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3 14:12:59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5 17:58
西南科技大学将会继续去争创第二个第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2月,绵阳市政协委员、西南科技大 ...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将会继续去争创第二个第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4.3-共建“动态跨尺度材料物理联合实验室”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19:06
       日前,西南科技大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后简称“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在办公楼附楼302会议室举行签约仪式,共建“动态跨尺度材料物理联合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强、副所长王勐,学校校长黄琦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书,以共建科研平台为支撑推进双方多方位深层次合作。代波副校长主持签约仪式。


       吴强对学校历届领导和老师一直以来对流体物理所的支持表达感谢,并表示未来双方要进一步强化战略合作的系统布局和部署实施,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联合攻关和配套机制建设上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黄琦代表学校向吴强院士一行到校指导工作以及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黄琦表示,联合实验室近五年取得丰硕成果实属不易。他希望,在下一个五年里,双方充分发挥彼此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联合实验室的纽带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国际先进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签约仪式后,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建波介绍了动态跨尺度材料物理联合实验室近五年的建设成果,学校科技创新与基地建设处处长古松、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波分别介绍了学校科技创新体系概况、科技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以及国重实验室的建设情况。
       与会人员围绕流体物理研究所与学校的战略合作,针对动态跨尺度材料物理联合实验室共建、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双方在依托重大重点项目,拓宽合作渠道、推动联合研究生培养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共识。
       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办公室、人力资源处、战略规划处、科技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以及学校董事会办公室、发展规划与改革处、人事处、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3 21:54:13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0 12:15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20.8.13-关于印发绵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 ...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西南科技大学的“核+X”体系
2024.7.23-西南科大(前)校长:我们培养的不是传统“精英”,却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节选)原创 陈彬 中国科学报   时间:2024年07月23日相关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7/526905.shtm
       提到西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南科大),就不能不提其所在地——四川省绵阳市。
       作为一座典型的三线城市,绵阳在我国的城市中并不算著名,但在我国的科技发展史上,特别是“两弹”的研发历程中,绵阳却是一座绕不开的城市。
       1965年8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将院本部迁至绵阳市,其余各研究所也分散在市内几个县的莽莽群山中。王淦昌、朱光亚、于敏、周光召等一众“两弹元勋”云集于此,夜以继日地钻研核X技术。
       可以说,虽然震惊世界的蘑菇云升起于大漠深处,但其神经中枢却在这座不起眼儿的西南边陲城市。
       此后,绵阳便与我国的核科技发展密不可分,并发展成为我国唯一的科技城。汇聚于此的一批大院大所,给身处其中的西南科大提供了极其优越的周边环境。
       作为我国唯一 一座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科技城,绵阳针对核、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与国民经济、国 防安全息息相关的科技产业,布局了一批大院大所。相比于其他地方高校,西南科大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加强与这些院所的合作也就成为了一项关乎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
       目前,我们与周边院所共建了多所实验室和实验平台。作为地方高校,我们拥有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这也得益于我们与这些院所的长期合作。
       绵阳作为唯一的中国科技城,身处其中的我们自然无比自豪,但很多人并不会思考,这一殊荣是如何得来的。
       在我看来,中国科技城有几大科技支柱,其中发挥最基础作用的便是核科学。也正是因为有了核科学,“中国科技城”的名号才能叫得响亮。
       相应地,作为科技城中的头部高校,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或争取项目时,如果背后有“核”这一战略引领力量的支持,说话也会“硬气”一些。这是中国科技城独特的科技产业结构赋予我们的优势。
       我们于2018年成立了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聚变裂变能利用的关键材料、核废物处理处置与辐射安全材料、能量的存储和转换机制、高效节能材料等四大方向的科研和技术开发,以此整合校内材料、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科研力量,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平台,我们锻炼出一支核科学领域的“国家队”,增强了教师们的科研自信心和科研动力,这要比单纯的科研产出更具价值。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4 16:43:31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2 22:07
川省总共就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5成都市温江区工作建议:支持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5 11:17:41

新时代,党中央更是对四川农业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1-15 11:25 编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2 22:07
川省总共就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历来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是对四川农业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2017年3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2018年2月,习 近 平 总 书 记来四川视察时指出,四川是“天府之国”,要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亮。
       2023年7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6 11:45:16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3 14:12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将会继续去争创第二个第三个国 ...

