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8 s& E+ q4 _9 o) A+ v" v/ c l5 u7 R
2024.3.5-3.7-调查研究|坚持创新引领 西部内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绵阳实践”——2024年3月赴四川绵阳考察调研手记 原创 省委研究室调研组 来源:江苏省委研究室 时间:2024-03-18 08:01 # Z# G6 ^! b! ^5 s5 X' n
2024年3月5日-7日,江苏省委研究室调研组赴成都、绵阳等地,围绕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建设开展调研。客观地讲,江苏自身的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人才资源等条件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也不少,特别是科技基础能力还相对薄弱,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创新还不多,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材料仍受制于人。我省正在按照习 近 平 总 书 记的重要指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7 L) ]( N( f* B, y: Y
' F4 ^2 Y) ~3 U: P9 d 国家在成渝地区发展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了新形势下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建设强大战略后方的落子布局。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催生了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效提升了川渝两地发展能级,这对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借鉴意义。1 X* S' J6 {& I6 T; F, a7 y
绵阳,是党 中 央、国 务 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科技城,近年来不断向高处攀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成奋进之势。调研组很多同志也是第一次到绵阳,真正身处其中、身处国字号的创新场景,不禁惊讶于其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荣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势头和干部群众敢拼敢闯敢创的劲头,也深化了对战略科技力量的认识。 : `4 G$ C- L! }. x
绵阳科技城创新馆展厅一角
% o: l0 ?6 n) q; Y/ \6 t' e$ S
. H( G% Z4 ~" P9 J+ F5 Z: q6 [6 I! f G% Z0 u* w ]
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为什么是绵阳?( D0 S: \7 p% u, l. O4 l2 a
绵阳不仅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亚洲最大风洞群”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还有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两院院士高达30人……拥有如此多的“国之重器”、一流实验室和国家顶级人才,这对一个地级市来说是极为罕见和难得的。
9 w7 X5 A2 I+ L2 w亚洲最大的低速风洞群
. [8 f$ U7 D) ? 坐拥富集创新资源,绵阳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更大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原始创新,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北斗三号导航民用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X射线FLASH放疗射线源研究全球领先,自主化无载体镥-177同位素生产入选“近年来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宽频带同轴探针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全球最先进的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基地投产……这一系列的创新成果让我们调研组感到振奋,更多了一些敬佩和自豪。
( f8 R F( a* I. O- b# s; ?中玖闪光高能X射线FLASH放疗仪模型机 . e3 Z, m6 A9 f# ]2 L% C
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长期以来,绵阳始终扛牢服务保障“国之重器”的政治责任,把服务好在绵科研院所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支持国 防和军 队现代化建设,一大批在绵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同时绵阳还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两年间引进了5万余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这些都是绵阳的底气和硬气。. n& D+ w j9 G6 j R; e4 r0 Z" G
作为曾经改革开放的“大后方”,绵阳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无疑是迈出了更大步伐,一批令人欣喜的重大科学装置和成果正在助推其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6 z* V3 ~" f& ^3 w7 \, ?8 x4 I. @8 w0 W C9 P7 h% w
- U+ w0 L1 D' \ o% G" v' Y 如何以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引领产业创新升级?7 @3 T; k3 l7 o" T& }
北川,16年前的伤痛让人们更加充满对生活的热爱,用刻骨的坚韧迎来新生。调研组直奔一线,来到了位于绵阳北川的永昌机场,很难想象这座藏在深山里的机场却是热闹非凡,机场上停着许多架大小不一的无人机,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在这里加紧测试、调试飞行。
" [1 g( y' t7 d6 {绵阳北川永昌机场
0 O: x# u% f2 _7 v! F “今天繁忙的景象可谓是十年磨一剑,我们用了10年时间才让行业内的多个顶尖高手都来绵阳安家了”。机场负责人的一句话让我们感触颇深。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再到产业布局,绵阳一步一个脚印让无人机产业从“新赛道”跑进了“主赛道” ,这场“无中生有”的浪潮正是绵阳在厚植新质生产力上的宏阔视野和战略主动。* F X% p) Q$ |5 C6 |% j# x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当前,绵阳正持续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推动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G、空天等未来产业集群成势,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绵阳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将更加强劲。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绵阳也做出了诸多探索,比如,着眼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科技创新大市场,高效建设运营“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通过“云端”汇聚;聘请16名院士担任“科技顾问”,遴选69名科技工作者担任“科技助理”,促进企业需求与院所、高校科研成果精准对接,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O' r/ W3 v# r2 q+ ~$ ^8 T
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 # v; f. U* A& g3 o- w$ l
3 W" \2 x0 v; `3 J2 U4 k( ]6 t8 K, J! e
绵阳近几年增长势头强劲,在中国城市GDP百强榜中从2021年的9字头、到2022年上升至8字头、再到2023年跨入7字头,实现“两年连跨两个十位台阶”的跃升,并率先在四川地级市中突破4000亿大关。作为西部内陆城市,绵阳不沿边,不靠海,脱颖而出的“密码”靠什么?2 o+ n8 c# g) |' X- S' A
正如绵阳市委政研室的一名干部所说,“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这几年,绵阳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谋划实施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9 q1 Y M8 j$ @$ p- n: k( S绵阳城市景色
; [" p5 @4 q. W( M) W7 s! \7 U 比如,聚焦产业发展主阵地、主战场,深入开展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大力实施优势产业集聚、“镇园之宝”培育等“七大攻坚”,园区特色化、集聚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聚焦提升区域竞争力,对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活动,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品牌,对外创新开展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三推”活动,仅2022和2023两年就招引了11个百亿级工业项目,其中开工建设7个,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此外,绵阳还深度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推动涪江流域协同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产业协同协作、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u! N/ ~. w" I0 Q! B. [, f1 q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正是敢拼敢闯敢创的改革创新精神,才成就了其成渝第三城的地位。绵阳科研人员讲创新、企业讲创新、党政干部讲的还是创新,“一切皆可创新、创新创造一切”的理念已成为一种城市精神。
' G; u6 R8 t; [ 绵阳之行虽短,但却收获颇丰。中西部不少城市也很拼,绵阳充分用好“国”字号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很好地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方法论,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相信绵阳的发展必将乘风破浪、未来可期!
! y; J2 K8 `- _- {$ o' ] 我们将用好此次调研成果,助推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 ]5 N4 n: [9 [7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