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TBU

【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交流发展贴

[复制链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20:0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陈戈、张桂臻、李洪义,清华大学张亮研究团队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的研究“Strong Oxide-Support Interaction Induced Thermal Stabilization of Pt Single Atoms for Durable Catalytic CO Oxidation”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研究团队通过强氧化物-载体相互作用(SOSI)驱动的界面重构,在非可还原氧化物载体上实现了Pt单原子的高效稳定,所制备的催化剂不仅能在145℃实现CO完全转化,更能在1100℃含10%蒸汽的空气中耐受6小时,性能几乎无衰减。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0:1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ournal of Hydrology 近期发表题为“Spatiotemporal disparity of water scarcity risk and sharing responsibility: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urban agglomerations”的文章。第一单位为北京工业大学。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0:1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凝土顶刊ccr:北京工业大学刘晓教授、崔素萍教授混凝土顶刊CCR中科院一区TOP期刊:降低水泥基材料收缩新方法—从亲水到疏水的pH响应性外加剂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0:1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张彦琴教授研究团队以“Prediction of the SOH and cycle life of fast-charging lithium-ion batteries based on a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为题在期刊《Futuer Batteries》上发表论文。北京工业大学Zehao Yang为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工业大学张彦琴为论文通讯作者,文章第一署名单位为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0:1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将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     原创      工小V        北京工业大学     2025年10月15日 20:09 北京   听全文                为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的“2025(第五届)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7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开幕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2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6 06:5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TBU 发表于 2025-1-15 17:33
- ?1 Q3 p2 W+ Y, m  d1 g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正式落户房山。招标计划详细披露,北京工业大学房山新校区选址于良乡大学城拓展东区,这 ...
; y! F0 Q7 j$ B5 z/ n" I; l
占地面积多大?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6:5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期1035亩,二期和三期855亩,总计接近2000亩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9 11:1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聂祚仁院士当选材料领域全国实验室联盟副理事长 来源: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5-10-18 近日,材料领域全国实验室联盟成立大会在苏州举行。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副理事长单位加入该联盟,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当选联盟副理事长,并受邀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    材料领域全国实验室联盟由苏州国家实验室联合57家材料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30家其他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近百家成员单位组成。该联盟的成立,为构建国家实验室与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同联动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搭建了关键合作平台。    大会期间,聂祚仁做了题为“材料生命周期评价(MLCA)的理论、实践与平台”的主旨报告,系统阐述了材料生命周期评价领域的核心挑战与应用优势,并分享了实验室在材料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研究、材料环境负荷数据平台建设,以及材料循环低碳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成果,为联盟成员单位的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材料领域战略性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与联盟单位联合攻关重大任务,协同突破关键难题,逐步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攻关”的长效合作机制,为提升我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21:4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上北京工业大学刘晓教授、崔素萍教授混凝土顶刊CCR一区期刊:降低水泥基材料收缩新方法—从亲水到疏水的pH响应性外加剂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21:4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26日,北京工业大学杨晓明(Xiao-Ming Yang)、任光明(Guang-Ming Ren)、尹荣华(Rong-Hua Yin)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联合李亚婷(Ya-Ting Li)、李科英(Ke-Ying Li)、陶守松(Shou-Song Tao)等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题为《USP13通过阻止TRIM31介导的NLRP3泛素化与降解以稳定NLRP3并促进炎症小体激活》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在体内外系统阐明了去泛素化酶USP13通过非酶活依赖性方式,竞争性抑制E3泛素连接酶TRIM31对NLRP3的泛素化修饰,从而增强NLRP3蛋白稳定性,促进炎症小体活化及炎症反应的发生。