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1 22:0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达州市达川区(原达县)安仁乡以安仁话、安仁柚、板凳龙为其“三绝”,形成了独特的安仁文化,被称为研究湖广填四川这一著名移民运动的“活化石”。安仁话更是吸引了不少研究者,“达县安仁话”已进入达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四川等地多所大学曾刊发相关研究论文,多以“安仁长沙话”称之。然而,据记者调查考证,“达县安仁话”或是湖南涟源话,而现居安仁、使用“达县安仁话”的谭、郑两大姓氏应全部来自湖南涟源市。 寻根:我们想找到老家 日前,网友“寻根009”、“郑平西”等在全国数十个贴吧发帖,称自己祖上200多年前移民四川,至今仍然使用怀疑是长沙话的“母语”,希望寻找到使用相同方言的人,以“寻根问祖,找到老家。” “寻根009”在帖子中透露,其先祖郑仁禄是康熙32年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南省安化县长安乡常安里黄沙保白马庙迁到四川达县安仁乡的。 “郑平西”则在帖子中留下了家族常用的方言:爷爷叫“窝公”"嗲嗲",奶奶叫“恩妈”,傻子叫“火宝”,喝水叫“呼许”。 记者看到,有湖南籍网友回帖称,上述方言和湖南涟源桥头河镇一带的口音完全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