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aoitsukasa2me

【成渝绵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科创中心总体方案、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批

[复制链接]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5: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阵地-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区,建设科创中心

# A1 |0 A' B$ ?9 b2 K
2020.9.11-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分几步打造?四川科技厅副厅长这样介绍(节选)
来源:封面新闻     时间:2020-09-11 11:39

- K4 y7 t& N$ @  s& V; i  w6 }       封面新闻消息,9月11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在会上介绍,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力争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6 w- j' c9 e5 w# U
       景世刚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①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②中国(绵阳)科技城主要承载区,以③“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计划在国家科技部等部门指导下,制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找准切入点、明确主攻点,力争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a8 j# o+ u3 n3 }: f5 H0 |2 @
       “绵阳作为科技城,经过20年的建设,它在创新能力、创新要素的聚集,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释放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实力和基础。” 景世刚说,将重点支持绵阳科技城依托军 工科研院所和企业集中的优势,完善军 民科技创新发展链条,打造全国领先的军 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
6 H6 X# ~1 i- e, H" {" O       景世刚表示,将在四个方面重点着力:
8 L- d; f7 n$ T6 k       一是始终坚持保障国家重大国防科技项目建设,支持在绵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绵阳开展协同攻关,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重大学科交叉提升创新和跨界融合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创造更多竞争优势。9 w0 T; w0 @' o0 v+ f; e
       二是强化自主创新,为共建西部科学城提供强力支撑。将积极支持绵阳科技城吸收集聚国家知名高校和大型企业在绵阳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绵阳积极争取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绵阳参与建设主国家综合科学中心3 v$ y5 [) _& n* z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5: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科学城进一步坚定了争创天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使命和决心

$ |; Z; E4 S; h0 }6 b: r$ v, Q
2020.4.9-唱好双城记,共建科学城
2020年4月10日
3 g- W7 k3 ^( ~) O: m+ |
8 W( b, L! i# ?6 \  l  C
       2020年4月9日,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新经济局局长、成都科学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虚怀带队赴重庆高新区学习考察重庆科学城规划建设情况。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其刚对张虚怀一行表示欢迎,随后双方进行交流座谈。$ Q3 Y, c3 N- v+ B' J9 `2 T
       黄其刚首先对重庆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指出重庆科学城与成都科学城的发展目标和科学特质高度一致,双方在空间规划、运作机制、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成渝双城经济圈既为两地联动协同提供了高位指引和根本遵循,也为重庆科学城建设按下了“快进键”,高新区将以重庆科学城规划建设为统揽,在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上下功夫,打造重庆高新区发展升级版,全力建设“科学之城、创新高地”。
" b7 @( m, s& h8 t! r: \' |- F2 E9 ]       张虚怀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 近 平 总 书 记亲自研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是成渝两地深化科技合作,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机遇。作为天府新区科技创新主战场,成都科学城进一步坚定了争创天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使命和决心,愿与重庆科学城加强联动协同,共同谋划和建设西部科学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切实把习 近 平 总 书 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 c' \; J% L( b- B, u8 `+ i8 ^0 e       会上,双方就建立合作联络机制达成共识,并就共同开展西部科学城建设顶层设计、课题研究等合作事宜进行了初步探讨
7 R5 C( p- q& G/ 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5: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阵地-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区,建设科创中心

- v0 H8 u8 H+ P0 p, S" V: E3 V6 r
2020.11.27-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共建西部科学城(节选)
成都科学城     2020年11月27日

% ?1 X! B9 K  Q4 D9 u0 k
; d" ^* b* _! w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7 s: l# J, H6 Q' B; A) Z5 ]       2020年11月27日上午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肖庆华一行赴天府新区考察调研,详细了解成都科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开放合作情况,就共建西部科学城相关工作开展交流
, z' W# Q1 `/ M: Y* h* r" A3 R. _7 s+ Z2 X9 k0 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5: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6.15,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西部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区


1 l3 u& I6 h' s- w* C3 q: k9 `# T

6 u6 i/ A/ x0 M' h0 B; v) o: k9 N1 ]: m& p
8 T2 m2 y9 J' f) u8 Y& ~: |+ q

+ I3 I. V2 F1 V" Y/ }2 B9 q8 w

" j0 {9 a7 ]% p4 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20: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集聚和用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新型举国体制“试验田”


+ `: _* ?" B2 }/ R3 F% V
2024.4.10-黄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节选)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4-04-10 19:32

( Y9 x. m3 n7 K  r# ~5 {' N7 K       2024年4月10日,四川省省长黄强在学习时报发表题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署名文章。7 g0 {6 t' a7 H1 v) ^% M" j; T. O

