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6|回复: 12

(转帖)民国战前流传北京高校女生择偶标准:清华都是高帅富 看不上北大

 关闭 [复制链接]

高级战友

Rank: 4

55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16 21:1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国:清华都是高帅富 看不上北大】 “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好通融,辅仁是座和尚庙,六根不净莫报名。”这是民国战前流传北京高校女生择偶标准。北大学生年纪较大,书生气十足老气横秋;师大免学费,所以生源一般都比较贫困;清华和燕京学生青春活泼,家里有钱,毕业又大多留洋,是择偶的最佳。 ​​​​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16 21:26: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高中),燕大也是美制高校,学制很短。当时的北大,是京城唯一的公立大学。而根据民国初年的壬子癸丑学制,能读上北大(大学),起码已经23~25岁了,且多数已婚了。所以自然不可能受女学生欢迎。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16 21:2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之后,中国的学制年限才大幅缩减。此后的大学数量爆发性增长。而在此之前,北大是京城唯一的大学。

高级战友

Rank: 4

55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21:2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长期只有文法理3科的P大,文法学科规模大,理科规模小水平低,学科结构和水平决定了学生大都是“孔乙己”一类的人

高级战友

Rank: 4

55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21:3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名称不重要,不管你叫学校还是大学,关键得看水平!某PJFJ前是学界公认的上不了台面的学校!

初出江湖

Rank: 2

9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16 2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19那年冲在前面的是北大和北师大的学生,开启了中国崭新的篇章,中国从此开始觉醒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16 21:4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的癸卯学制以及民国1922年以前的壬子癸丑学制,学制年限非常长。当时读到大学,比现在读到研究生毕业的年数还长。

当时全国只有三所公立大学(北大、北洋、山西),所以北大学生的年龄在京城所有高等学校中是最大的,比清华这样的高中的学生年龄大四五岁非常正常。

高级战友

Rank: 4

55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21:5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雍山 发表于 2025-3-16 21:26
民国时期,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高中),燕大也是美制高校,学制很短。当时的北大,是京城唯一的公立大学。 ...

民国时期,你北是八股文私塾,上不了台面!

初出江湖

Rank: 2

9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16 21: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雍山 发表于 2025-3-16 21:40
清末的癸卯学制以及民国1922年以前的壬子癸丑学制,学制年限非常长。当时读到大学,比现在读到研究生毕业的 ...

你和这种不懂历史认知低下没有良知的游手好闲小人争论啥,说了一遍就够了,它领悟不了是它的事

初出江湖

Rank: 2

11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16 21:58: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五四运动,在这之前有位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可能没有那段经历也没有后来吧,以前有部电视剧《觉醒年代》好像对这段历史有刻画,间接促成了建党
发表于 2025-3-16 22: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北大旁听生。张恨水,企图当北大旁听生,后迫于生计没有如愿。
发表于 2025-3-16 22: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3-16 22:09
猫,北大旁听生。张恨水,企图当北大旁听生,后迫于生计没有如愿。

张国焘,正宗北大人,曾就读北大。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员。
真资格北大人是张,应地位最高才对

初出江湖

Rank: 2

11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16 22: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one1109 于 2025-3-16 23:03 编辑

我只是说明民国北大不一定跟八股有关,当时建党的南陈北李都是从日本回来后进人北大任教的,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4-5 01:12 , Processed in 0.11083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