平科技成果。 2.提名者应当提名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仅从事组织领导、行政管理或辅助服务的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军技术专家的除外。同一提名项目的候选者应当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对于曾担任领军技术专家的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评的,提名者应严格甄别其任职期间的科技成果。 3.提名者应当坚持以德为先,以学术水平为重要标准,秉持科学精神,弘扬良好作风学风,按照规定对候选人政治、品行、水平、作风、廉洁等情况进行审核,候选人所在单位在征求相关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做好审核把关。 4.提名者应当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确保支撑提名的数据、指标、学术成果、候选者贡献以及其他证明材料完整属实,并客观反映学术价值、应用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等。 5.提名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科技奖评审纪律“二十条”》等要求,自觉抵制“打招呼”“跑找要”等各种干扰评审的行为,引导监督被提名者及所在单位恪守学术道德、遵守评审纪律,持续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奖环境,维护评审公正性和严肃性。二、提名要求(一)专家提名 1.提名资格。具备提名资格的专家(以下简称提名专家)包括: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不含外籍院士); (3)2000年(含)以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及以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以下简称第一完成人)。 2.提名条件。提名专家应在本人熟悉学科领域范围内进行提名。每人可独立或与他人联合提名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每人可独立提名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2)院士:3人可联合提名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仅为1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或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可由1名院士独立提名。 (3)第一完成人或院士:5人可联合提名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3.年龄要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年龄不受限制,院士年龄不超过75岁(1950年5月31日以后出生),第一完成人年龄不超过70岁(1955年5月31日以后出生)。 4.回避要求。提名专家不得作为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不得参加本人提名项目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联合提名时,与候选人同一法人单位的提名专家不得超过1人。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下称专用项目)仅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部门或地方政府提名,不接受专家提名。 (二)单位提名 1.提名资格。符合条件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组织机构可以提名。 2.提名要求。提名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遴选机制,按照要求择优提名。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个提名单位提名数额不超过2人。 (2)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简称三大奖)。各提名单位严格在提名数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中查看,数额为通用项目和专用项目总数)范围内进行择优限额提名,提名前以适当方式征求不少于5名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的意见。组织机构原则上在本学科、本行业范围内限额提名,有关部门原则上在本部门、本系统范围内限额提名,地方政府原则上在本地区范围内限额提名。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数额不限。 (三)候选项目(人选)的基本条件 候选项目(人选)必须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的有关要求,以及以下具体条件: 1.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供的代表性论文(专著)应当公开发表满3年(2022年5月31日前),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应当完成整体技术应用满3年(2022年5月31日前)。 2.同一候选人或同一科学技术内容不得被重复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3.如在提名材料中列入国家或省部级计划、基金支持的项目,项目须完成整体验收。 4.专用项目的相关内容应当在提名前已定密,并须提供相应的定密文件。 现在国奖的照顾性奖励太多了,已失去公平性 2022年5月31日前的成果! 75岁认上院士和70岁以上获奖第一完成人没有提名资格! 热点话题来了 当前这种糟糕的学术生态下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很有必要 单位提名额指标多少是很重要。 只要国家弄的东西,就是一言堂 比较关注江苏省的提名数量。 江苏怎么比上海少这么多提名的 今年的重头戏来了, 国奖结果先还是院士结果先? 2000年(含)以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及以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以下简称第一完成人)。 采石 发表于 2025-5-17 21:092000年(含)以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及以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这一条有些学校就尴尬了 中国院士太忙了 东南大学要光头了 评审流程节点没有讲? 1944931585 发表于 2025-5-17 21:08
跟院士学部一样,国奖有些专业应该取消国奖,如烟酒食品石油资源纺织地质矿业管理等过时领域。 ...
鼓励提名的十个领域包含矿产勘探,你知道战略性金属有多重要吗 提名者应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创造性贡献的重大成果,特别是从0到1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理论创新、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前沿性成果。鼓励提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集成电路、新一代网络、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矿产勘探、生物育种等领域高水平科技成果。 生物育种就是农学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5-17 23:24
提名者应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名服务国家战略 ...
这些领域,很多学校就已经光头了 上次国奖的进度是1月申报结束,2月出受理结果,4月出初评结果,6月出终评结果。这次国奖7月初申报结束,如果能按照上一次的效率的话,8月出受理结果,10月出初评结果,12月出终评结果,最终名单出来也得到年底了,刚好能赶上以往常规的1月颁奖时间 仅从事组织领导、行政管理或辅助服务的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军技术专家的除外。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5-17 23:24
提名者应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名服务国家战略 ...
化工完全被淘汰了哈哈 没有说上届2023年提过名的项目不可以再提名名? 只爱diesel 发表于 2025-5-18 03:41
化工完全被淘汰了哈哈
没有淘汰,只不是优先领域 都新工科,垃圾工科都淘汰了,以往那种某某大桥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闹剧没有了,可喜可贺,有进步。 参与总数明显减少,提名资格更宝贵了,凑齐3个院士或5个第一完成人的难度增加很多。各校可能统计一下75岁的院士,70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排除重复的,看看各校能有多少提名的专家。 念四 发表于 2025-5-18 07:56
参与总数明显减少,提名资格更宝贵了,凑齐3个院士或5个第一完成人的难度增加很多。各校可能统计一下75岁的 ...
差距不大,这是专家提名,不是单位提名。以往好像也是3院士提名。没有省部协会奖才需要专家提名 主要还是走单位提名通道。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