' T5 v6 u4 G: e  v! }
《 学习时报 》(2024年04月10日 第01版)
' q5 G8 W2 f: b" A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四川省省长 黄强
8 s2 f$ Y+ J! J. B& r
       四川处于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担负重要战略使命。我们坚定以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在努力守牢安全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和地方政府债务警戒线的同时,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3 ]4 {; V9 K5 _: x3 C( M. K5 C6 K       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2023年7月来川考察时要求四川“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n, V" ~# L  r

2 }3 ^2 @4 m4 r# i
7 S9 W5 N3 f0 y& v: T进一步从全国大局把握自身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努力办好塑造格局、奠基长远的大事" W3 \2 r, S4 q/ ~% n$ e

: D/ c6 ~2 C8 [) ^! R: E       习 近 平 总 书 记来川考察时指出“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提出“四个发力”重要要求,赋予四川建设“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的时代使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大纵深,在新时代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尤其需要站位全局、服务大局,乘势而上、勇担重任。
! q6 L3 M6 @+ d       积极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作为科教大省、军 工强省,始终把科技创新真正作为第一动力紧抓不放,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我们继续集聚和用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新型举国体制“试验田”,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把不同体制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s9 C$ |& r. D/ S6 l7 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23: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以来国家布局和历史底蕴等客观条件,使成渝绵地区做创新金三角具有很好的自然本底


* p0 I( X5 e" O% P4 L
2021.10.26-第二届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专家论坛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     时间:2021-10-27 19:47

# }. d5 }& u$ Z       2021年10月26日,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以“创新驱动引领四川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专家论坛在成都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出席并致辞。论坛由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陈光志主任主持。$ }+ c) @9 M" \7 p
       2021年10月27日上午,论坛围绕①“对标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我省优势争创国家实验室”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③“发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④“提升创新金三角能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等主题举办4场专题对话。5 }% z+ ]; J: r/ A9 B
       汤继强教授应邀出席“提升创新金三角能级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专题对话环节并作发言。汤教授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后,特别提到成渝地区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要目标,为成渝绵共造创新金三角、推动三地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提供了想象力巨大的“舞台”。创新金三角为什么是“金”?因为金的后面连接着财富和市场,要以市场化的连接方式来发挥各个要素的互动。
% M) M! L9 {3 i2 M8 {% g6 G8 y
$ z' K( |4 m$ ]' G( f* Z" S7 c

$ {/ u' C1 j* q) f4 n% F       汤教授说,建国以来国家布局和历史底蕴等客观条件,使成渝绵地区做创新金三角具有很好的自然本底。对标美国北卡研究三角园围绕①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②产业合作与产业集群打造③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④人工智能融合平台应用四个方面讲述了要如何打造我们西部的创新金三角,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从而更好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o$ U7 D$ [8 \5 y-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14 23: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重庆市高新区金凤区域)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4-4-14 23:25 编辑 $ g6 A+ i5 e0 B6 G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1-31 11:24
( Y2 o4 G; g4 y+ o: W重庆市级部门区县负责人谈高质量干好市委“一号工程”(节选)时间:2023年01月30日 08:31     来源: 重 ...

! D% L/ G  j( `* P6 Y2 B0 ]4 b
2022.12.18-《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的编制(GXQ22C00074)重启公告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8日

/ Y" Y8 w+ l2 E+ d7 q5 A# r+ m9 S

# l. d0 c: R1 |1 B2 G4 `2 T" y+ Z) v( D
一、项目号:GXQ22C00074     采购执行编号:1708-BC2200461379AF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5 a; a+ J( B4 M5 U1 v
二、项目名称:《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的编制
* F$ h$ _! k% y7 D
三、中标(成交)信息:
$ V" S$ B* M( }9 N* k* w
包号:1

3 v# {% C/ O7 P$ A0 M7 I
供应商名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驱动发展中心

( N- d2 _- M5 G* u& _; o% Q
供应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 m* a; z: Q2 ~1 m- J
中标(成交)金额: 1,000,000.00元
" R( ]! V5 C2 W% _  b

! e3 P$ Z6 x7 Y9 H4 X- X, ^7 i4 q
四、主要标的信息
, @& @- K" G1 h0 m) u% {* H
名称:《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的编制

( ?( s' Q4 s" ]  _
服务范围:《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的编制
1 |1 B2 w9 `' P8 C+ E% D
服务要求:(一)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等上位文件要求结合国内已获批建设的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总体部署及建设推进情况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设施平台的宏观整体布局,科学研判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整体定位、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等,并从重庆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实际出发,完成以下内容: 1.研究编制《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重庆市高新区金凤区域相关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 2.完成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的《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相关附件内容(包括重大布局(规划)清单、重大政策(改革)清单、重大项目清单等有关事项及内容)。

/ e& G) p1 x% }; O) T6 @0 w
服务时间:成交供应商在采购合同签订后3个工作日内开始实施,并于采购合同签订后60个日历日内完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09: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渝西部科学城】加快培育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4-10 00:25; h3 f; f) V# ~# k
2020.6.19-国家战略视野下的西部科学城(节选)作者: 周跃辉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来源 ...

