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5-31 08:5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十四五期间获得的综合性重要奖项:/ S& V" h Q+ f+ O. C. p
* g5 Y& W. ^3 f2 d" I$ w
(1)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z; |' h% r% F1 v1 k
张承慧等.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数智化测试与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E6 O I2 l& C8 G2 Y
0 ?; t& c/ ? b, N6 M% ^( I. \' g(2)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年4年一届,一届125项)+ `3 Z3 P6 z$ V0 ?6 ~% q X" w
杜泽逊等,《尚书注疏汇校》,一等奖。* W0 l. `% j; T, |2 C2 N9 R
# h! y! m9 k9 V1 ~' x7 G1 S
(3)全国创新争先奖(300名,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对其中30名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章。集体奖表彰对象是科技工作者团队,数量10个,授予创新争先奖牌。)% V$ |, E, Y: r
刘建亚、张承慧、孙金鹏% `: s; t$ @3 x! ? [) k
# S& l+ y4 L2 I# s7 V9 e(4)国家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4年一届,特等奖1、一等奖105)
! _8 G3 ^4 h5 y9 i樊丽明等.“新文科建设理论创新与山大实践”,一等奖。: G, D$ B" ^& ^( o' M* R
胡友峰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创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一等奖。, m* G" O+ M$ Y7 z! H7 L3 p
' f$ m( @& V1 y" D4 B(5)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年一届,每届35人左右)
' W9 b# }) z5 B; l, i9 @张承慧、刘建亚、冯世庆。
$ o' ]) C& e3 H1 [
3 P1 s; h+ Y- f) l' x(6)光华工程科技奖(2年一届,每届40人左右): a1 \4 k& [" q& M$ N
张承慧、冯世庆(天津医名义)。
; Y$ T1 a: N7 t) d; z$ v v) i+ Y' e% { h
(7)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0项)
0 I, v" _2 P. c孙金鹏等.嗅觉感知分子机制,2024。
$ g- P s P2 _# d$ @$ O0 Z& b I* ^0 H [% o
(8)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0项)6 z% E0 ~% n( o: T$ L2 m
孙金鹏等.碳碳双键和嗅觉分子的感知机制,2024。) ~0 s6 v3 h6 C! v# @
/ G; N: S# o' o( B: t1 P
(9)中国专利金奖(1年一届,1届不超过30项)0 {' n+ d U9 q7 v& [2 b% k
刘斌等.隧道掘进机破岩震源三维地震超前探测装置及方法,2022。
$ r$ X% R7 w1 a+ i" Y6 j4 Q1 j
4 Q+ ]- B/ J; Q3 h0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