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38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2 17:36
2020.10.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节选)国办发〔2020〕41号相关链接:https ...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1/content_7000959.htm
       新华社北京2025年1月24日电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 近 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以下简称《经济政策》),主要明确了以下政策措施。
       四是科技创新。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支持新闻媒体、文化遗产等领域培育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文化领域培育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布局文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文化领域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建设文化领域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支持文化领域大模型建设。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15:42:27

【国家林草局】组织申报濒危野生动物致危机制与保育等6个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10-23 09:53
大熊猫珍稀濒危生物物种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筹)
“关于支持成都创建大熊猫科研保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 ...
2025.1.24-国家林草局科学技术司:倾力打造林草新质生产力新支点(节选)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25年1月24日
创新突破构筑林草科技战略支撑体系

       面对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建设,只有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高水平林草科技的自立自强。2024年,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从国家林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林草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入手,着力构筑林草发展战略支撑体系。
       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立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印发实验室章程和五年实施方案。组织申报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濒危野生动物致危机制与保育、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农林生物安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6个重点实验室。强化局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国家植物园、菌草科学与技术等7个重点实验室基本建设。编制完成《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重组方案》,形成《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修订完成《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19:41:15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2 17:36
2020.10.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节选)国办发〔2020〕41号相关链接:https ...
       国家文物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四川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开展乐山大佛、安岳石窟等重点石窟寺保护利用和南方地区石质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川渝两地文物部门签订《共同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深入开展石窟寺保护利用全方位合作。川渝两地文物部门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共同建设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基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增挂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牌子,成立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副县级)、安岳石窟研究院(副县级)、广元石窟研究所(副县级)。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22:36:05

【已重组完成】#名字基本未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据通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次科技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中已成功完成重组工作,正式更名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经过老中青三代学术群体近70年的共同努力,创立了我国工程地质界公认的两大学术思想体系之一“地质过程机制分析-量化评价”,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工程地质学四个基本理论中的两个:“工程地质条件的成因演化论”和“地壳的浅表生改造与时效变形”,明确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以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奠定了“人地协调”的理论基石,支撑解决了我国重大工程建设中系列工程地质难题。相关成果独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国际合作奖1项,省部级三等以上奖励60余项。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7 15:46:09

【2025年2月绵阳财政局消息】近两年支持5个在绵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0 12:15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20.8.13-关于印发绵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 ...
       绵阳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毛怀军《厚植科创沃土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建设科创平台载体,高能创新平台“担使命”。近两年支持5个在绵全国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全市国省级创新平台超220家。支持涪江实验室建设,已发布医用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等重大科技进展16项。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7 20:13:56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2 17:36
2020.10.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节选)国办发〔2020〕41号相关链接:https ...
佛教石窟东传中国示意图(袁蓉荪 绘制)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之巴蜀石窟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8 14:36:51

中子科学与技术、先进激光与高功率微波、飞行器流体物理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18 10:32
争取在绵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 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024.12.31-中共绵阳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 ...
一、2024年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

       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深化院(校)地合作及服务保障,协调解决在绵科研院所重点困难问题23项,推动某院二期建设征地工作正式启动,某重大装置、某大型风洞等一批在绵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顺利推进。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深入实施五大前沿科技攻关行动,7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创历史新高。优化重组中子科学与技术、先进激光与高功率微波、飞行器流体物理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成功获批,组建运行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平台,获批建设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长期保持全国前列、全省首位,居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第15位,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9 19:24:55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0-18 17:18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和学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见证下,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和学校副校长胡 ...
2025.2.18-新技术催生新场景 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时间:2025年2月18日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相关链接:https://tv.cctv.com/2025/02/18/V ... Gdt.EbD5Beq0unIQ.1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加大研发力度,创新应用场景,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落地应用。
       走进四川成都的一家机器人研发企业,仿佛进入了一座繁忙的机器人训练场。机械臂自主识别分类物品,双轮足机器人训练攀爬楼梯……一项项人工智能技术测试场景令人目不暇接。春节以来,这里几乎每天都是“火力全开”,丰富的测试空间让他们能够开足马力搞研发,快速将新品推向市场。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陈洋:“4月份的时候会发布文旅类型的机器人,5月份的时候会发布农业场景的机器人。其实已经排到下半年去了,特别紧张。”
       这家企业所在的成都科创生态岛刚刚投运一年多,就已注册科创企业近千家。在这里,大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全岛进行可视化管理,小到用机器人为访客做一杯拉花咖啡,一座“岛”就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验证中心。
       眼下,成都已建设60余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创新平台,2024年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39%,今年将力争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
       成都市经信局人工智能产业处副处长 蒋炆玲:“目前已经计划了有40多项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为了推动工业、商务、教育、医疗等等这些领域的应用。”
       不仅仅是成都,全国多地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作为了今年的重点任务。春节刚过,广东东莞市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就是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
       河南提出今年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进产业焕新升级。焦作的一家新材料企业最近就用上了安全生产大模型。
       今年,上海将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深化AI应用;重庆正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青海将持续打造绿色算力产业。通过各地发挥核心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落地生花”。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1 00:13:18

