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FL 于 2025-2-19 23:53 编辑
+ t7 v' H" w; J6 g% v+ S3 w6 k7 y$ }4 `
5 W: \, s$ u; ^2 F+ a; j关于中国申办 ICM 2030 的倡议; ?6 _* V0 F5 r) W4 L5 O! S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
2 Y- d$ [- f+ V {, k& j/ [2025年02月19日 22:34 北京 听全文
( H* {1 Y3 S8 j! I) B. D9 {
' r5 ~8 p' b+ L8 Z6 N# p! M( g6 Y9 h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近日为中国数学勾绘出 2030 年数学学科发展的宏伟蓝图,即 5 年后,中国将涌现出真正能够引领世界数学发展的本土数学家。这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当代数学家之一,享誉世界的“华人数学界领袖”,将率领中国数学界向国际数学联盟(IMU)提出由中国主办 2030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30)的倡议。这一倡议旨在推动中国数学在未来 5 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数学的领导力量,从而为 2035 年建成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提供理论科学源动力。40 余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积极响应,倾力支持。, k+ i6 y. T x2 z6 u6 y, h
5 C% Z3 c. z0 [( y, r丘成桐教授担任主席并迅速组建了申办及学术委员会,邀请中国数学界众多领军人物,如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Caucher Birkar),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彭实戈、王诗宬、张伟平、席南华、鄂维南、周向宇、方复全、莫毅明、陈松蹊、沈维孝、李骏、张平、田野,国家数学天元基金会领导小组成员程崇庆,北京大学教授史宇光, 清华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筹委会主席刘军,香港大学教授何旭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邹军,以及国际学者日本学士院院士深谷贤治(Kenji Fukaya),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马克维奇(Vladimir Markovic),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唐纳德·鲁宾(Donald B. Rubin)、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主!席彼得·布尔曼(Peter Bühlmann),共计 40 余人,携手并肩,向这一被誉为国际数学界“奥林匹克”的科学盛会发出隆重的邀请。
9 c2 V# n" [7 X; K1 g& i
& w% Y7 a0 p, M# g" ?# X0 g) D申办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2025 年 2 月)
% s8 s7 D: U9 R. L1 q- g
" o! P1 T, X0 F3 X% o2 j5 Q! T主席 丘成桐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得主5 ?6 o- J1 N' b' E
副主席 李骏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h& H' b8 }4 f! U
副主席 田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 \; d6 d4 t" V( q" v
. n& X8 e+ }: a+ c- `3 I申办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按拼音排序)
2 p: ]9 E9 w: d( N- S, ~' D8 i& p; L
彼得·布尔曼 国际数理统计学会(IMS)现任主席
7 g8 m8 P" }) N$ x- O蔡天文 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
8 Q3 s0 d1 Y0 q: d陈松蹊 中国科学院院士+ w3 r! p& r- {, W& x
程崇庆 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2 B8 _; }6 i9 L. q) L8 k: U. ?: U丁剑 国际数学家大学报告人9 D# Y t o, K. d. [
鄂维南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Q* p# W; v" z. G5 D4 c! Y1 I
范剑青 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国际数理统计学会前主席、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W; e5 a, a9 t% l) f5 \
方复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4 G: U4 D5 z! a w6 D
傅吉祥 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z8 a! U6 b- o9 F. `
巩馥洲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d8 e i$ t% m5 |7 f. }1 ~
何旭华 美国数学会会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9 _# D7 t7 s0 S7 B7 }; x考切尔·比尔卡尔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 f2 d+ Q/ M, H- B; y' H1 _
连文豪 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
. A$ s# Z% Z) v R( Y林文伟 南京应用数学中心副主任
# W# N3 z' k9 g% V刘军 清华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筹委会主席、美国哈佛大学统计系终身教授
/ |+ f# B# Z7 U4 H: F6 u, w1 o {0 v! {刘克峰 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9 r, P `4 @3 k/ `; _% F4 i
刘正伟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 c3 h; P1 f& V' u* L5 b) t0 s龙以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 u* G) m( G# V% b3 A4 m1 L6 J @弗拉基米尔·马克维奇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 H0 X8 z2 ^5 I' F莫毅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会会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4 Y! P. Z1 u7 a, B# s$ R尼古拉·莱舍提金 美国数学会会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 G+ v( s3 Y# s$ F8 k( u, G6 T彭实戈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 u$ V9 B/ V) l6 y单芃 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6 d# F$ x8 z- L3 f$ [深谷贤治 日本学士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5 Y. e9 J! F8 Z
沈维孝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h( u5 b: L; u/ f6 T o' y; o史宇光 北京大学教授
