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0|回复: 12

清北零志愿什么时候才会取消?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Rank: 1

3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垄断了全国的人才,高中老师逼学生去学自己不感兴趣的护理、核工程专业,要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取消清北二圣的崇高定位,一方面有更多人才能够去到其他985建设更多世界一流大学,另一方面学生能在更多大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才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5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上海市的政策,取消不取消和清北无关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8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要知道清北的特殊地位,国家的强基计划号称选拔基础学科优秀人才,只能选择基础学科专业,但我大清依然可以大二以后专业任选,就是这么任性。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8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不取消,那就不如索性C9全在提前批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29

积分

0

贡献

8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SanyouBio 发表于 2025-7-7 07:02
这是上海市的政策,取消不取消和清北无关

说O志愿是专为清北梁效设立并不准确,当年还有一个中央团校(中青政校)。
当年,这是邦国老师与黄菊老师主政上海时的鲜明绩点,
两位老师痛切惋惜上海考生,坐失上世界与中国顶尖两大名校的机遇
于是在一志愿前设O志愿,并加分鼓励考生优先报考,由清北梁效及中央团校优先录取。
如今,虽邦国、黄菊两位老师均已作古,但光辉政策继续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4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清华在沪仍是“零志愿”录取
东方早报  2010年10月12日

对于受到各方争议的在上海实施多年的北大、清华高考零志愿录取政策,中科院院士邓子新等9位上海市人大代表此前提出了“关于取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上海市高考志愿填报方案中零批次安排的建议”,市教委昨天答复称,北大、清华两校每年在上海的招生计划除保送生外,一般为130-140名,从2006年开始的复旦、上海交大进行的自主考试,在北大、清华零志愿开始前已完成在沪招生计划近1000名,是上述两校在沪招生计划的7倍。

因此目前暂没有必要取消北大、清华在上海市高考志愿填报方案中零批次的安排。


上海:高考零志愿政策有违教育公平 建议取消
2011-01-19 14:04:24 来源:育路教育网
   
    1月18日,上海市政协委员韩正之表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零志愿”政策有悖于教育公平原则,据此,他与黄震等委员联名递交提案,建议取消高考“零志愿”政策。
    据韩正之委员介绍,从1998年起,上海市在高考统一录取志愿填报方案中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放在独立的零批次单独录取,且不向其他院校公开考生零志愿填报信息,也就是俗称的“零志愿”。
    韩正之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教育公平原则,高校一律平等,北大和清华没有特殊地位和优先权利,零志愿政策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据。这一政策使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在高考招生录取中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显然有悖于教育公平原则。
    韩正之表示,零志愿政策使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在上海高考学生的生源争夺战中完全丧失了竞争力。据了解,“零志愿”政策实施10多年来,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高考状元数已从平均每年2.5位跌至目前的0位,高考第一志愿报考上海交大、复旦大学而被“两校”提前录取的上海高分考生人数总计超过1500位。近年来,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在上海的录取线已低于“两校”在上海的录取线30分左右。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4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7-7 19:00
●北大清华在沪仍是“零志愿”录取
东方早报  2010年10月12日


上海高考的零志愿(即:在零志愿位置,只能填清华北大要么不填)制度用意何在?
Lantu Xu

据北大招生组的老师讲的故事。

九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复旦交大招生人数比北大清华多太多,比较好的学生求稳,普遍都会选择一志愿报复旦交大,因为如果报了北大清华的话,万一考不上(还是很有可能的)就只能掉到上海大学去了。

外省市理论上也有这个风险,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单独一个省里面有两所仅次于北大清华而且招生量巨大的高校(而且不接二志愿),因此掉到本省愿意接二志愿的高校似乎也并不怎么痛了,而上海考生绝对会怨念当初为什么没报复旦交大的。

这样,报考北大清华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真的发挥特别平稳每次都能考特别好;另一种就是发挥很不稳定的,考上海大学也不觉得冤,但是状态好还真能考上复旦甚至北大的。这第二种人,反正可以用二志愿保证上大,那么一志愿其实就是乱填的,有的人就填了两校。

