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2|回复: 11

1920年代中期在国内大学毕业后来有重大成就人士的一些统计

[复制链接]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5-11 18:39 编辑

三大荣誉
1.中研院院士,包括唯一一次在大陆评选的首批及后续在台湾评选的
2.大陆的两院院士(无需赘言)
3.民国的两批部聘教授(与民国院士同为教授的两个最高荣誉之一)

为避免对受教育层次起争议,这里统一口径:
1.一定要是毕业生,很简单即拿到毕业证的,肄业,转学的不算
2.在本校接受本科完整教育毕业,即称某科学士,而不是出国继续深造后拿到,所以预科,专科,以及相当于本科生插班生之类不列

注:本统计不为大学之间的对比,只为了能从侧面观察出一些情况

先列一个当时仅有的两所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情况

再结合当时社会顶流的一些评价,可窥知历史真相:
1.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在其所著《在华五十年》一书中写道:“郭秉文延揽了五十位留学生,每一位都精通他自己所教的学科。”
2.北京大学教授梁和钧(梁守槃的父亲,北大毕业的)在其《记北大(东大附)》一文中更有点睛之笔:“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然东大的文史哲教授,实不亚于北大。”因为“东大所延教授,皆一时之选”。
3.美国著名教育家、世界教育会亚洲部主任孟禄博士考察了当时中国各主要大学之后,称赞“东南大学为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现代高等学府”。
毕业年份国立东南大学毕业系科最高成就国立北京大学毕业系科最高成就
1923年毕业生严济慈物理系48首批中研院院士,55学部委员田奇隽地质系55学部委员
张其昀历史系41首批部聘教授杨钟健地质系48首批中研院院士,55学部委员
侯德封地质系55学部委员
1924年毕业生向达历史系55学部委员何作霖地质系55学部委员
王家楫农科48首批中研院院士,55学部委员俞建章地质系55学部委员
吴学周化学系48首批中研院院士,55学部委员乐森璕地质系55学部委员
吴定良教育学心理系48首批中研院院士
1925年毕业生柳大纲化学系55学部委员许杰地质系55学部委员
赵忠尧物理系48首批中研院院士,55学部委员王恒升地质系55学部委员
王葆仁化学系80学部委员萧一山政治系41首批部聘教授
施汝为物理系55学部委员
冯泽芳农科55学部委员
杨惟义农科55学部委员
1926年毕业生恽子强化学系55学部委员何作霖地质系55学部委员
胡焕庸地学系41首批部聘教授斯行健地质系55学部委员
张肇骞生物系55学部委员
芮逸夫外文系台中研院院士
郭廷以历史系台中研院院士
金善宝农科55学部委员
吕叔湘外文系55学部委员

补充:
凌纯声,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毕业,1959年台中研院院士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年代中前期:即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大学区制之前的情况,同时又有别于20年代之前,因为20年代之前国内能够开办完整本科教育的学校少之又少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9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泳刘超,是西南联大研究专家,您可算是中央大学研究专家,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920年代同济毕业的知名人物包括:郑肇经、谷镜汧、翁之龙、梁伯强、杨继曾、朱光彩、郑寿麟、张象贤、贝时璋、蔡其恕、叶雪安、沈其震、周自新、殷夫。都是解放前风云人物。蔡元培先生都说过1920年代同济大学是中国最优秀大学。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5-11 18:45 编辑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5-11 16:51
谢泳刘超,是西南联大研究专家,您可算是中央大学研究专家,

这些是国立东南大学毕业的,我对中央大学没什么兴趣,因为这个名字讨嫌,没有好处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pior 发表于 2025-5-11 17:25
1920年代同济毕业的知名人物包括:郑肇经、谷镜汧、翁之龙、梁伯强、杨继曾、朱光彩、郑寿麟、张象贤、贝时 ...

您列的这几个人除了梁,其他符合院士或者部聘教授条件吗?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5-11 18:55 编辑
kapior 发表于 2025-5-11 17:25
1920年代同济毕业的知名人物包括:郑肇经、谷镜汧、翁之龙、梁伯强、杨继曾、朱光彩、郑寿麟、张象贤、贝时 ...