& g7 J  o+ b) h% h; ?
2024.3.2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兼析成渝西部科学城建设的实践探索(节选)
来源:成都社科 《价格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4-03-21 19:01
(作者郭雪飞系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郑跃朋,价格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0 y+ Z; X8 y5 O$ V0 G  U& c2 r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尤其是在全球新一代科技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我国在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面临挑战,亟待驱动基础研究的原创力,为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习 近 平 总 书 记明确提出支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来,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被视为“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任务的核心要务,这是国家推进西部纵深发展的区域战略布局,亦是我国应对大国科技竞争的关键力量之一,更是解决关键技术瓶颈的重要举措,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成渝西部科学城为例,分析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D/ x) }" x0 S' t: ]; m. G3 O- y
; v; z& \) i* G9 @4 G) J) d" R7 O, M7 f% z: w% e& {. s
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选择
" {- B- Z% \( c% z, J% j" m
& W* f9 z& N" _       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着重于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生产力质的跃升。应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创新资源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促进高端要素综合集成,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激发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活力,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Y+ b9 n3 k& S7 k7 a  r6 Q4 ^

( p- }% s5 ~! k, P; h, ^(三)加快培育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
6 X. U$ ^, R: z
" V- @1 Q  L- a; i       目前,我国已有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抓住国家专项支持政策的机遇期,加快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布局发展,加速构建支撑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源泉。要依托综合性科学中心,形成一些基础科研的原创研究和突破,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使之成为原始创新和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的源头,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基础平台。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提升实力。/ Y/ J: _+ A# }5 A9 D$ _- j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5-8 12: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h4 v0 Z! E. M+ `3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3: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院成都分院】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有效支撑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1 |9 v( M& a6 g中科院成都分院2023年工作

+ U3 A' T. x; h5 Y6 y) `& G  D1 `3 j) X0 H! _
(三)以组织协调高能级创新平台聚集为抓手,助力成渝科创中心建设" l+ o& i8 v7 ?/ i
+ q$ [: {) l( K. E# n6 M
       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成都分院任法人的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及其地方配套项目通过验收,荣获2023年中国科学院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评比一等奖;现已取得多项重大科学发现,成果发表于《自然》《科学》等国际顶刊;项目首席科学家曹臻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核心站点“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望远镜”完成联调联试并通过工艺验收;目前已成功观测到脉冲星;其配套项目成都射频科学与技术中心落地成都分院新园区并启动建设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已启动建设并纳入四川省2023年度重点项目名单。部署在稻城、成都的大科学装置将与科学城园区的研究中心共同构筑起大科学装置集群,有效支撑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3 O) G3 |/ M: @% z7 D; M/ |% N( _" ]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5: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院成都分院】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有效支撑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 |8 a( y9 N$ g
中科院成都分院2023年工作
  A. Y& i4 l+ j' u; \4 I, v
2 r4 k& U1 S# M7 w+ ^$ }% Y       在支持协助相关研究所与成渝地区政府部门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院地科技合作方面,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抓手,持续助力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成渝(金凤)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
. i3 n, `: k2 U, C5 k/ G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6: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科大成都学院、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为成渝科创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提供支撑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4-6-3 11:26 编辑
. k( L) t$ `6 B# t$ u( V' L* O4 ]8 K1 h  ]! g+ ^/ H* o) B
中科院成都分院2023年工作  C& g0 [- L7 B. t  a

" J1 W0 O& W* Q5 q4 T$ N       推动国科大成都学院完善交付条件,新校区已于2023年8月26日正式投用,开启了首次硕士新生在成都学院的集中课程教学。期间,全国人大副委 员 长丁仲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周琪、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等领导先后视察调研成都学院给予高度肯定# u5 v- L0 ^# O) N$ C8 a
       ①国科大成都学院将与②中科院成都分院以及③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的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②科教基础设施等共同为成渝科创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提供支撑,科教融合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6 Z5 b7 W: A( V, k" o0 p5 F
       积极推动①“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实施和②“十四五”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平台(“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规划落地。
3 h1 B7 E# X# o1 n( n1 [* W3 C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6: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院成都分院】持续推进各类创新平台落地川渝藏

