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极地领域科技创新 学校举办2025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 n7 ~9 I7 \# B1 C2 J: C
. P1 h* N' X' V- A8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2025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大会以“高质量推进极地领域科技创新”为主题,系统总结“十四五”期间极地科技成果,积极谋划“十五五”重大研究计划和第五次国际极地年(IPY5)中国行动方案,推动我国极地科技创新迈向新阶段。5 t* `* ~4 A$ W8 S2 H
! U2 L, _, @3 X) o9 B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蒋兴伟,校党委书记高岩,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其针,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凌铁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声工程学院教授杨德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韩端锋、殷敬伟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等部委的54家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会。5 t( \ ~- I$ |
! M8 l$ s+ M$ d- {& _
$ j* T1 ~0 A" H& P8 `3 f3 U5 F
高岩表示,哈工程积极开展中国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研究,从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到装备研发与工程应用,深度参与我国新型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制,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当前,极地科学研究趋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跨圈层、多圈层动力整合,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交流研讨,推动极地领域科技创新,提升船舶与海洋学科建设水平,为国家极地事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7 R: S2 [0 d% I. k6 ?7 Q- G$ @$ }* d7 `8 A: g( ?% ?# J. a
+ [" l1 r; G; D1 j3 _; t. l0 h
蒋兴伟表示,极地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拼图,极地科技创新对于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极地科研合作交流,加强极地重大项目联合公关,加强极地创新人才团队合作共建,共同推动我国极地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3 L& Z# Y% x8 K
+ ?* f7 \# e$ a, y3 K4 s
. Y0 G, \0 p; R" Q. m, H! h* A凌铁军表示,本次年会以“高质量推进极地领域科技创新”为主题,聚焦极地科学优先领域未来研究重点及方向,开展广泛深入学习交流,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围绕年会的主题,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分享新的收获,共同推进极地科考工作的发展,希望广大科考工作者一如既往秉承团结的精神,继续为我国极地事业做出贡献。2 E2 [" R, o- ?+ r& |0 \
8 |: a* z6 n) W J3 p* h5 a9 Z, D# ?
陈其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有序推进,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极地工作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期。中国21世纪议程中心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专业机构,一直高度重视极地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更好地激发专家学者们的科学研究潜力,为攻克国家极地领域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贡献力量。
$ A1 y2 S% U1 F( U2 T5 C+ c- j, v2 D# M0 i$ i# R& [: `
5 w3 T0 U; \8 [* V) @) l
第14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领队张体军和第41次南极考察领队王金辉作考察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作《极地研究的态势与愿景》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作题为《中国南极天文学科发展历程与展望》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加平作题为《南极科考站建筑现状与品质提升》特邀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韩端锋教授作题为《极地装备工程中的科学问题》特邀报告。2 N: T4 C e$ J
/ M# E0 U; I3 q% k4 Z本次年会设置邀请报告、专题报告和第五次国际极地年(IPY5)中国行动方案研讨,聚焦极地科学优先领域未来研究重点及方向,围绕“冰雪与海洋过程及其生态气候效应”、“地球与星际空间环境极地探测”和“极地工程技术与绿色科考”等话题进行报告和交流研讨,促进极地多学科碰撞和相互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