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4-9-1 2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开始陕西首次和基金委联合设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首次合作期为3年(2024-2026年)。合作期内,陕西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分别出资6000万元和2000万元,围绕能源与化工、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与农业、环境与生态、人口与健康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助期限均为4年,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 260 万元/项。全国范围内联合基金2018年首次设立,此前江苏省、湖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吉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云南省、山西省、新疆自治区等省份均已设立,陕西算是设置最晚的了。
$ |7 ~' H7 ]% F/ M5 v# A" _& T( N5 b. y, T6 ]. v, U+ Q y
2024年指南里跟西电相关的有5项,估计能拿下其中的3项。
$ q. a* j" ?7 x5 i* _% Z3 X; `9 b. f4 z- i* }* v5 f8 \0 n
1. 复杂外形功能结构一体化共形组装机理和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5的下属代码)
3 L' N7 q) Y5 h4 J* w+ z0 a9 R; Y1 r, [) I7 l4 i1 ^4 E8 ~
面向空天飞行器共形天线等复杂外形功能结构一体化制造的迫切需求,开展高性能组装机理和方法研究,揭示共形打印界面结合机理、缺陷形成规律与抑制机制,建立多场耦合的精度-功能一体化预测模型,提出功能结构高性能一体化共形组装方法。& i) e) T% z B
( ~6 v3 w, Q6 c7 g6 k4 V3 z1 \
2. 超轻量高能效片上自学习算法与架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F04的下属代码)$ o+ m J1 H3 D6 a `2 B& ~/ B
* L& s) [# h& J
面向复杂环境下无人系统自主能力提升的需求,研究超轻量自学习算法与高能效片上自学习架构及电路,提出低数据依赖自学习模型参数更新机制、片上推训多任务一体计算架构、高效存储带宽压缩电路等,完成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及其在无人系统上的应用验证。' ~' k$ o" H$ K8 n/ g2 t/ l. V1 C. h8 d
! A7 E5 x% A7 u) }9 C 3. 多谐振模式协同的超材料电磁增透机理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F01的下属代码)
9 a6 A. a5 X7 k* G9 W/ ?2 q" n6 e( [5 b5 O9 E" [) ]/ x
针对高速飞行器天线系统对高性能电磁透波材料的需求,研究多谐振模式协同的超材料电磁增透技术,揭示大入射角/宽带电磁增透机理,提出超材料电磁增透设计方法,实现复合材料电磁增透的样件研制及性能验证。
/ i# g W9 E0 t' t% b
1 C( ] @- |, }' t7 v' J 4. 复杂环境下自激式大带宽可调谐高精度光频调控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F05的下属代码)
* f8 @! `5 ?& Z0 Q$ ?* V; c' ~ O/ L9 f8 f% ^. a% m- L5 o
围绕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设对复杂环境免疫和大带宽的自主运行光源需求,研究自激式高动态光频调控机理,构建高精度光学频率源自动控制的核心技术体系,研制出满足地基授时系统要求的工程样机,实现高性能亚赫兹光频信号源。' M7 ?- o# h* ^
6 j! N5 v$ E& S" Y/ L/ |- J8 a
5. 空间应用太赫兹芯片模组跨尺度融合机理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F04的下属代码)
( q4 T" Q! [8 d2 [4 Y7 |1 \# O/ K2 u2 t5 d" R4 Z" Q0 N
针对大容量、高速率空间通信对太赫兹全固态芯片与模组的需求,揭示半导体器件在太赫兹频段下载流子输运机理和纳米沟道调制机制,研究芯片微米尺度互连传输机理和多功能高密度集成多模态调控理论,构建太赫兹收发前端跨尺度三维集成融合体系。% f+ R4 O% O3 E' |& Q. N
& e% e7 U) k* ^; q* h( _- s% h0 J, Z4 F2 p/ A7 i6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