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ongyun 于 2025-5-11 22:47 编辑
高为炳院士
1948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航空系;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56年10月任北京航空学院副教授;1984年任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0入学的研究生院士有:
王光远院士,1981首批博导,1994首批工程院院士
1942—1946年,就读于国立西北农学院水利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46—1950年,在北洋大学先后担任助教、教员、讲师。
1950—1952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马祖光院士
1946年—1950年,在青岛山东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0-1952哈工大物理系研究生毕业
童秉纲院士
1950年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及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1961年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1981年晋升为教授并受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198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冯纯伯院士,1950年从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58年获得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副博士学位 1962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1970年任教于重庆工业大学;1975年6月任职于南京六机部第七研究院第24研究所;1979年6月任教于南京工学院;1989年—1991年任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5];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大光院士
1944年从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195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毕业,调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工作,先后任电工教研室主任、电机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1962年被中央组织部点名调到二机部九局北京第九研究所;1963年担任二机部九局设计部副主任,兼引爆控制室主任;1978年担任九院副院长;1983年被任命为某战略武器型号第二总设计师;1984年担任院科技委副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济銮院士
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就读硕士研究生;1953年硕士毕业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教师,参与创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焊接专业;1955年返回清华大学机械系,建立焊接教研组,并担任教研组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