       中物院一所(流体物理所)曾经八次上书,成立了国 防领域第一个申请立项,第一个批复建设,第一个正式运行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GFKJ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6 16:59:46

【核技术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非动力核技术/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12-22 23:48
2024年12月,中电科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推动10余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优 ...
2024.7.24-省委统战部举办核技术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专题讲座时间:2024-07-30 10:12:44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相关链接:http://www.sctyzx.gov.cn/m/tzzx/202407/54308069.html
       近日,省委统战部邀请无党派人士代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杨岐,以“双碳目标下的核技术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为题,面向省委统战部机关干部、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机关干部和无党派人士代表讲了一场科普知识专题讲座。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有关负责同志聆听讲座。


       杨岐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核能是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非动力核技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核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子”4个方面,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讲授了我国为何要发展核能、核能为何是安全清洁能源、非动力核技术在生产生活不同领域的应用等科普知识。
       讲座中,杨岐还结合自身实践,就新时代党外代表人士如何高质量开展建言献策工作进行了分享交流。

(知识分子处、党委办供稿)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6 17:09:18

【核技术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非动力核技术/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12-22 13:08
核技术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20余个创新平台落地四川

2024.11.6-共链行动,锁定4000个小目标(节选)来源: ...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6 19:20:17

很多年前介绍有3个国家级/国际级重点实验室,已经重组完成了2个了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6 16:59
2024.7.24-省委统战部举办核技术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专题讲座时间:2024-07-30 10:12:44   来源:四川统一 ...
       看核技术划分呢,核动力院应该还有个船舶核动力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未披露才对。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7 11:56:18

【截止2024.6.2,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核动力院#正在规划建设新的综合性核动力研发基地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1-17 11:58 编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6 19:20
看核技术划分呢,核动力院应该还有个船舶核动力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未披露才对。 ...
2024.6.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2024年夏令营(节选)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发布日期:2024-06-02相关链接:http://career.hit.edu.cn/zhxy-xs ... GFjYzJiZjJkN2M1OTI=
单位简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自1965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是J民结合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现有在职职工37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00余人,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人员16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涉及50多个工程专业和学科。下设5个研究所、1个企业管理部和1个基地、3个专业保障中心、90多个实验室(其中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迄今为止,全院共有15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获得100多项专利技术授权,设有多学科的硕士、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力量雄厚,实验设施先进,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能源开发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建院以来,先后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动力反应堆、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第一座脉冲反应堆以及岷江堆和两座零功率装置等6座核设施,被誉为中国的“堆谷”。按照国家领导人批示建立的成都“615” 实验基地拥有国内领先、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类试验装置18座,正在规划建设新的综合性核动力研发基地。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1-17 12:01:17

先重组四川科技委员会ba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7 14:22:11

【2012年的古早旧闻】核动力院3座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1-17 14:23 编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6 19:20
看核技术划分呢,核动力院应该还有个船舶核动力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未披露才对。 ...
2012.6.15-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实习信息(节选)发布于:2012-06-15 09:03:05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相关链接:https://gr.uestc.edu.cn/jiuye/103/2950
单位简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事业单位,始建于1965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唯一集反应堆工程设计、试验、运行、基础研究、工程实验验证和核设备研制于一体,具备J民两用核动力研发能力的综合性设计研究院。目前院设有100多个专业和学科,96个实验室(其中3座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具有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装置,是J民结合的国家战略高科技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7 14:48:26

【核技术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非动力核技术/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12-22 13:08
核技术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20余个创新平台落地四川

2024.11.6-共链行动,锁定4000个小目标(节选)来源: ...
核技术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的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
       2024年11月,核技术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20余个创新平台落地四川。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国内首个“专用堆”、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
       2024年11月1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乐山正在建设国内首座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医用同位素供应基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带动核医疗产业全链条发展。
       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光浩介绍,目前,全国可用于医用同位素生产和制备的8座反应堆中,就有4座布局在乐山,共涉及核企业20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研发人员占20%左右。

目前,全国可用于医用同位素生产和制备的8座反应堆中,就有4座布局在乐山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7 19:35:23

【绵阳市2024年工作总结】国家工程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获批、3个全重优化重组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0 12:15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20.8.13-关于印发绵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 ...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7 22:50:52

【中电科29所】电子XX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1-17 23:15 编辑

       电子XX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电子工业部已进行验收的第二个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设在电子工业部第二十九研究所,位于成都市并对外开放。
       电子XX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于1993 年6月22日在二十九所召开的第一届第一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成立。学术委员会中所聘任的人员都是我国电子XX界的知名人士,来自海、陆、空J及有关研究所和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把握实验室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建设方向,评审科技成果,提供技术咨询,促进实验室的人才和学术交流。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7 22:52:14

【中电科29所】电子XX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1-18 09:13 编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7 22:50
电子信息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电子工业部已进行验收的第二个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设在电子工业部 ...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8 10:32:15

支持西南科大创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推动在绵全重优化重组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0 12:15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20.8.13-关于印发绵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 ...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24.12.31-中共绵阳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绵阳新篇章的决定(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相关链接:https://www.my.gov.cn/mysrmzf/c1 ... 0ec0c961ec3c1.shtml
       支持西南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本科院校。
       推动在绵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支持国家工程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推动涪江实验室实体化运营并纳入天府实验室序列。高水平运营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光子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推动“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扩容提质。支持涪江科创港建设。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8 13:46:44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1-17 12:01
先重组四川科技委员会ba