扎实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在川落地落实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10-26 14:02
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 带 一 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上,国 家 主 席 习 近 平在开幕 ...
       2025年2月19日至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与科技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分别举行工作会谈,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 平总书 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接落实重点工作,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和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出席。
       施小琳说希望科技部一如既往关心四川发展,指导四川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用好用足政策红利,在高水平建设成渝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第二届“一 带 一 路”科技交流大会筹备、加强科技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
       阴和俊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恳请支持的事项作出积极回应,表示将深入贯彻习 近 平 总 书 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四川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改革发展所急所需,进一步深化对接合作、加大协调支持力度,促进部省、央地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扎实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在川落地落实,助力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3 13:14:34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2-25 16:05 编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2 17:36
2020.10.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节选)国办发〔2020〕41号相关链接:https ...
       ①2019年4月15日至17日,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重庆考察时,作出“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殷殷嘱托。

       ②2019年8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实地考察敦煌莫高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弘扬“莫高精神”,加强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发表重要讲话。

       ③2020年5月,习 近 平 总 书 记赴云冈石窟考察,指出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④2020年6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石窟遗址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上又做重要批示。

       ⑤2020年7月8日,孙春兰副 总 理专门主持召开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

       ⑥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zzj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集体学习。学习中,习 近 平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⑦2024年9月11日上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天水市考察。他来到麦积山石窟(敦煌研究院管理的六处石窟之一),了解当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他说,我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4 00:01:47

【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15:42
2025.1.24-国家林草局科学技术司:倾力打造林草新质生产力新支点(节选)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 ...
2025.1.24-林草年度盘点 | 高水平保护大熊猫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节选)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时间:2025年01月24日 10:54(文图由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提供)
建设一流科研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大熊猫保护水平
       科学研究对于提高野生动物保护质量起着关键作用。2023年,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建设主体的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成立,合作打造世界级大熊猫保护科研平台,为高水平保护大熊猫翻开了崭新一页。2024年,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以创新为引领,组织开展重大课题攻关,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大熊猫科学研究迈上更高台阶。
       大熊猫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集成大熊猫系列辅助生殖技术,建立了世界首个大熊猫胚胎库。推进大熊猫细胞库建设,成功培养大熊猫口腔上皮细胞并作为遗传资源保存。
       支撑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效果显著。组织服务组深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专题培训和交流,编制完成6个大熊猫国家公园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和保护地主食竹开花调查,为深化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决策参考。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4 22:14:30

围绕网络安全、航空电子、数字经济、卫星应用、磁性材料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2-25 16:19
有可能,Xs教授过去兼了软件学院院长,老计院派纷纷表示很振奋,有可能拉上这土博去共建。

另,据说ts基 ...
2025.2.20-中国电科与四川省政府举行工作会谈
       2025年2月20日,中国电科与四川省政府在京举行工作会谈。中国电科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朱鹏,四川省副省长李文清出席,双方就深化务实合作进行交流。双方表示,要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立足前期良好合作基础,建立对接机制,强化创新协同,围绕网络安全、航空电子、数字经济、卫星应用、磁性材料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集团在川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中国电科更好服务强国强J事业、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双方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见。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5 16:08:51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 ...
【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4年9月11日上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天水市考察。他来到麦积山石窟(敦煌研究院管理的六处石窟之一),了解当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他说,我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2019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全面贯彻落实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向着“典范”“高地”两个目标(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奋力前行。通过承担国家级科技保护和研究任务,研发相关技术、制定保护标准,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举措,调动各方力量把文物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5 17:22:47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2-25 17:26 编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 ...
       过去有个说法叫: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云冈在中国,云冈学在日本。
       听说交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又重启了哇?敦煌学-敦煌研究院走一波,云冈学-云冈研究院来一个,广元、巴中、安岳、乐山等巴蜀石窟/大足学-川渝石窟研究院弄一下,都是1号亲自视察过、批示多次、有国家专项支持的文化遗产,需要科技加持的精准保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5 21:27:15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 ...
       经石窟寺专项调查,四川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134处,数量全国第1,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重庆共有石窟寺7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川渝石窟寺数量约占全国总量(5986处)二分之一。

