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r3 I1 S: r: }' v0 i- Q$ N
聚焦清洁能源、工业无人机等领域,争取布局国家级创新中心
3 E# U w9 i3 s- z! I+ j+ x
' a$ c9 y% B8 M' C0 N8 O% I" A2024.12.24-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市外国专家局):聚力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节选) 来源:先锋成都 时间:2024年12月24日 11:30 1 k1 o9 d R# T5 f, m/ y4 W8 E/ S( F0 B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 k2 x k- D: B) s在科技创新策源上攻坚突破9 L- B/ ]' }; J# p
0 D; T; T! }4 `# K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重大科技创新的支撑和载体,在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资本、凝聚创新人才、孵化创新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成都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高水平打造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争取国家、省编制《关于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构建形成了“1个国家实验室+4个天府实验室+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4个国家创新中心”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建成投用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超算中心,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增至146家,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
6 g: U$ z9 S8 J Y 下一步,市科技局要坚决扛起创新策源地职责使命,布局落地高能级科技创新资源,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方式,聚焦“四个面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成都创新。一是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争取国家批复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专案专班”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营保障,服务保障太行实验室科研成果在蓉转化。聚焦清洁能源、工业无人机等领域,争取布局国家级创新中心,探索建立“创新平台+园区转化”的耦合机制。二是支持在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完善天府实验室建设运行机制,争取四川省出台天府实验室管理办法和专项支持政策,试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赋予其项目方案制定、技术路线选择、科研经费管理等自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