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个很好的引才做法,去年华科东湖论坛光电分论坛就已经开始尝试与企业一起联合招聘海优,建议这种做法要全校全面铺开。为了引才的精准度与匹配度,未来华科在对外引才的方式方法上要进一步改革,要联合在汉央国企、重点研究所、行业龙头企业甚至是中科院系统,以及武创院要一起联合招聘引才,如长江存储(含武汉新芯、楚兴)、华为、九峰山实验室、长飞、中国信科、长江三峡、中船、东风、中国航天、迈瑞医疗等等一起共建联合实验室。华科提供研究岗位和基础年薪,企业提供研究课题、实验平台和补充年薪,武创院负责技术对接、企业孵化与融资、政策引导与宣传。如此一来,引进人才的年薪提高了、研究课题有了、实验平台也有了,后续技术转化也有了渠道。退一步讲,即便这些人将来没有通过学校的考核期,将来也可以去企业,算是给他们的职责发展有个拖底。总之,引进的人来了就能干、干了就能出成绩(无论是人才帽子、科研项目、高端论文、转化收入、科研平台等等),形成人才引进的匹配度高、成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良性循环。9 a5 ?2 x( W5 N4 b8 z& |5 B3 V$ F
1 v/ \+ q9 O) B* Y# D那么华科接下来就要做好5件事:
: f2 a5 G& s* `4 G* x2 A/ k6 \第一,华科进一步扩大联合招聘的企业资源池,目前一起联合招聘引才的企业数量偏少,学校要主动到企业去进行资源对接,积极助力企业发展,让大家能够愿意和华科一起联合招聘。0 @ t. J7 @9 [" O. U0 u
第二,华科要对人才引进的方式进行改革,分成两大类:基础研发岗、产研结合岗,前者引才标准由学校学院自行酌定;而后者则和企业一起招聘,企业和学校都非常看好的研究方向,一定要优先招聘引进并为之提供更高的薪资待遇、发展条件;企业不看好的,学校学院也要谨慎引进。/ E7 o7 ^0 ^; v# ~! z7 ]! u9 L
第三,学校领导层需要主动上门拜访省市区领导和相关部门,争取在华科有优势的学科或者发展前景好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是省市区优先发展的,这种双向奔赴式的研究领域,要进一步提高资助力度和比例,如省市自然科学基金、楚天学者、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等等3 r r: I K) v2 ^
第四,要进一步扩大借调力度,争取让学校一批有管理经验、懂技术的人员借调到省市区相关部门,给有关部门提供发展建议。
* K3 G0 B2 v7 p; ]" R! H第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建的军山校区、光谷国际医学中心、主校区的几栋教学楼、两大附属医院的科研楼,附属小学、中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加强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