) }* W6 U6 K$ _( t% u) L+ w' @4 h- G
中科院成都分院2023年工作; B# s  o! m( W6 H! b, J

2 t* E/ R$ v. Q* K( l& U  t       持续推进各类创新平台落地川渝藏。在四川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中心”等系列科技支撑类平台。在重庆软件所牵头的汽车软件创新平台入驻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重庆市三方共建长江模拟器平台已实现流域系统集成。在西藏,成都山地所牵头的“林芝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与工程安全研究中心”正式揭牌;上海天文台“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启动建设。
' U- f& H0 _) L% A: a9 S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院成都分院】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有效支撑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5-31 13:53
! ]- H; k" l" f/ w中科院成都分院2023年工作
# `, j- ]" c4 r$ s& Q
; t6 i1 F/ ~' E8 E(三)以组织协调高能级创新平台聚集为抓手,助力成渝科创中心建设
2 U$ ]8 ~. i'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5: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7 d* ?3 V% Z" F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
  m% _( E: R, r8 m; f; A7 w, A. B$ U+ g3 O" h4 B* f
       依托中物院技术基础与人才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分步实现电磁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能源,发展创新能源技术,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服务国 防科研。 电磁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能源研究、创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技术开发和转化、基础科学及应用基础研究。
* k' n4 C8 Q7 y) B( Q8 e* C9 u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7: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9 Y2 Z2 O" T9 l2 v
       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中心2023年全年紧盯成渝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战略布局研究,形成相关成果8篇。, ]6 l) u# ]3 W  H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08: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6-3 15:33
# F; G7 ?6 S' x3 n( x, q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
+ }& V* b$ R6 h% W
8 G! b& W. W6 d2 _- F       依托中物院技术基础与人才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分步实现电磁驱动聚变-裂变混 ...
" A3 U+ I& q8 e
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项目概况
# e& L7 ]6 S3 H& G# S/ |: w8 i
8 O  m1 `& ^, t3 |  k9 b       聚变能源具备清洁、安全、经济以及原料储备丰富等优势,是替代传统能源的候选方式。本次实施的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是有希望实现聚变点火的途径之一,拥有输出能量充足、造价相对低廉等优点,是适合用于聚变能源的科学实验设施。3 H( M( A! T/ x) ~% k
       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项目拟选址在四川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内容主要为①脉冲驱动器主机系统②物理参量综合测试诊断系统,建设目标主要为验证Z箍缩局部体点火聚变科学可行性,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项目工艺设备建设技术路线合理可行,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国家在前沿科学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有利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 S' Q; G4 R8 N( v6 j* T* ^# `# S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1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院成都分院】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有效支撑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8 z1 F, @2 w' j; z, f% R1 X  l. c
2024.3.15-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节选)
发布时间:2024/03/15     来源:国家发改委区域司

* x- N* N: {4 ~3 V       国家级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目前全国共19个,包括上海浦东、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兰州、广州南沙、陕西西咸、贵州贵安、青岛西海岸、大连金普、四川天府、湖南湘江、南京江北、福州、云南滇中、哈尔滨、长春、江西赣江新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新区扎实推进事关全局和专项领域的改革创新,聚集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发挥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在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凝聚激发新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增强先行探索、示范引领功能,打造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现就今后3年拟集中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如下行动计划。
1 p0 c' l: [) P% e; q0 U, v% B

% S  m: A; ]) h6 @6 |  K二、增强新区科技和产业竞争力

5 k- p2 `7 w+ R" J" H7 A       (一)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支持张江、南沙科学城等高水平承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任务,建成投运一批大科学装置,研究“十五五”时期有条件的新区建设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行性,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向具备条件的新区倾斜5 f: W) H2 ?/ R. Q
       (二)推动跨区域高水平协同创新支持有关新区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等带来的重大机遇,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实施产业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推动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服务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m9 q0 ~( ?0 E3 {' a
       (六)支持中西部和东北的新区提升产业承接和培育能力。支持有关省(市)综合发挥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平台作用,健全协作机制,推动错位发展,协同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适当支持。对兰州、陕西西咸、贵州贵安、哈尔滨、长春等新区,由所在省(市)制定产业培育提升专项方案,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21: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级战略功能平台布局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5-31 13:53
5 A8 l% S/ v8 V/ [中科院成都分院2023年工作7 V6 R1 r, z4 M9 d  q1 B6 e8 k; s. u
3 Z' ^2 y# r5 |' ?
(三)以组织协调高能级创新平台聚集为抓手,助力成渝科创中心建设

$ C. \, z+ H  G: |
2024.2.1-在聚力推进中深度融合 川渝两地如何下好“一盘棋”(节选)
时间:2024-02-01 09:08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杨竺松,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助理;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鲜逸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8 j; [3 B) J& o  @5 G/ `$ l
在聚力推进中深度融合
——川渝两地如何下好“一盘棋”(下)

( N8 }, ]: s; |2 B# E) c/ i& i       打造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创新策源地。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国家科研平台布局,积极争取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生态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向川渝两省市布局,争取实施西藏、西北特高压直流电入川渝工程,尽早启动三峡新通道建设,提升北煤入川渝铁路通道运能。大力争取电力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国家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在成渝地区优先布局。争取中国科学院央企下属科研机构成渝地区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研究机构。川渝两省市合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布局一批国家大科学基础装置、国家级重点试验基地、国家实验室优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级战略功能平台布局支持川渝联手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科教基础设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在成渝地区集中布局。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创新服务,塑造创新生态体系。
; x" r! |, N+ g+ ]8 I5 d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1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西安、成渝、大连、兰州、武汉等区域的代表参加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4-10 00:57
/ k* e! T2 d* B  k& v2020.10.19重要旧闻-中科院参与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工作交流会在沪召开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院条 ...