D& i V/ k4 Z$ z舒其望 美国数学学会会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2 K/ n ?* p2 W
唐纳德·鲁宾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2 O, V, P- f" h# o: j: \: r田野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 @1 {2 x( {9 K% R3 y7 s% ~2 x$ S王诗宬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E' N, A4 Z0 J3 |( O3 h
王永雄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 L/ A6 `# y" v, ^( Q- H席南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p) ]6 U6 G$ Z! t
辛周平 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Z! S. `0 Y; n Z: Q& S
张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0 w( A. | q+ W张伟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 u! j2 e' W2 S- U( s# z' N @郑绍远 美国数学学会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6 O, t6 N" K# t5 t( n0 M3 r
周向宇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
1 S U5 v7 x. r& I7 s Z" ^朱熹平 中山大学教授! l" U ]/ E7 a/ u2 W, M7 x
朱永昌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 ]5 g7 U6 v' v6 T! x3 L0 y邹军 香港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会长,香港数学学会副会长
5 D3 y# F- } D2 y; q+ b
@7 } x' Z& O2 v0 s2 n: O国际数学家大会(ICM)是全球数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由国际数学联盟每 4 年举办一次。自 1897 年首届会议在瑞士苏黎世召开以来,ICM 成为数学家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会议内容涵盖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多个领域,并颁发享有“数学界诺贝尔奖”美誉的菲尔兹奖(Fields Medal),以及高斯奖(Gauss Prize)、奈望林纳奖 (Rolf Nevanlinna Prize)、陈省身奖(Chern Medal)等多项国际顶级数学大奖。
6 b& c, F: _" f7 b" s, D2 G' N. U9 A
丘成桐认为,如中国数学继续当前的发展势头,2030 年,陈省身奖将有望花落中国,一批中国数学家将受邀作报告、一展中国风采。菲尔兹奖专门用于奖励 40 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及其杰出成就。该奖每 4 年颁发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 4 人,评选条件十分严格。至今,仅有丘成桐和陶哲轩两位华人数学家获此殊荣,但他们都是在海外的研究院取得学位。高斯奖主要用于奖励在应用数学方面取得成果的学者。奈望林纳奖颁予在计算机科学的数学方面有主要贡献的学者。陈省身奖设立于 2010 年,以纪念二十世纪微分几何大师、华裔数学家陈省身,是国际数学界最高级别的终身成就奖。
2 g& l% \8 p: M! E* O: [ q$ c. ?# o
, p7 {+ ]2 M. t8 M2 {% O$ @( c近年来,国际数学联盟主席中岛启(Hiraku Nakajima)两次来华参加丘成桐教授发起并组织的国际基础科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Basic Science , ICBS)。他对中国在短时间内成功筹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深表钦佩,认为其规模堪比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他多次向丘成桐院士表示,希望由丘成桐带领中国数学家申办 2030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 ! J! I% F4 s0 k- U( @& P+ S9 \
2 t5 j; _- K6 d( V0 x+ n3 p/ T% i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申办是一个严格且竞争激烈的过程。申办国需具备强大的数学研究基础和举办顶级国际会议的能力,并在会议召开前提交详细提案。ICM 的成功申办不仅是对一国数学研究水平的认可,也是提升国际学术地位的宝贵机会。世纪之初的 2002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曾在北京成功举办,那是 ICM 首次在中国举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年,陈省身及其学生丘成桐等华人学者极力倡议并推动,历经近 10 年筹划,在杨乐等中国数学家多方配合之下,中国最终成功申办。来自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0 多名数学家齐聚北京,会议组织了 20 个大会报告和 169 个分组报告,涵盖数学的各个领域。这次世纪之初的重要大会,给与中国数学界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一系列公众活动推动了数学在中国的普及,为全球数学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2026 年,ICM 将在美国费城举行。; U- k1 Z% M3 ^. V) a, T
* Z8 u( B7 o$ B9 b8 k7 n/ f
丘成桐教授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当代数学家之一,包揽了菲尔兹奖、麦克阿瑟奖、克拉福德奖、沃尔夫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邵逸夫奖等世界顶级科学大奖。自 1979 年首次回国以来,他先后在内地、香港和台湾参与创建了 10 个数学研究与教育机构。他主办的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等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与赛事,推动了中国基础科学特别是数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为中国数学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为中国数学发展描绘出令人心向往之的瑰丽画卷,即到 2030 年,中国将在本土培养出一批能够引领世界数学发展的数学家,这极大的鼓舞了中国数学界。他还为中国数学拟定了发展的路线和目标,希望 5 年后,在中国举办 2030 国际数学家大会,将有 20 余位中国杰出数学家受邀作报告。到 2034 年,至少一人能够获得菲尔兹奖。! Z4 }& D- I# |( W6 v# Q3 Y# P
* |: B3 A8 m! @8 e丘成桐教授以及委员会正在面向国内外数学家发起“支持中国申办 ICM 2030 联合签名活动”,旨在联络海内外各界学者,通过学界同仁紧密的合作,向国际数学联盟表达对中国申办计划的支持。丘成桐教授希望,广大数学学者、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一申办过程中,以团结有力的声音,表达中国学界积极申办这一顶级国际数学会议的热忱与决心。他坚信,在中国政府、学界的支持下,在全社会的热切期盼之中,中国数学将在 2030 年攀登新高峰,创造新辉煌,为中国 2035 年建成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提供绵延不绝的知识源泉、理论动力,为全球数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