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CAMP-Nano)吴戈、单智伟教授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先进结构材料研究中心吕坚院士,西安交大刘畅教授、刘思达教授,设计了一种创新纳米结构,即短程有序界面与超纳析出相的结合来克服此难题。其中,超纳(Supra-nano)概念为吴戈教授与吕坚院士2017年提出,意为结构特征尺寸小于10 nm,他们通过在材料中引入超纳结构单元,整体材料展现出一些奇异性能。如在多晶材料中,通过将晶界结构扩展为超纳非晶相,可克服晶界的软化效应,使材料的强度提升至近理论值。在非晶材料中,通过两种超纳非晶畴的复合结构设计,可使整体非晶合金具备均匀塑性流变行为,克服非晶合金的脆性问题。本研究中,超纳析出相(S-L12)大幅提高了FCC-BCC双相合金的应变硬化能力。7 {- F1 A; P! B- ]5 @6 n) v
/ ?$ X2 I( q9 [, \5 _. {! u该研究成果以《短程有序界面和超纳析出相实现2.6-GPa级合金的优异均匀延伸率》(Ductilization of 2.6-GPa alloys via short-range ordered interfaces and supranano precipitates)为题发表在《科学》 (Science)上。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吴戈教授(西安交大)为论文第一通讯作者,闫永强博士生(西安交大)为论文第一作者,察文豪科研助理(西安交大)为论文共同一作。吕坚院士(香港城大)、刘畅教授(西安交大)及刘思达教授(西安交大)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作者包括单智伟教授(西安交大)、马焱助理教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栾军华博士(香港城大)、饶梓元副教授(上海交大)。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香港研资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及国家青年人才计划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