: J: j- n/ V# X; O+ r7 m% u9 P/ ]
2023.10.12、10.13-国内外“大咖”齐聚话“创新”!这场高端研讨会亮点纷呈(节选)
日期:2023-10-14 09:52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 Y2 {8 b4 W1 ?8 }: w       2023年10月12日至13日,第五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在京召开。
, E/ O/ m6 ~) t
4 l; x% l  q: h3 |
       本届研讨会以“开放共享·合作创新”为主题,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怀柔科学城管委会、怀柔和密云区政府等共同承办。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作主旨报告。) k5 f2 m  P: R) A
       来自德国、瑞士、西班牙等9个国家地区的知名专家代表,国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北京市和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内约300人,共同深入交流国内外科学中心建设运行、设施开放共享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积极探讨利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突破的新模式新机制。

1 A* h+ A! C; ]! s# a
5 H# a1 ]# S# [+ Z# `- z
  O0 P( P9 i0 T1 D+ H4 o1 n
一、研讨会话“创新”谈合作 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 [, ]( E8 C  `0 ?' G$ x/ b参与度影响力持续扩大
; v8 S2 E; |" H2 m
       各区域创新力量齐聚怀柔,国内协同创新进一步增强。此次研讨会除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单位外,还邀请了西安、成渝、大连、兰州、武汉等区域的单位和代表参加,分享各自建设进展和开放合作的经验4 Q0 {, Z8 D, B, V
       20余场学术会议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其中,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聂常虹主持了主旨报告;研讨会设立了2个专业领域平行学术会议,推动交流更加深入。来自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形式,按照公共平台建设类型和学科领域两方面共作20余个学术报告,充分展示交流了设施平台建设管理运行经验,以及在物质、空间、地球科学领域前沿等方面的成果,进一步发挥了研讨会在促进各国科学中心建设运行、开放共享、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纽带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11: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渝双圈纲要】成渝地区既有科技创新中心,又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双中心"定位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4-10 00:25+ `/ n4 i) L5 _4 F/ |3 v
2020.6.19-国家战略视野下的西部科学城(节选)作者: 周跃辉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来源 ...
5 H) f4 Z1 P9 q/ L) x  ]7 n, V
2023.3.8重要旧闻-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成都科创中心地位凸显(节选)
时间:2023-03-08 14:0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8 n9 }. j$ I  E4 a7 D
"双中心"的国家使命5 D; ]* G4 l% l: ^  i# e* P+ }

. a# {2 x. _" M$ ^, Q7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中第一节又提出"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这使得成渝地区既有科技创新中心,又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双中心"定位
; t1 f  s- P5 O       在中 共 中 央 党 校经济学部副教授周跃辉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定位,要求成都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而成都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 ?7 |1 k. z5 U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16: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加快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4-6-5 17:47 编辑 7 p9 x( ~6 L4 f- }- e6 G2 I' e

; H  \' d. y) m5 T
2024.4.7-《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统筹谋划成渝区域协调发展(节选)
时间:2024-05-31     作者:王利文     来源:中国新闻网

2 f* b9 R, |0 o4 ?: U       中新网成都2024年5月30日电 (王利文)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正式印发《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其中专门安排“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空间协同发展”“强化川渝全方位协同合作”两个板块,对成渝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统筹谋划。
% B2 W  v& w: [9 b! P       在协同发展方面,《规划》突出产业布局优化,共同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共同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同时,《规划》突出创新空间整合,加快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加快推进成都、重庆、绵阳“成渝绵创新金三角”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依托成渝发展主轴、沿长江、成绵乐综合交通走廊,构建产业创新走廊,共同构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17: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6-5 16:24
, V5 T! S1 H4 ~2024.5-《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统筹谋划成渝区域协调发展(节选)时间:2024-05-31      ...
  t; y  R: t+ c5 Q* ?  L
2024.1.23-国务院关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节选)
时间:2024-01-23 17:18:01     来源:中国政府网     编辑:牛霄 
  ?+ ^! H- C! E0 x" d2 _$ t  \
国务院关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函〔2024〕9号

