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8月18日,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在第8次鸡胚分离试验中分离出了1株沙眼“病毒”。这是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被命名为TE8,T代表沙眼,E代表病因,8是第8次试验。1956年,他们又分离出的TE55株,作为沙眼病毒的标准株在全世界范围使用。1957年由汤飞凡、张晓楼、黄元桐等署名的沙眼病毒分离成功论文在我国《微生物学报》发表后,震动了国际微生物学界和眼科学界。1973年国际微生物学分类将鹦鹉热-沙眼-性病淋巴肉芽肿这组长期被命名为病毒的微生物从病毒中移出,改称衣原体目,沙眼病毒正式改名为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