       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9 01:16:38

应更加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的布局与发展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8 13:46
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应更加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的布局与发展

       2024年12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参事和市行政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以及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李珊对即将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表示了高度赞同。她认为报告内容务实,紧扣国家与地方的发展主题,特别是在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上展现出政府的高度责任感。关于报告提到的成都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李珊表示,成都作为国家的战略腹地,在“三中心一基地”的建设中,应更加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平台的布局与发展,这将为成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王凤朝代表市政府对大家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要求市政府相关部门认真梳理、充分吸纳大家提出的真知灼见,让《报告》更加符合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9 11:15:03

一些古早的老资料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7 22:50
电子XX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电子工业部已进行验收的第二个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设在电子工业部第二十 ...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9 16:24:37

【哪7个呢?】中医药领域已有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4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4 16:43
2025成都市温江区工作建议:支持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田晓航)记者从2025年1月9日在京举行的全国中医药科技工作会议获悉,我国已基本构建起覆盖“国家-行业-地方”三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在会上介绍,国家中医药局作为主责单位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创新中心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纳入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白名单”,各省级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数量超过1200个。
       当前,我国中医药领域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加速集聚。来自会上的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已有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获批建设,4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正在推进。地方研究平台、科研院所建设力度加大,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湖北时珍实验室、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等一批省级新型科研平台相继组建。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0 13:40:01

哦豁,对账失败


       在对2024年工作进行回顾时,施小琳说,我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速成形,2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1 10:16:04

积极推进科技开放合作,持续加强与一 带 一 路共建国家在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方面合作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10-26 14:02
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 带 一 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上,国 家 主 席 习 近 平在开幕 ...

未来,川渝两地将进一步携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

2025.1.18-成渝经济圈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节选)作者:刘冬梅   来源:《经济日报》2025年1月18日第02版   时间:2025年01月21日 08:31(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相关链接:http://m.ce.cn/ttt/202501/18/t20250118_39270277.shtml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决策部署,明确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这一任务。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提出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
       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深化。两地签订“1+6”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建成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整合两地大型仪器设备1.4万台(套)。联合出台《成渝地区共建“一 带 一 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方案》,与80多个国家的各类创新主体开展了科技交流合作,高水平建成“一 带 一 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109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 带 一 路”科技交流大会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党的二十大作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于优化国家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支撑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川渝两地将进一步携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
       五是积极推进科技开放合作。持续加强与“一 带 一 路”共建国家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技术转移等方面合作,构筑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1 11:27:48

【丧事喜办?】重组形成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1-21 13:44 编辑

2025.1.9-国务院新闻办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节选)相关链接:2025-01-09 21:52   来源: 国务院新闻办网站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lianbo/fabu/202501/content_6998119.htm

       2025年1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陈亚军,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新武,四川省副省长李文清,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陈亚军:五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与川渝两地一道,深入领会总 书 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压茬推进各项任务举措,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用“四个新”来概括。       第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呈现新气象。在创新布局方面,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西部科学城在重庆和成都两地正式挂牌,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重组形成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协同创新方面,川渝创新合作计划深入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线运行,12家高新区建立了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两省市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余台(套)。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4 22:14:15

明确人工智能国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争创人工智能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0-18 17:18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和学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见证下,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和学校副校长胡 ...
2025年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加快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建设
任志宇委员代表科技界别的发言
(系四川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成都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我省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组建人形机器人等创新联合体,一些“四川造”标志性创新产品相继面世。但我省人工智能产业仍存在政策法规引领不足、高端人才团队和知名企业相对缺乏、算力和数据基础设施体量不大且缺乏有效调度、关键核心技术亟须攻坚突破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突出政策法规引领。细化我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明确人工智能国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产业规模和影响力等进入全国前列的具体目标、任务和举措。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建圈强链政策措施,推动金融、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产业链集聚。建立健全全省开放应用场景的“白名单”制度,支持我省企业创新成果及标志性产品应用。明确主载区和协同区党委政府抓人工智能“一号工程”主体责任,形成强大工作推进合力。尽快出台我省人工智能发展条例,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二、着力集聚高端人才。争创人工智能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集聚高端人才团队。加强与国内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及知名企业合作,加大力度招引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知名企校院所,支持企校院所共建研发转化机构。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我省已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打造成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
       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利用我省清洁能源优势,争取国家布局建设重要算力枢纽,加快建设超算中心、智算中心、市(州)算力节点,满足高速增长的算力需求。加强算力适配、算力共享等算力运维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建立算力基础设施、平台、服务等标准,形成“算存运”一体化的算力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着眼建设国家区域性数据交易中心,加强数据要素整合,培育高水平数据集,推动企校院所共享科研和产业数据。
       四、强化资金导向作用。建立专项财政资金支持机制,优化科技攻关布局,加大对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和中试研发平台的支持,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数据处理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引导基金、国资母基金以及市场化基金大胆投入人工智能产业。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6 15:02:29