: h4 U5 {4 \+ F! f: w  j2 R四川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 I  X: d& g. `8 I4 N
# j' U+ F* R: ^, G9 Y
       你们关于报请批准《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8 m) x5 {" \1 N, \3 L
, u% Z0 q4 D1 ?: U9 [! s% s# H( a       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四川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四川篇章。
% K$ W0 L/ J5 J
4 |& @. k5 v" _! c8 L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积极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利用,科学统筹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加强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治,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 d& C3 _; p* K9 S5 D  ?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11: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前,成德绵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川提出以成绵一主一副、德阳为补充

; o( N: h/ n6 @1 J% ?1 [6 N0 h
2019重要旧闻-【他山之石】江苏省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的
主要短板及对策建议(节选)
来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辑:天津社科联     时间:2023-04-12
(本研究报告系省重大应用研究课题18WTA002成果。作者丁宏,系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 ?# D+ b5 y8 G8 s4 |* V
       【内容提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领域竞争的核心力量。本研究从沪京皖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成功经验入手,剖析江苏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的迫切需求、现实基础及存在短板,提出相关对策建议:1.凝练特色,把握好综合性科学中心总体定位;2.精心谋划,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大科学装置集群;3.战略引领,着力突破原创性关键核心技术;4.加强集聚,高水平建设功能优化的综合科学城;5.改革创新,加强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的制度保障。

+ [3 p7 A+ v8 w: m; c4 T

3 O) |- F3 p/ I% d# n二、江苏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要短板分析

; t5 \% R) V/ X# \' g/ y* y       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区域整体布局上不占优势。目前(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之前)已经获批的科学中心有上海、北京、合肥三地,其中两地地处长三角,在短时间内在该地区获批第三家科学中心的难度较大。而目前湖北武汉、陕西西安、河南郑州等地都明确提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川提出以成绵一主一副、德阳为补充,共同筹建国家科学中心;广东提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按照国家在2020年前建设2-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现有思路来看,江苏要争取这第4个科学中心名额面临着强大的区域竞争压力。如果江苏不主动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原始创新平台,不仅现有的科教中心地位和创新发展优势可能会降低或丧失,还有可能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中被边缘化。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23: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支撑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 L, _: h8 P. m8 b6 e; M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 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P% E* E4 l9 X0 K. S/ |
       2024年5月13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 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到:习 近 平 总 书 记对四川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强调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提出“四个发力”重要要求,要求建设“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 [. n- T; K5 U% b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12: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渝(金凤)综合性科学中心】重大平台实现突破,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启动建设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4-6-7 12:46 编辑 2 w/ @6 u) P1 Z6 Z( g, \

& J" f  r' W+ a0 _8 b% ^# H& r
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2024年1月21日在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 胡衡华
相关链接:https://www.cq.gov.cn/zwgk/zfxxg ... 40129_12872692.html
: ]: u$ y% D# m* Z0 J
2 b" h3 [5 L' B2 W5 e
2023年工作回顾
+ J( x) d/ w  s( O% K
       (一)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域融入、全方位推进形成新格局。

* w7 W: G! d7 e0 S
       重大平台实现突破,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启动建设,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总体方案全部出台,第二批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扎实推进。
% m9 K1 f! c3 e1 E+ J
2024年,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 R2 \+ e6 L- I$ p3 y
       (一)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加快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当好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排头兵”。
6 e. _" m/ Z8 q# j7 y0 T) Q+ s
       强化双核联动联建推进产业协同协作,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和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等平台合作,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争创国家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深化能源共保互济,加快建设成渝“氢走廊”“电走廊”。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1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支撑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 M& _& z8 J9 c
2024.5.27-国新办就“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 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举行发布会(节选)

5 }/ V* `& \8 _* s' ^) c- j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 黄强:

( V1 _5 z6 X0 G* O0 W       四川历来是国家的战略腹地,是人口大省、科教大省、经济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近 平 总 书 记多次来川视察,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我们牢记总 书 记嘱托,从全国大局把握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1 ?* S' }5 r  d- _. E9 K, `
       四川虽然是西部省份,但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我们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川高校137所、科研机构369家,近年来国家又布局了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5个。两周前,省委全会作出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我们立足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开展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把人工智能作为一号创新工程,推动绿氢全产业链发展和推广应用,打造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和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同时,四川的传统产业规模也比较大,我们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壮大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 _; J$ u) b) L       四川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上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加快建设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去年粮食产量718.8亿斤,创26年来新高。四川是全国水电第一大省,西电东送,全国每100度水电有30度产自四川;天然气(页岩气)资源量、年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西气东输,全国每100立方米天然气有24立方米产自四川。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钒钛、稀土、锂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长江黄河干流四川段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15: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三线建设时期开始,直到最近,国家在四川布局了一大批科技力量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6-8 11:29
2 z! Y$ A. Z. t' O8 P2024.5.27-国新办就“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 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举行发布会(节选)9 O' u; D7 C. W! O! {. @) w: W7 j
四川省 ...