同济肯定称不上20年代中国最好的大学,当时蔡元培也是国民党的一员吧,蔡元培的基本盘是在北京,或者上海,蔡元培也是国立东南大学成立倡议的十位发起人之一,这十位发起人多有国民党的元老巨鳄和南方教育界的顶级大拿,对当时国内高等教育特别是南方的情况是门清门清的,要不然像蔡这种基本盘在北大的人也不会联合南方教育界人士一起要求教育部门成立东南大学,国民党的叫什么的黄埔军校最知名的几届学生就是23-27年那几期的,那时候国民党最高层对染指国内各方向最顶级学校的校长一职可是有很高的兴致,那边北伐到接近武汉,南京一带,国民党最高层最想染指的教职就是国立东南大学的校长,当时的党魁是汪精卫,汪精卫的国民党派假借打压江苏的齐燮元,并且把东大校长郭秉文赶下台,目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汪自己就是为了染指如日中天的东大校长一职,只是后来师生闹事,谁都不要,谁来就不行,且汪的势力没能进入南京,所以汪精卫没当的成,南京国民政府大学区制之后,好几年后东南的后续学校中央大学才有了稳定的校长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5-5-11 18:57 编辑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5-11 18:23
您列的这几个人除了梁,其他符合院士或者部聘教授条件吗?
除了梁伯强是部聘教授和院士外,贝时璋是中研院院士、沈其震是学部委员。
另外,郑肇经筹建华东水利学院,谷镜汧筹建央大医学院,翁之龙后来是央大校长,杨继曾兵工署长、台湾经济部部长,朱光彩中国工程界的九块金牌之一得住,郑寿麟去了台大,张象贤台湾工学之父,叶雪安垄断了中国测量人才的培养,周自新中国望远镜之父,还有钱信忠中华医学会会长。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继曾、郑寿麟、张象贤都去台湾了。其中张象贤被尊为“台湾工学之父”。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5-11 19:01 编辑
kapior 发表于 2025-5-11 18:46
除了梁伯强是部聘教授和院士外,贝时璋是中研院院士、沈其震是学部委员。 ...

贝读的是预科,沈好像中途去了中山大学,另外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同济号称是20年代私立大学中最好的,那把当时的协和,燕京,圣约翰,金陵,东吴,大同之类大学至于何处,据我的统计,这几所私立或者教会大学20年代前就有完整的本科教育,就是单论医科,同济也不能说是民国最好的吧,上海医学院,协和,圣约翰这些都是顶级的存在,
就是非教会的私立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之类绝对是20年代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其教学模式和培养绝对称得上小而精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贴肯定是赞国立东南大学的,但是也没有用第一,最好之类的的表述,因为当时的办教育的专业人士也不可能这么去评价学校,我引用的当时人物评价都是打引号的,说明都是有据可查的,有两个甚至有著作,各位可以自己去看,国立东南大学不是私立学校,算是当时南方教育界和江苏省教育部门推出的公立大学的一种典范,尽管只存在几年,在当时绝对是如日中天的存在,看我的数据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北大自己的人都不吝啬对东大的赞美,算是公立大学的典范,且没有党化教育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5-5-11 20:47 编辑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5-11 18:59
贝读的是预科,沈好像中途去了中山大学,另外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同济号称是20年代私立大学中最好的, ...

同济1907开始就是本科教育,1915培养了第一个德国医学博士(德国文化部承认学历)。同济不是教会大会,其实也算不上私立大学,一开始就是中德两国政府共建的,前期以德国文化部出资为主,中国政府配资,也有地方豪族捐赠。一战后以中国资金为主,德国配资,德国的捐赠每隔三五年就有一大批,所以机器设备一直很好。圣约翰前期很不错,可以和同济一较高下,燕京取代圣约翰是40年代的事情了,其他几个教会大学不是一个层级的。上海医学院和协和都比较晚,在四十年代和同济医学并列。在四十年代,李约瑟还认为同济和西南联大、浙大、武大并列为中国最好的四所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14 04:50 , Processed in 0.05117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