【四川省最早的4个文物保管所之一】大足县石刻保管所

       1952年,设立大足县文物保管委员会,下设大足县石刻保管所,是四川省最早的4个文物保管所之一。
       1953年,大足县石刻保管所更名为大足县文物保管所,至70年代几经撤并、恢复。
       1984年,设立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与大足县文物保管所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1990年,更名为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
       2011年,更名为大足石刻研究院。
       20世纪80年代后,先后成立大足石刻研究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等社团组织和科研平台。
       2019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调整为市文旅委(市文物局)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6 09:55:15

【补档】推动081电子集团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0-18 17:18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和学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见证下,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和学校副校长胡 ...
2020.12.30-四川省广元市发布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节选)https://drc.cngy.gov.cn/new/show/71f573e5-160e-4ace-b763-3d23059944ec.html
一、总体要求

       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四、布局完善前瞻引领的创新基础设施

(八)产业技术创新设施能级提升工程。

       谋划布局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围绕我市铝基新材、食品饮料、绿色家居、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推动081电子集团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在雷D领域具有创新特色、专业布局合理、组织构架有效运行的重点实验室机制,逐步将081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雷D领域领先的基础性、跨学科、开放式的科学研究机构。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6 09:58:29

【补档】推动081电子集团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0-18 17:18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和学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见证下,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和学校副校长胡 ...
       1984年6月9日,时任国家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 泽 民亲临081总厂视察,并为为“广明无线电厂”题写了厂名。
       081基地为原为0821指挥部,1965年开始兴建,为XX雷D生产基地,电子工业部的骨干企业。2006年12月30日改为081电子集团。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6 10:22:46

【补档】推动081电子集团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0-18 17:18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和学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见证下,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和学校副校长胡 ...
2022.7.24-广元市市委书记何树平到零八一集团开展专题调研(节选)
       2022年7月24日,广元市市委书记何树平到081集团开展专题调研,081集团总经理郑俊及集团公司领导陪同调研。
       何书记深入生产车间一线,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081集团历史沿革、组织机构、研发生产、产品需求、电镀产业等情况;听取郑总经理关于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数字经济及长虹集团支持等情况介绍,并同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调研期间,何书记强调,081集团作为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企业和XXXXXX领域的骨干单位,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独特的制造业优势,近年来为助推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市委常委、秘书长杨浩;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陈正永;市政府副市长吴勇;经开区、市级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6 11:00:18

【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推动081电子集团省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0-18 17:18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和学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见证下,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和学校副校长胡 ...
2025.2-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级优化重整审批来源:081集团   时间:2025年02月24日 18:33
       在省科学技术厅的引领下,在广元市科学技术局的指导下,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优化重整审批,列入电子信息领域遴选出的20家省重点实验室序列(川科实〔2025〕5号文)。


       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3月18日经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081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和电子科技大学,是一座校企共建的实验室。实验室坚持实行“开放、流动、联合、创新”的运行机制,立足四川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战略需要,瞄准新体制、新技术的创新研究,注重通过社会资源优势互补提高研发效率,构建了自主开发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的开放性研发体系,力争成为四川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后备力量和有益补充。
       省重实验室重整方案的顺利通过,标志着实验室团队在科研管理优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后续工作计划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省重实验室将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强化应用牵引作用,坚持科研创新为核心驱动,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锻造卓越科研人才梯队。通过实验室平台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并将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等活动。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6 13:20:33

哦豁,再次对账失败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2-26 20:15 编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1-20 13:40
在对2024年工作进行回顾时,施小琳说,我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
       2025年2月26日,成都市两会:#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

lyy9001813 发表于 2025-2-26 14:06:18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6 11:00
2025.2-精密测量雷达系统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级优化重整审批来源:081集团   时间:2025年02 ...

