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9-18 23:2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wkx 于 2022-9-18 23:33 编辑
7 T- |: z# B- m, u& v: rtennyson 发表于 2022-9-18 18:49
9 F* } R( E$ Z王勇,现为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博 ...
9 c% K6 W/ _- W外国语学院的教授搞汉语语法,让我不禁想到了赛义甫的《语言学家研究母语是否比研究其他语言更有优势?》:“研究外语的“语言学家”。这些人大部分恐怕是对什么考研英语、出标准化试题以及对象语文学或教学法更感兴趣,在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一书中对这部分人有 着活灵活现的描述,这里不再重复了。但形势比人强,在上述领域人满为患的情况下,有些脑子快的人想到了国外的"theoretical linguistics",尽管这些枯燥的理论没有文学、教学法(国内叫应用语言学)(好像“学”高于“法”)那么生动有趣,但是搞的人很少,搞点介绍性 文章就能出成果。但对这些人来说,如果像外国学者似地搞起什么“句法研究”那肯定搞不过那些“native speaker”,在国内,许国璋、薄冰的也就到头了,搞不出来成果实际等同于搞教学法。所以,只有搞汉语才看上去有点优势。一大帮搞了大半辈子的“外语工作者”纷纷扑向汉语“这朵祖国文化的奇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