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23 23: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 {( P$ `& ?: }- j, y% ]
我国新一代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发布首批观测图像
/ v7 f! C% F) M% k2 F+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510653159966009' @0 }. i6 g1 a
2 o: l( d' \/ D" r3 c- @
新华社西宁11月23日电(记者陈杰)记者23日从青海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获悉,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近日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投入观测,并成功发布首批观测图像,此为我国新一代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 z! d; X7 o/ q9 J8 u
! G" B3 T. Y% y0 o' n' y' T+ v
左图为中山大学80CM望远镜拍摄的近红外波段图像,圆圈中为超新星SN2024xal,右图为两微米全天巡天项目拍摄的近红外波段历史图像。(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供图)0 t. q) V* w& R; m9 I" f
8 ^! n3 e) F; E0 Q& h7 K
7 S' ^, O: q6 e9 }: Q, m b
: E2 x- g% q" z
望远镜项目技术负责人、中山大学副教授马斌介绍,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的科学任务,以捕捉红外波段的宇宙天体动态变化为核心,空间中的X射线、伽马射线卫星以及地面上的光学巡天望远镜发现暂现源后,望远镜可快速指向目标进行红外波段的观测。望远镜观测到超新星SN2024xal,并在持续监测过程中观测到其光度明显下降,团队将获取其在近红外波段完整的光变数据,有助于对超新星SN2024xal开展多波段测光数据分析。
! v' A6 I9 g' k$ B. x t" P* ]1 q由于宇宙膨胀,距离地球较远的天体会发生红移,导致其光谱向红色波段偏移。近红外观测对于研究早期宇宙中类星体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
$ m; B! h9 u) U7 C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采用三反射镜和改正透镜组光学系统,搭载两台终端红外相机,可以通过第三反射镜进行切换,可广泛服务于各类天文科学目标。0 E9 P- C2 c- b( V4 z0 ^
; ]. Z" T( C# G! F这是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供图)4 J( R4 ], { E
7 h) ^& y$ {- a' v" l3 r: A+ c' ^8 f- i马斌介绍,此前我国上一代红外望远镜采用光电倍增管探测器,不能直接成像;而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使用国产探测器在红外K波段实现科学级成像观测,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中山大学80厘米望远镜将与我国在光学、射电、高能波段的望远镜协同观测,揭示宇宙深处的奥秘。”马斌说。
! {$ y* p7 u6 E8 ^: z; ^/ p
( Q @! W7 f- b: c-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