这实验室喊了很久了,重组升级国重有戏吗?好像很少看到省重升级国重的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6 20:19:53

筹建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


2024.12.31-杨兴平专题调度分管领域重点工作,推动2025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024年12月31日,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主持召开分管领域重点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听取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医保局等分管部门和部分市(州)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近期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推动2025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筹建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实施一批前瞻性关键项目,谋划争取更多项目。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6 22:04:15

lyy9001813 发表于 2025-2-26 14:06
这实验室喊了很久了,重组升级国重有戏吗?好像很少看到省重升级国重的 ...

       个人倾向于有戏,省重升级国重少,大概是因为以川省辣点可怜的支持和资源作用不大,但是如果有其他力量支撑的话,形势应该会不同。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7 00:13:53

按考古文博实力,如果川渝石窟全国重能获批的话,川大应该会是支撑力量之一吧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2-13 12:26
现在管科技的廷长只是在职硕士,此前没有管过科技或者教育的经历……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四川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文物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
       国家文物局还将支持四川依托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博物馆等领域培养一流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四川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建立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或重点科研基地、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2020年8月,国家文物局调研四川石窟寺及石刻保护工作

       2020年8月2日-3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率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督察司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到安岳调研四川石窟寺及石刻保护工作。
       宋新潮在讲话中对四川石窟寺及石刻保护利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四川要全面贯彻落实习 近 平 总 书 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理念,把石窟文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2020年10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立


       2020年10月31日上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正式成立,四川大学成为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后,第四个设立考古文博学院的大学。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28 23:10:30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 ...
以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等为依托,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机构


2023.4.25-坚持保护第一 注重活化利用——扎实推动四川石窟寺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节选)作者:濮新 黎红勇   来源:文物之声   时间:2023年04月25日 17:04相关链接:http://www.sanyamuseum.com/a/2/2023/0427/2472.html
考古科技 如日方升
       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即组织开展石窟寺调查,成为全省石窟寺的研究保护中心。2009年开始,四川大学等高校也开始开展石窟寺考古调查,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四川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唐宋石窟寺遗存的调查与综合研究》历时10年,完成西南地区295处石窟点调查记录,调查文字记录约350万字,拍摄照片近7万张,绘制线图约1200张,研究成果8部。