效果就是,北大的分数线在上海似乎是(高考第)几千名的水平(也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第二类人因为发挥好,并且敢报两校的人不够多,因而被两校录取)。并且,(这是据我们学院老师说的)北大在入学以后会对每个省的生源质量进行评估(用成绩啥的),根据评估结果的好坏,决定下一年在该省是扩招还是缩招。而上海生源的学生的生源质量被那些几千名的学生拉下去了(是的,高考是一个很靠谱的预测标准),于是陷入了缩招——优秀考生更不敢报——再缩招的恶性循环。

最终北清两校跟上海市摊牌,说再这样下去两校会停止在上海招生——感觉很恐怖的样子……要是真的北大不在上海招生了那该多遗憾啊……

然后经过谈判,最终搞出了零志愿。

效果呢?首先考生方面,再也不会有不敢报的事情了。

学校方面?上海的生源质量在北大在各省市排名第一。我觉得理论上应该和北京生源差不多,不过北京应该是被北京的招生数量拉下来了。至于其他省市,不要问我为什么……

可参考的资料

高考招生大战:顶级名校公开过招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4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7-7 19:02
上海高考的零志愿(即:在零志愿位置,只能填清华北大要么不填)制度用意何在?
Lantu Xu


97年开始的零志愿,清华北大94-96年高考停招三年,名额变成了保送生。

dulexe:
零志愿97年开始的,94-96年清华北大在上海停招三年。97年第一次实行零志愿以后上海的理科状元尹一瓴就被清华计算机路走,让清北尝到了甜头。

还有一个原因,02年之前去外地读书是必须迁户口到学校的,90年代上海没有明确的户口一定能回来的政策。

峰兄伟哥:
我是95年参加高考的上海考生,那一年清华没有在上海通过高考招生,只有通过竞赛保送的上海生源,才可能进清华。

匿名用户
为什么没人说90年代清华在上海零录取的事情?

时间太久了网上查不到资料。但这件事在当时是一个大新闻。九几年的时候,上海没有一个考生第一志愿填了清华大学。因为在上海人眼里,北清和复交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而且北清的录取人数比起复交实在太少,很多考生不愿意冒去上大的风险去一所和复交差不多(上海人眼中)的外地院校。当时清华招生组的人一怒之下索性当年一个都不招。

于是有了第二年开始的零志愿。

新手上路

Rank: 1

4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2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暂不暂停都不影响清北的录取分数线,也不会有顶尖学子报复交

新手上路

Rank: 1

3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上海还是志愿优先的录取规则,即哪怕你分数比别人高,人家第一志愿交大,你第二志愿交大,学校还是只能录取第一志愿高的人,这导致了更大的风险,而现在已经修改为分数优先、平行志愿了,零志愿录取现在就是绝对地掐尖,然后强化“清北独一档”的认知,那交复的发展就是越来越难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29

积分

0

贡献

8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似在人间 发表于 2025-7-7 21:38
当年上海还是志愿优先的录取规则,即哪怕你分数比别人高,人家第一志愿交大,你第二志愿交大,学校还是只能 ...

据说当年招生老师不愿意吃剩饭去等待落榜生。
按第一志愿填报本校的考生,按录取名额调档,招足人数。
于是,很可能淘汰那些其他院校的落榜生,
有些高分考生往往因第一志愿落榜,
甚至面临从一本跌到二本的风险。

新手上路

Rank: 1

3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tsenway 发表于 2025-7-7 21:54
据说当年招生老师不愿意吃剩饭去等待落榜生。
按第一志愿填报本校的考生,按录取名额调档,招足人数。
于 ...

是的,那个时候很多人滑档,但是上海大学当好了守门员,成绩高的话一般不太会落到二本,上海大学能接住的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8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清和国家tongzhi阶层高度捆绑,无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7-8 20:40 , Processed in 0.04383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