【国家战略腹地】将省人工智能学院造成为西部国家人工智能学院,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0-18 17:18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和学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见证下,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和学校副校长胡 ...
2025.1四川省两会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24年,四川将人工智能作为“一号创新工程”,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先行之举。
       而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更是被写进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在四川省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考拉悠然CEO沈复民看来,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下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
       202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四川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时,对外宣布:把人工智能列为2024年“一号创新工程”,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
       2024年4月,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在电子科技大学揭开面纱。
       2024年11月,四川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四川方案”正式出炉。
       同样也是在11月,四川发布25条产业新赛道名单,人工智能、绿色氢能、生物技术、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及无人机等6条赛道被列为“主赛道”。
       2025年1月《四川省人工智能链主企业遴选及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
       人工智能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新引擎,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主赛道。
       新赛道上,比拼的是布局的速度和力度。以人工智能为例,今年以来,全国多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培育相关产业。


四川发展人工智能有何优势?

       在沈复民看来,四川既有基础,也十分有潜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腹地,四川拥有无可比拟的战略优势与丰富的资源储备。这里有着齐全的工业门类,为人工智能技术实践应用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场景。
       “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沈复民表示,在中西部地区,四川是当之无愧的人才高地、经济大省与人口大省,在电子信息及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汇聚了大量专业人才,形成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去年4月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后,采取“1+N”政校企院共建模式,以电子科技大学为牵头,整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的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与支撑作用,有力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人才储备与技术创新。除此以外,在四川有27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开设21门人工智能课程,基本构建起覆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创新发展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产业对算力计算需求巨大,而四川相对较低的电力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使其在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一步加速,今年四川省两会期间,沈复民带来了两份建议。
       “在区域合作与资源利用方面,建议加强与浙江省的对口协作,深化浙数川算合作,实现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沈复民说,同时,要着力提升国有基金、国有资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利用率,勇于投资具有前瞻性与潜力的领军企业,助力其迅速成长壮大,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而引领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高度。
       沈复民认为,科技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为此,他还建议做大做强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将其打造成为“西部国家人工智能学院”。通过整合各方教育、科研资源,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与科技创新平台,为人工智能产业链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创新活力,不断构筑四川人工智能产业未来高地。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6 17:54:28

【国家战略腹地】将省人工智能学院造成为西部国家人工智能学院,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0-18 17:18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和学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见证下,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和学校副校长胡 ...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7 20:24:07

推动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等国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1-27 20:33 编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0 12:15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20.8.13-关于印发绵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 ...
绵阳市政府2025年工作安排

       (一)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牢记使命抓创新、兴科技,以科技城建设25周年为契机,最大限度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把科技城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级。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支撑为重点,深化院(校)地合作及服务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国家工程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建成投用。以积极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和产业备份为重点,全力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健全完善“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工作机制,力争在绵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以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核技术、激光技术、先进材料、航空航天五大领域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开展重大科技攻关50余项,形成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推动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等国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全力争取涪江实验室纳入第二批天府实验室序列,组建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力争培育国省级创新平台15个以上。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8 09:04:18

自适应光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光场调控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通过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0-29 19:33
Good。

希望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自动化学院能借助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把团队人才拉起来 ...
中科院光电所2025新春贺词

      这一年,光电所调整优化科研布局,自适应光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光场调控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通过, 科研平台共享、共建成效凸显,创新资源统筹和组织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深入开展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 实现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三奖"齐聚;聚焦主责主业和重大任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涉险滩、破坚冰、打硬仗, 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期刊影响力持续提升,国内自主办刊的《OPTO-ELEC-TRONIC ADVANCES》入选中国科协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光电人用心守护光电家园,积极维护光电品牌形象和声誉, 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光电所的热爱,为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挺膺担当、倾心奉献。

万家灯火通明 发表于 2025-1-28 21:12:12

截至统计时间,核环境安全不是“新增全重”。官网看了近日几篇盘点,都没提及全重。官网简介:学校有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原子能机构核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数据截止至:2024年12月

yyyyyy 发表于 2025-1-28 21:52:50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8 09:04
中科院光电所2025新春贺词

      这一年,光电所调整优化科研布局,自适应光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光场调 ...

之前国重没了,应该就这俩了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建或牵头】川省全重(新增、已完成重组、新申报)、国重(待重组)、1D1L联合实验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