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8|回复: 7

浙大老校长竺可桢在复旦求学时的考试成绩

[复制链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4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舵手 于 2025-5-18 17:00 编辑

复旦公学《考试等第名册》(1908年)载有历史学家陈寅恪、气象学家竺可桢的考试成绩:“陈寅恪 九十四分六竺可桢 八十六分六”。在复旦公学求学期间,陈寅恪与竺可桢曾为同班同学,两位大师一同见证了复旦公学浓厚的求知氛围,更共同谱写了复旦创校初期人才济济的校史画卷。中国近代史上,复旦公学以坚韧的办学精神和深远的教育眼光,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社会中坚。他们或于学界开宗立派,或于实业振国兴邦,或于政坛建言立行,成为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那时的考分能精确到0.6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4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担任浙江大学校长长达13年(1936年4月——1949年11月)。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4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舵手 于 2025-5-18 17:03 编辑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江西省义宁县(今九江市修水县)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陈寅恪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为“清华四大哲人”,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又与王国维、章炳麟并称“近代国学三大师”。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5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竺可桢在南高师和国立东南是地学系主任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5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20年秋,竺可桢改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气象学、地理学等。这年冬天,在南京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开始筹建东南大学,1921年竺可桢任地学系主任。在此期间,发表了有关东南亚台风、天气型、历史上气候变迁和阐述发展科学地理学等一系列专著,并当选为中国科学社讲演委员会主任(1923年)、中国气象学会首届理事(1924年)、副会长(1925年)等职。后因东南大学领导闹派系,竺可桢自1925—1926年曾转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南开大学教授各一年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5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郭秉文作为校长能把约四五十个如竺可桢一样的人物聚集到国立东南大学,可见此人有多牛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7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竺可桢中学时身体较弱,同学胡适私下说竺可桢活不过20岁。并说如果竺可桢活到60岁,胡适在寿诞上磕三个响头,如果胡适先死,竺可桢可以在胡适尸体上踢一脚。
胡适71岁在台北病逝,竺可桢84岁在北京逝世。

版主

Rank: 8Rank: 8

1397

积分

1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20 04:39 , Processed in 0.11704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