# K9 {2 I) }6 d4 L
2024.5.27-国新办就“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 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举行发布会(节选)

! P0 n9 C7 r3 }/ u7 X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吴群刚:
9 f: s$ e  M1 p0 l: i- j1 \' ]# ~2 d: l, ^' F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做好这篇大文章,四川有底气、有信心。在这里,可以用两个“非”来概括,即“非同一般、非常可期”。
, l) P' \( w* F) ]* b( }* M       讲非同一般,就是我们四川确实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资源优势和条件。从三线建设时期开始,直到最近,国家在四川布局了一大批科技力量,这里面有一些还是共和国的“长子”“独生子”。这些是我们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和底气所在。在四川拥有独门绝技的单位有很多
& Q! B% o! }$ ~& Y4 t       四川不仅创新资源丰富,而且工业门类齐全,刚才省长讲到四川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所以在工作中,四川比较注意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和对接。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聚源兴川”行动,支持中央在川大院、大所、大学,和本地企业牵手合作,让创新成果就地转化,效果不错。
2 L' g1 C" ]. a" H4 L8 K& d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21:4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创新引领 绵阳实践】2024.3.5-3.7,江苏省委研究室调研组赴四川绵阳考察调研手记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6-6 11:27; v+ F! ~' Y8 b  z
2019重要旧闻-【他山之石】江苏省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的主要短板及对策建议(节选)来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 ...

/ k  S1 _4 `0 [& M
2024.3.5-3.7-调查研究|坚持创新引领 西部内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绵阳实践”——2024年3月赴四川绵阳考察调研手记
原创 省委研究室调研组     来源:江苏省委研究室     时间:2024-03-18 08:01
$ r+ h# U" ~* Q% O7 w
       2024年3月5日-7日,江苏省委研究室调研组成都、绵阳等地,围绕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建设开展调研。客观地讲,江苏自身的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人才资源等条件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也不少,特别是科技基础能力还相对薄弱,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创新还不多,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材料仍受制于人。我省正在按照习 近 平 总 书 记的重要指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 T! x2 m" S4 e) H% I. M
% m6 q) }9 S8 z0 i' r# a
       国家在成渝地区发展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了新形势下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建设强大战略后方的落子布局。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催生了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效提升了川渝两地发展能级,这对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借鉴意义。
; p6 X7 M% v' @1 q  d       绵阳,是党 中 央、国 务 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科技城,近年来不断向高处攀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成奋进之势。调研组很多同志也是第一次到绵阳,真正身处其中、身处国字号的创新场景,不禁惊讶于其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荣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势头和干部群众敢拼敢闯敢创的劲头,也深化了对战略科技力量的认识。
+ K2 M" w2 s; r  M9 |
绵阳科技城创新馆展厅一角

; P% ]( Z+ c6 D6 V, Z. a7 r
: M# x( ]' f5 s- t; X/ S- U
% h' J4 ~5 `& J" {6 `6 B* a
       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为什么是绵阳?
9 H1 K' N" p* p4 F. K. N       绵阳不仅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亚洲最大风洞群”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还有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两院院士高达30人……拥有如此多的“国之重器”、一流实验室和国家顶级人才,这对一个地级市来说是极为罕见和难得的。
* F2 ?9 P* t3 y# _% J
亚洲最大的低速风洞群

" u1 T0 b8 h* H$ S2 Q1 M( u       坐拥富集创新资源,绵阳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更大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原始创新,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北斗三号导航民用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X射线FLASH放疗射线源研究全球领先,自主化无载体镥-177同位素生产入选“近年来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宽频带同轴探针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全球最先进的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基地投产……这一系列的创新成果让我们调研组感到振奋,更多了一些敬佩和自豪。
8 g' p; h, b6 L' L. |
中玖闪光高能X射线FLASH放疗仪模型机

# h# u: X6 V1 l  |* J       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长期以来,绵阳始终扛牢服务保障“国之重器”的政治责任,把服务好在绵科研院所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支持国 防和军 队现代化建设,一大批在绵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同时绵阳还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两年间引进了5万余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这些都是绵阳的底气和硬气。
1 z9 P7 r2 M" N$ v( K       作为曾经改革开放的“大后方”,绵阳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无疑是迈出了更大步伐,一批令人欣喜的重大科学装置和成果正在助推其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z. t- O  }7 _; x. p

