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9-5 14:0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沿院要多引进任晓兵这种大佬,带领前沿院拿了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培养了一个研究团队,这也是前沿院成立的初衷,可惜近年来并没有看到什么大佬级师资引进。
6 U6 u! o7 \3 v+ X7 n" A. n" y7 Z4 N- g$ v% V) O" G( K9 ]" i: ? l/ A
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3月。它致力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以智能材料为重点的材料科学研究,旨在通过学科交叉产生重大突破,同时培养国际水准的科学研究人才。成立近20年来,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通过跨学科研究模式,在形状记忆材料、压电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等多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和青年学者。 0 s$ v4 D4 h$ g5 L0 D
4 f9 |/ U6 q/ _7 `
研究团队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中对高性能铁性智能材料的重大需求,建立铁性智能材料的共同物理基础理论和模型,提出能够有效指导材料高性能化并发现新体系的新物理机制,应变玻璃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我国航天重大工程嫦娥5号,满足了国家的重大需求。
; v* |) ~; I% F& p- B. `* D9 y! q* g# d4 v" o# U
团队在包括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其中单篇引用率最高超过4000次,为形状记忆合金领域世界排名第一;在国际上提出的“应变玻璃”及“铁性玻璃”新概念成为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题,在国际物理期刊Physica Status Solidi上出版专辑、撰写Springer专著等。团队部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2 s6 b1 U/ v$ n# Z% W) E9 C8 g, X% A
5 _) t7 ]0 O) @团队主持承担973项目(结题获“优秀”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结题获“优秀”评价并获滚对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等30余项。团队有着非常良好的培养人才机制和传统,已培养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四青人才8人。- {' D$ v5 O n- r7 X( u- J) ^
/ I7 O" {1 a0 z" ^4 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