展示利用 齐头并进
       着力健全科技保护体系。以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为依托,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形成多学科跨领域合作研究模式,全面推进石窟寺预警监测、病害检测、岩体稳定性评估、水害治理、生物病害防治和保护修复新材料、无人智能监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石窟寺保护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体系。
       着力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将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做实做强,落实编制人员,实行“总分院制”模式,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将其建设成为中国南方石窟寺保护研究高地。继续推动石窟寺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建立健全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机构。同时,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充实专业技术人才,争取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有质的提升。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1 12:45:31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5-3-1 13:01 编辑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 ...
2024.10.29-构建全省“1+4”石窟寺保护研究体系(节选)
       创新保护机制。推动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业机构,加大新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保护管理力度。推动建立乐山大佛和三星堆博物馆“省地共建”模式、青城山—都江堰单一主体管理机制。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建强以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为总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乐山、广元、巴中、安岳等地设分院的“1+4”石窟寺保护研究体系。建设石窟寺、金属类、牙骨角器等保护实验室,构建全省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体系。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2 00:27:43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 ...
       四川佛雕造像的发展与四川的地理位置、南北对峙的历史背景有莫大的关联。在这个长约170年的时间里,南方地区历经刘宋、南齐、南梁和南陈四朝,而北方,则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在这个被统称为南北朝时期内,南北政权虽各有迭代,但长期维持了对峙的局面。
       南朝为汉族和东晋的延续。而北方的政权继承了五胡十六国,北魏的皇族是鲜卑族拓跋氏,东魏和西魏由北魏分裂而来,并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北齐也提倡鲜卑文化,北周的皇族是鲜卑族宇文氏。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北朝,其实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
       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朝国力区别,南北分列的前线在东边就在淮河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移动,长江上游这里,四川就是前线,是边境。
       而到了唐朝,两个皇帝因乱入蜀、一个皇帝灭佛,都助推了巴蜀地区的文化发展(唐武宗会昌毁佛一直到元朝建立,巴蜀石窟觅得发展契机,处于一个发展繁荣期)。唐安史之乱-唐玄宗幸蜀,唐武宗登基-下达灭佛敕令,唐末农民起义-黄巢之乱-唐僖宗入蜀,将唐朝的经史典籍文化、僧人文人工匠画师带到了巴蜀,对巴蜀地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武宗灭佛(会昌变法) - 公元845年,唐武宗颁布敕令灭佛(这件事早在唐武宗登基时就开始运作了),自此以后佛教传播从巅峰彻底走向衰落。其实早在在唐武宗灭佛(影响最大,改变了佛教的传播方向和传播方式,促进南北方佛教走向融合)之前,就有过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一个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另一个是北周武帝灭佛,合称“三武灭佛”。
       但是这里说唐武宗灭佛导致的衰败,说的其实是北方中原地区的佛教、石窟艺术走向衰败。灭佛敕令下达后,北方的石窟寺就停止了,而有两个地方不仅得以幸免,还迎来了大规模的发展,一个是西北的敦煌(实际上,在安史之乱以后,敦煌实际上已经在吐蕃的占领控制之下了),另一个就是西南的巴蜀。当唐代中原地区处于战乱、动荡的时候,中原大的家族为了保存血统、家族传承和僧人文人工匠画师为了避难,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举家迁移。避难的去向,无非就西北、东北和西南。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2 11:08:36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 ...
       去巴州(巴中)城东37公里,有一镇曰水宁寺,在唐朝称始宁寺,是古代巴蜀通往汉中的古道,即“米仓道”的必经之处。古寺现无存,而寺前沿水宁河两岸约500米的石岩上有隋唐造像38龛316尊,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数寺后1号至9号龛,均凿于盛唐,是巴中现存窟龛中雕刻最精美、最具艺术价值的造像。1992年,有哈佛大学考古教授攀梯观瞻,不忍离去,赞其为“中国的维纳斯”;同年11月下旬,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段文杰慕名来到巴中考察石窟,盛赞“水宁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


       段文杰(1917年8月23日—2011年1月21日),男,汉族,四川省绵阳市人(四川省蓬溪县常乐镇人,祖籍四川绵阳丰谷镇)。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46年到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1982年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1984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1998年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95年,被文化部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被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授予“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2 14:08:37

【转自N版所发】项楚先生与敦煌学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 ...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项楚先生,浙江永嘉县人,1940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同时考取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庞石帚教授攻治六朝唐宋文学。1980年调入四川大学,1986年晋升教授,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项楚先生国学根柢深厚,熟读佛典和四部典籍,精于校勘考据,擅长融会贯通,其治学熔语言、文献、文学、宗教于一炉,致广大而尽精微,风格独具,特色鲜明。尤其在敦煌学和佛教文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成就卓越,享誉海内外。其成果三度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敦煌学”已成国际汉学界的“显学”,日本汉学界扬言:“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拟召开一个“国际敦煌学研讨会”,弘扬这一主题。北大季羡林先生获知川大有位青年学者也在搞“敦煌学”,请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速寄日本。因当时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版,就将手稿复制一份,寄往日本。
       日本汉学界得到这份手稿,研读之后,才发现半路上突然杀出个程咬金,那次提劲打靶的国际会议就不了了之。这位青年学者就是项楚老师,当时连副教授都不是。

转自谢谦老师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3-2 16:34:02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科技部牵头,统筹考虑建设相关领域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5-2-16 09:14
2025.1.20-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相关链接:https://www.gov.cn/zhen ...
       2019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教授讲座《巴蜀石窟,古代中国最后的佛教造像狂热》:考古报告不是那么好做,到目前为止,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编著的《云冈石窟考古报告》至今仍然是我们水平最高的一个范本。最近,大足石刻研究院出版了19本的《大足石窟全集》,很大,我参加了他们的发布会,我想得这个资料很重要,这是我们中国学者继云冈石窟之后第二个比较全的石窟寺考古报告。


       孙华,四川绵阳人,生于1958年12月,1977年考入绵阳师范专科学校(现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1年毕业后分配至四川绵阳地区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在考古学系邹衡先生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青铜时代考古、西南地区考古、文化遗产保护。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建或牵头】川省全重(新增、已完成重组、新申报)、国重(待重组)、1D1L联合实验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