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对NLRP3炎症小体调控网络的理解,也为相关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2 15:0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1日,北京工业大学胡宇翔、魏盛杰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发表题为“Catalytic Nano-Reactor Engineering of Metal Single-Atom Site and Metal-Free Chemical Group for Accelerating Sulfur Redox Electrocatalysis”的研究论文,魏盛杰为论文第一作者,胡宇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翕君、上海交通大学康琪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2 15:0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高景峰教授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Disinfectants induce divergent metabolism mechanisms in different partial nitrification-anammox coupled denitrification systems: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microbial stress response”的研究论文。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18:1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工大/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Nature Materials!              2025年10月23日 07:23 四川   听全文                高效的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将叠层器件的效率推升至34.9%,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潜力。然而,宽带隙钙钛矿在高温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条件下的稳定性问题仍然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侯毅团队以及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显微学研究领域专家卢岳教授合作通过中间相演化机制实现了约1.7 eV宽带隙钙钛矿的稳定化,促成了一种自引导晶体生长模式。在沉积初期,会自发形成CsI₂Br中间相,诱导多晶薄膜的取向生长并形成独特织构。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8 09:0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的宽禁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将叠层效率提高到34.9%,加强了下一代光伏电池的前景。然而,它们的商业应用受到宽带隙钙钛矿稳定性问题的阻碍,特别是在高温最大功率点跟踪条件下。鉴于此,北京工业大学卢岳&新加坡国立大学侯毅在期刊《Nature Materials》发文“Intermediate phase evolution for stable and oriented evaporated wide-bandg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报道了~1.7 eV宽带隙钙钛矿通过中间相演化的稳定性,实现了自导向晶体生长模式。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20:0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新简历,董慧慧,获得青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20:0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新简历,董慧慧,获得青B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22:0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杜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B类项目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21:5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张方斋2025年青拔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22:1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9日,北京工业大学闫鹏飞团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发表题为“Cryo-Sampling Enables Atomistic Insights Into Bulk Degradation of High-Voltage LiCoO2”的研究论文,团队成员Zhang Zhengfeng为论文第一作者,闫鹏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Xu Ruoyu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22:1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发表题为Berberine Alleviate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by Disrupting Pathological Macrophage–Epithelial Crosstalk in Macrophage–Organoid Co-Culture Model的研究,建立小鼠肠道类器官 - RAW264.7 巨噬细胞 Transwell 共培养模型,通过 LPS 诱导炎症,结合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及功能验证,证实 BBR 可通过抑制上皮细胞分泌 CXCL1、MIF 等趋化因子,减少巨噬细胞招募与 M1 极化,同时修复上皮紧密连接,最终破坏巨噬细胞 - 上皮细胞的病理性互作,为 BBR 治疗 IBD 的临床应用提供机制依据。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2:4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工业大学新上 JACS,李建荣团队:数据驱动发现MOFs以实现五组分C5烯烃混合物的筛分分离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8:0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北京工业大学多尺度流体力学课题组在《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上发表题为“Interphase Interaction Effects on Lateral Migration of Cells in Microchannels”的封面文章。北京工业大学多尺度流体力学课题组刘赵淼教授、逄燕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凯为论文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联合基金的资助。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1-9 10:5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1月,南极熊获悉,北京工业大学陈继民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创新的悬浮3D打印技术,命名为零重力剪切热固化3D打印技术。这项技术凭借无支撑自由成型、高效材料利用、多场景适配性的核心优势,正在航天领域引发从地面制造到在轨生产、从零件加工到深空基建的全方位变革,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制造途径。在一段视频中,南极熊看到一台3D打印机的打印头正在进行陶瓷打印,打印的结构类似于弹簧螺旋向上,打印件没有添加任何支撑,而是直接悬空打印,打印头周围也没有任何介质作为支撑。北京工业大学陈继民教授表示:“其关键在于无支撑介质与剪切热固化机制的协同设计:在“悬浮环境”模拟了零重力效应,抵消了对复杂结构的拉伸变形,为太空微重力下的材料沉积提供了稳定约束,如同为打印构件打造了“无形的支架”。而多组份材料在挤出时产生的剪切热,能触发即时固化,无需额外加热设备,既避免了太空环境中高温引发的安全风险,又解决了传统打印层间结合薄弱的问题。这种“介质约束+自发固化”的模式,使构件成型不再受重力方向限制,可以实现制造大尺寸结构,同时保证高精度,打印尺寸可根据机床行程设定,而打印精度仅与喷嘴直径有关,做到大尺寸与高精度的完美统一。”航天制造的核心痛点始终围绕“重力限制”与“极端需求”展开——地面制造中,复杂构件需依赖繁琐支撑结构,导致材料浪费与尺寸精度损失;太空环境下,微重力状态使传统打印材料流动失控,无法稳定成型。而零重力剪切热固化3D打印通过创新的技术逻辑,将从根源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1-22 06:27 , Processed in 0.0601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