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7-15 17:3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学科概况 国际法在 19 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在 20 世纪 30 年代成为我国法学本科必修课。国际经济法在 20 世纪 80 年代确立为二 级学科。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 50 多所高校开设国际法(国际经济 法)本科专业,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作为二级学科招收硕 士和博士研究生。自 1997 年至今,国际法被合并为 1 个二级学科。 2.必要性 第一,补短板工程。习主席强调,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必须培养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 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但 20 年前我 国取消了国际法本科专业,近 10 年又不断压缩国际法学科、减少国际法 课程,弱化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如果不将国际法作为一级学科来 建设,晚上本科、硕士、博士的全流程人才培养,不可能满足我国全面 对外开放的基本需求。 第二,基础性工程。学科专业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更是专业人 才培养的载体,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40 年来,中国国际法 理论不断丰富,形成了近 20 个相对独立的国际法学科体系。只有通过增 设国际法本科专业,融合国际法知识、创新国际法理论,才能构建更加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法制度。 第三,先导性工程。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 涉外法治。”当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 但涉外立法的体系化还没有完成,涉外执法的能力不强,涉外司法的国际公信力不高,国际法律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在中美战略博弈的新形势8 y% V; {, G% W# r [7 s
下,只有将国际法一级学科作为一项先导性工程来建设,才能大力推进3 T9 a% O+ l% F! f7 I1 {3 N
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提升我国综合利用外交、经济、法律的“巧实力”,
$ e0 f. c8 c w2 S6 n4 `在对外关系中开展伟大斗争,切实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4 N4 Z. L( E' ]$ P第四,战略性工程。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需要统
1 ?& X3 ~; t$ @1 _筹发展与安全,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循环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只
& U+ k6 T5 ~( Q2 z3 @5 w, s有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大力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才能打造市场化、
4 l# e# J3 O4 W" v; ?3 z+ n! A. K& }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我国市场透明度与国际吸引力,形成双2 o, W7 z5 Y4 ^, q, s7 T
循环发展格局。习主席还强调,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
! f- D6 k2 f }/ n4 m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
( N. L5 i7 R. V' b" ]& Y" ]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设立国际法
* f8 f. g+ h5 ^/ {. D3 c8 a一级学科,可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制度化、行动化,彰显我国的大7 v6 p8 j0 c5 I! t ~! J& d. M
国形象与责任担当,也是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权力,推动国: |- r& D4 z( J) r, |+ ~$ A3 {: K
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
2 F& O4 g l" J& w型国际关系的战略性工程。
5 P) Y: w& o# c" A3 _* {, _3.可行性
0 Z5 {; n1 T6 ?( u8 I3 u$ \4 ?. }0 g第一,***法治思想为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提供了引领指导。2020
: R7 ^9 S8 E& O0 y! n6 M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5 z9 \5 a, \) v
作中的指导地位。其中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 W$ ~& I6 W* T# I# J! E. e- \
法治思想,立足全人类立场,高举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旗帜,为增设; ]/ o% s; R$ G
国际法本科专业提供了指引。8 {) C& k+ Y( O5 n) G; O
第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为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
# j6 A- Y0 I4 A3 k4 Q2 Z明确了工作重点。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已明确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 y5 c) a7 G% Z& J) z: I3 Z! J, Q
涉外法治是最迫切的需要。要求完善涉外领域立法,强化涉外法律服务
- {$ I; ?. x# \, V- ^& w; Z# y( ?保障,服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作为新设国际法" R$ j5 G- z5 t0 _% @
一级学科这些重点工作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工程,是必须优先完成的任务。
7 S, j3 i5 l8 t. b# }9 B; e8 Z0 U8 Q+ r! ]1 O |/ B5 g& K
第三,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法学教育成果为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提供3 e5 p; z' l- s' h6 n+ L
了基础条件。经过 40 多年的国际法与涉外法律教育,我国已拥有相对稳' F& C- T4 M" g
定的教师队伍、基本成型的课程体系、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和不断开放
7 J L# C5 E( Y+ ~的国际合作平台。这些基础完全满足我国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的基本条* |9 u6 @! l8 m: H4 y! ?- K
件。
4 i) M% j0 M5 G" T% u1 ~第四,全球治理体系大变革为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提供了宏大的历# ?* z5 M) D6 r$ r9 f: O
史舞台。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 Z2 [$ _- M4 w+ B. C; \7 X4 f
国正在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这种巨大的战略需求是国际法
. y+ Q8 D# E. Y/ p* L% E一级学科建设的实践基础。
9 a8 d& ~" V* l' R8 c1 O2 M- R* ~
: g7 S) Q'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