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学在东大 于 2025-3-30 10:54 编辑
创新领航,共绘6G未来图景——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即将在南京召开[color=var(--weui-LINK)][url=]紫金山实验室[/url] 2025年03月28日 17:07 江苏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由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原全球6G技术大会)将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盛大启幕。本次大会以“共筑创新 同享未来”为主题,届时,全球6G领域的思想巨擘、技术先锋以及产业领军人物将再度聚首金陵,一同为6G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生态的发展蓝图出谋划策。 “全球6G技术大会”自2020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促进全球6G技术交流合作、推动技术与场景创新,以及在6G标准启动前凝聚全球共识的关键平台。2025年作为6G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将成为6G标准制定元年,全球统一标准的推进将在此期间迈出重要步伐。本届大会将以推动全球6G标准共识的形成为切入点,进一步迈向全行业的协同共创,实现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创造。同时,大会更名为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将关注焦点投向未来产业生态,致力于推动创新策源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探寻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路径。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6G列入未来产业培育方向,这清晰释放出国家大力发展6G技术的强烈信号。国家对6G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预示着6G技术将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全球智慧汇聚,共话6G未来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将汇聚来自全球的顶尖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与科技企业,共同呈现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盛会。会议期间,海内外专家学者将就6G技术前沿与产业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前瞻洞见,展示最新科研成果与概念验证,呈现全球创新生态体系的最新探索。
参与开幕式的外籍专家Robert Schober IEEE ComSoc主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所院士、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 Khaled Ben Letaief 美国工程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高级顾问、原教务长(Provost)及工学院院长(Dean) Puneet Jain 英特尔高级首席工程师兼技术标准高级总监、3GPP业务与系统(SA)工作组主席 Peter Schmitt 华为专家、3GPP核心网与终端(CT)工作组主席 Sherman Shen IEEE ComSoc前主席、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 Matti Latva-aho 芬兰6G旗舰计划(6G Flagship)总负责人、芬兰奥卢大学教授 Tony Quek 新加坡Future Communications R&D Programme负责人、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教授 - 日本XGMobile Promotion Forum负责人
- 韩国6GForum负责人
通信与AI融合外籍专家Khaled Ben Letaief 美国工程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高级顾问、原教务长(Provost)及工学院院长(Dean) Ye Geoffrey Li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 Mérouane Debbah 阿联酋哈里发大学教授
网络弹性外籍专家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外籍专家6G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外籍专家空天地一体化领域外籍专家未来业务领域外籍专家无线通感融合外籍专家软件与开源外籍专家新材料与高频器件外籍专家大会现场将邀请众多国际顶级专家带来精彩演讲,涵盖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场景的多个维度,赋予与会者多视角的学术启发与产业洞察。IEEE ComSoc主席Robert Schober、美国工程院院士Khaled Ben Letaief、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Sherman Shen、阿联酋哈里发大学教授Mérouane Debbah 等将分享重要观点;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芬兰奥卢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希腊美国学院、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机构的权威学者也将参与其中,为大会注入全球前沿智慧。 此外,3GPP工作组主席将再次出席,聚焦6G标准牵引下的技术演进;欧盟Hexa-X-II项目、芬兰6G旗舰计划、日本XGMF、韩国6GForum等国际重点科研计划代表也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6G未来图景。 国内方面,邬贺铨、尤肖虎、邬江兴、刘韵洁、尹浩、毛军发、王沙飞、崔铁军、王怀民、张平等多位“两院院士”,以及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清华大学教授牛志升、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晓云、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毕奇、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中国联通科技创新部总经理马红兵等国内知名专家将悉数到场,围绕6G技术突破、未来产业生态构建等议题,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与思考成果。
聚焦创新协同,共绘未来生态蓝图
“共筑创新 同享未来”作为大会主题,深刻契合了6G技术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发展的核心趋势,同时凸显了技术创新在引领未来产业生态构建中的关键作用。 本届大会将围绕多个方向设立平行会议与成果展示,立体呈现6G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场景,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无线通感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等领域。这些前沿技术致力于提升极致的连接能力,并着眼于突破传统边界,在“通感”“天地”“数实”的深度融合中构建6G的新图景。 价值创造,是6G创新的根本指向。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已成为全球共识。为此,本届大会特别强调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最优解”,着力推动“从创新策源到生态落地”的闭环路径。 同时,为进一步激发青年科研力量的创新活力,大会延续“6G星辰”青年科学家展示平台,鼓励全球青年才俊积极分享他们在6G领域的前沿探索。通过搭建多学科、跨代际的交流场域,大会持续营造“敢想、敢研、敢试”的创新文化氛围,厚植6G未来发展的青春土壤。
发力 6G 技术创新与产业培育 打造 6G 产业发展高地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两会上,“6G”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3月5日,******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大会举办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级正全力构建起6G技术创新到产业培育的完整链条。落户江宁区紫金山科技城的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已揭牌成立,正全力推动信息通信领域共建高校科技成果加速集聚并转移转化,努力实现信息通信领域“全国成果集聚南京,成果转化辐射全国”。
作为连续多年举办全球6G技术大会的城市,南京在6G技术发展领域始终走在前列。近年来,南京市大力支持紫金山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开展6G技术研发工作,为6G技术创新营造了优良的科研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通过举办全球6G技术大会等会议,吸引了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汇聚南京,共同探讨6G技术发展趋势,有力推动了6G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去年的全球6G技术大会开幕式上,推进全球6G统一标准行动的倡议以及紫金山科技城加速培育以6G技术引领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行动计划锚定“3+X”重点领域,实施六项紫金工程,出台十条紫金政策,开展两个紫金招募。
“3+X”重点领域——重点打造先进通信、未来网络、人工智能三个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同时以6G技术为引领,协同培育X个前沿性未来产业。 实施六项紫金工程,出台十条紫金政策——将通过产业链贯通式服务,重点培育“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招引和培育生态主导、引领产业发展的头部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
开展两个紫金招募——围绕未来产业发展,将开展紫金智库招募行动和紫金伙伴招募行动,面向全球公开招募业内专家和合作伙伴,构建“载体+运营+双招双引”新模式。 这些举措助力南京打造6G产业发展高地,有力推动了6G技术与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 紫金山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构成部分,在6G技术研发领域勇挑重担。实验室现已建立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并将6G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5G系统,实现频谱效率提升10倍以上,极大增强了5G应用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此外,实验室在6G空口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新型网络演进以及无蜂窝通信系统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为6G技术的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在低空经济应用方面,6G技术已初显强大效能。例如,紫金山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运用6G无蜂窝通信技术,在云南怒江开展了“一塔一城”低空通信方案的外场试验。依托当地城市至高点,一塔建成,即可覆盖整座城市。试验中,无人机完成了短航线飞行、编队飞行与森林防火巡检等多个任务,最大通信距离超过40公里,依然可实现高清视频回传,打通了低空通信“最后一公里”。这一方案不仅显著降低了部署成本,还避免了传统蜂窝通信的频繁切换与干扰问题,为低空经济场景提供了“全域覆盖、连续通信”的理想解决路径,展现了6G无蜂窝技术在山地、边远等复杂地形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撰稿 | 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组委会 编辑 | 钱雨 校对 | 巫莹 审核 | 徐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