( X0 }* \) i2 r1 `! g/ w

5 M6 k/ J# C1 `) E! m4 L       如何以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引领产业创新升级?0 k( U  A3 a# ]# d- K
       北川,16年前的伤痛让人们更加充满对生活的热爱,用刻骨的坚韧迎来新生。调研组直奔一线,来到了位于绵阳北川的永昌机场,很难想象这座藏在深山里的机场却是热闹非凡,机场上停着许多架大小不一的无人机,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在这里加紧测试、调试飞行。
7 N6 I3 K/ G4 D6 w; H# S
绵阳北川永昌机场
& {' ^5 w) |- q5 J$ C: y4 t
       “今天繁忙的景象可谓是十年磨一剑,我们用了10年时间才让行业内的多个顶尖高手都来绵阳安家了”。机场负责人的一句话让我们感触颇深。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再到产业布局,绵阳一步一个脚印让无人机产业从“新赛道”跑进了“主赛道” ,这场“无中生有”的浪潮正是绵阳在厚植新质生产力上的宏阔视野和战略主动。* p7 f, ^- P8 Z' E9 D. h7 q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当前,绵阳正持续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推动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G、空天等未来产业集群成势,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绵阳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将更加强劲。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绵阳也做出了诸多探索,比如,着眼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科技创新大市场,高效建设运营“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通过“云端”汇聚;聘请16名院士担任“科技顾问”,遴选69名科技工作者担任“科技助理”,促进企业需求与院所、高校科研成果精准对接,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2 J8 _3 E4 o6 `9 U, f
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
, L5 N: g+ H+ Y& }# R
8 I# W( V" X3 t9 t
3 P. N" {6 w0 d, e/ j
       绵阳近几年增长势头强劲,在中国城市GDP百强榜中从2021年的9字头、到2022年上升至8字头、再到2023年跨入7字头,实现“两年连跨两个十位台阶”的跃升,并率先在四川地级市中突破4000亿大关。作为西部内陆城市,绵阳不沿边,不靠海,脱颖而出的“密码”靠什么?
8 `. ?$ _: T# [* B       正如绵阳市委政研室的一名干部所说,“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这几年,绵阳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谋划实施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 f; W) _* @- Q6 R* P, Y' V
绵阳城市景色
1 \7 f: X9 J/ ~
       比如,聚焦产业发展主阵地、主战场,深入开展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大力实施优势产业集聚、“镇园之宝”培育等“七大攻坚”,园区特色化、集聚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聚焦提升区域竞争力,对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活动,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品牌,对外创新开展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三推”活动,仅2022和2023两年就招引了11个百亿级工业项目,其中开工建设7个,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此外,绵阳还深度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推动涪江流域协同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产业协同协作、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H- {; ]" m! S4 a  r$ W3 k" M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正是敢拼敢闯敢创的改革创新精神,才成就了其成渝第三城的地位。绵阳科研人员讲创新、企业讲创新、党政干部讲的还是创新,“一切皆可创新、创新创造一切”的理念已成为一种城市精神。5 c- t6 v2 O7 f& Q7 s) p
       绵阳之行虽短,但却收获颇丰。中西部不少城市也很拼,绵阳充分用好“国”字号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很好地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方法论,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相信绵阳的发展必将乘风破浪、未来可期!
( [5 }# L' j/ _3 x0 q/ N% n       我们将用好此次调研成果,助推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 R& |% Q* _6 j5 h( g( y2 C7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1: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稻城天文科学园是四川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


, [! W& V6 I% ]! P: @8 O( E0 j
2022.11.18-四川天文台稻城无名山台站
发展规划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2年11月22日 15:05:36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粒子天体物理中心
. O% S5 @: V1 v% V
       2022年11月18日,四川天文台稻城无名山台站发展规划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进行。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饶长辉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邓永权副院长、马霖副院长,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贾焕玉副院长,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程均院长助理,云南天文台申远灯研究员等参加本次研讨。本次会议由西南交通大学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团队主办,刘煜研究员、刘四明教授主持,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会上饶长辉研究员首先做了太阳大气高分辨力光学成像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刘煜研究员就稻城无名山站址的现状,日冕仪、1.8米和2.5米大太阳望远镜的进展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就四川天文台稻城无名山台站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
       饶长辉副所长、邓永权副院长和马霖副院长也给予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本次研讨会对促进四川天文台稻城无名山成为世界一流天文高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稻城天文科学园是四川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中共四川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21年2月,我国自主研发日冕仪在稻城县无名山成功获得白光日冕像。在已经编制完成的《四川稻城天文公园建设总体方案》中,稻城无名山将作为教育科研和科普基地,采用“科研+科普”的融合模式,打造国际领先的天文观测科研园区。WeHoST(2.5米)、1.8米、日冕仪等项目将在稻城无名山的布局和落地,发挥虹吸效应,使得无名山逐渐成为中国光学天文望远镜的集聚地和天文研究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4-4 06:07 , Processed in 0.42916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