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
1126
0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目前很多科学和技术的起点。一直以来,东南大学坚持“以理启工、以工促理”的理念,高度重视、全力推动东大物理学科走特色发展之路。
9月6日上午,东南大学举行物理学科第一届战略咨询委员会暨优势理科学科交叉平台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邢定钰、陈仙辉、谢心澄、龚新高、段文晖、常凯、方忠、林海青、马余强、邹冰松、贾金锋、丁洪、马琰铭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出席会议并致辞,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刘攀主持会议。
黄如在致辞中对各位院士专家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东南大学物理学科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并与王恩哥共同为东南大学优势理科学科交叉平台揭牌。该平台由学校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院系共建,投入近5亿元,将对推动物理与电子、材料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会上,举行了东南大学物理学科战略咨询委员会聘任仪式。黄如为现场参会的委员逐一颁发了聘书。王恩哥担任委员会主任。
各位院士、专家围绕学校物理学科未来的顶层设计、发展战略、人才引育和学科特色等方面提出了前瞻性、创新性的指导意见。委员们殷切期望东南大学能抢抓物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强化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东大物理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优势理科学科交叉平台的揭牌,为学校物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支撑。而在此之前,有着深厚历史的东大物理,已在百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诸多优异成绩——
东南大学物理学科办学最早可追溯到三江师范学堂时期——1904年设立的物理课程。1989年东南大学恢复成立物理系,2017年更名为物理学院。
当下,学院科研方向主要涵盖原子核与粒子物理、凝聚态理论与计算、材料与器件物理、磁性与超导物理和光学与量子信息等。近年来,年均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在Nature等期刊年均发表SCI收录论文200 余篇,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院王金兰教授、马亮教授团队与合作者连续在Nature发表重要成果
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建设,学院为更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储备长远发展人才,现有一批高层次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19人,专任教师队伍的博士学位比例达到97%。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特聘教授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教育部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11人……为学院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保障。
为培养能将物理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信息科学、电子学、材料学、化学等领域,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院课程教学强调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学院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相关社团活动。近年来,物理学子获国家级大学生科研计划立项项目比例在全校均名列前茅。
学院师生参与的项目《金属熔池的动态三维超声监测系统开发》获“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特等奖
学院师生参与的项目《金属熔池的动态三维超声监测系统开发》
获“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特等奖
学院学子在美参加四年一次的大学生物理学年会并获Honorable Mention奖(全球获奖仅五人)
学院学子李凯被评为“2018-2019 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全国仅 22 位,江苏省唯一)
学院学子李凯被评为“2018-2019 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
(全国仅 22 位,江苏省唯一)
格物穷理,止于至善。在新平台的支撑下,相信东南大学会进一步凝练发展思路,在人才引育、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早出成果、出大成果,在教学改革和资源建设方面作出更多优秀成绩。
举报
高级战友
877
200
初出江湖
81
禁止发言
498
大学专业 发表于 2024-9-14 16:34 东南黄如确实不错,有魄力,不过东南大学发展物理学科其实很容易,学校本身就有钱,隔壁南大物理发展的这么好, ...
58
133
100
蛋黄粽子 发表于 2024-9-14 17:16 薛鹏回来了
613
njlxb 发表于 2024-9-15 00:27 看到相关报道了,不过不确定是不是全职回来了?
白银长老
3792
新手上路
24
中级站友
321
waldvogel 发表于 2024-9-16 23:18 羡慕我车 出手阔绰 主打一个不差钱
57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