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化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江树 | 191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的前身),1918年毕业后留校任化学助教 |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陶延桥 | (1899-1985),安徽芜湖人,早年毕业于私立南京金陵大学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诸楚卿 | 1909—1912年就读于上海神州大学附中,1912年毕业后进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
1912—1916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肄业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蒋德寿 | 1918年毕业于私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今南通大学前身)纺织系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钱宝钧 | 1924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攻读工业化学;1929年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讲师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程守洙 | 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物理系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菊生 | 1936年9月,王菊生进入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入东吴大学继续攻读化学。1941年初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 |
| | |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裕瑄 | 中央大学 | |
上海水产学院 | 一级教授 | 朱元鼎 | 1920年 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科学士学位。
1920—1925年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讲师 | |
上海水产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子英 | 1921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后 | |
华东体育学院 | 一级教授 | 吴蕴瑞 | (1892-1976) 江苏江阴人,上海体育学院首任院长,一级教授先后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 | |
华东体育学院 | 二级教授 | 吴邦伟 | 1921年,吴邦伟从南高师体育专修科毕业以后,历任东吴大学、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的助教、教员、体育主任等职 | |
华东体育学院 | 二级教授 | 金兆钧 | (1898-1981),浙江诸暨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体育专修科 | |
华东体育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汝康 | 原上海体育学院教务长,三级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上海分会常委,上海篮球协会主席,上海田径协会副主席。
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体育系,曾任中央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对体育理论、体育教学法、田径、篮球等有很高造诣 | |
华东体育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天赐 | 福建莆田人,原上海体育学院田径游泳系主任,三级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上海分会委员,上海田径协会副主席。
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体育系,1947年留美,获衣阿华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曾在南京大学任副教授,主教田径,并撰写和翻译大量书刊、文章,在教学、训练和科研方面享有很高学术地位。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征铠 | 1934年从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谈家祯 | 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卢于道 | 1926年,卢于道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孟闻 | (1903年-1993年 [3]),浙江宁波人,动物学家、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动物学系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子展 | 毕业于长沙县立师范。历任小学教师,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学员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顾翼东 | 1923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化学系;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42年任交通大学教授;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1]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曲仲湘 | 1926~1930年 在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焦启源 | (1901-1968)复旦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授。江苏镇江人。192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定良 | 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教育心理学系。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留校当助教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恒守 | 1924年,考进国立东南大学算学系,中央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专攻理论物理。1932年秋回国,历任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广西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建国后,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二级教授兼教研室主任。1958年调安徽大学任教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传璋 | 1924至1928年在南京东南大学攻读数学,受教于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宗彭 | 192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注:应该是南高)。毕业后,曾任过中学生物学老师,因巧遇中国第一代生物学家秉志教授从美国回来任东南大学生物系主任(1920),录用孙宗彭为助教,他潜心协助秉志教授工作,并开展科研工作。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严志弦 | 1922—1926年 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戚叔含 | 1923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世禄 | 张世禄(1902-1991) ,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字福崇。浙江浦江县人。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东南大学,获文学学士。1928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先后在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等校任教。著有《中国音韵学史》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蘧常 | 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蒋天枢 | 青年时代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师从唐文治先生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章 巽 | 他自幼颖悟,加上母亲的精心培育,读小学时便接连跳级。九岁小学毕业,十六岁高中毕业考进浙江大学,后又转学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 咸 | 刘咸1921年考入东南大学生物系,1927年为清华大学生物系讲师 |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增光 | 南京东南大学理学院毕业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顾崇衔 | 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系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学俊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 |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杨国亮 | 著名的皮肤病学家,皮肤病学奠基人之一。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昌绍 | 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当时这所医学院不在南京,而是设在上海,由耶鲁大学医学博士颜福庆出任第一任院长,学制为7年,前2年为预科,由校本部理学院代为培养,医学专业本科学制为5年,张昌绍在南京读完预科之后,又到上海吴淞医学院本部就读医学专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钱惪 | 1906年出生,中国传染病学家。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第二届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林兆耆 | (1907~1992),中国著名内科学家。1931年中央大学医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前身)第一届第一名毕业生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苏德隆 | 192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预科,修学3年,后转入国立上海医学院读本科。1935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世騠 | 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民国18年获燕京大学理学硕士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植方 | 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科学习。1920年毕业,先后在齐鲁大学化学系、金陵大学化学系任助教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袁开基 | (1904~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有机化学界和药学界的老前辈之一。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铭鼎 | 1929年 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获工学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和岑 | (1898~1985),浙江鄞县人,我国生物学和植物学的开拓先驱者之一。192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戴天右 | (1904~2002 ),1933年于国立上海医学院毕业, 1937年美国哈佛大学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43年,任国立上海医学院及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主任。1954年回上海第一医学院,任卫生系副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务长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崔之义 | (1908~1975),中国显微外科先驱。他于1926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29年转入协和医学院,一年后又转国立上海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就读,1935年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徐荫祺 | (1905~1986),男,汉族,江苏苏州市人,九三学社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26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亮 | (1907~1971),男,汉族,江苏镇江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26年入的东南大学)。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主任,第一届工会副主席。先后担任上海工业卫生研究所所长,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等。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有琪 | (1899~1995),男,回族,江苏六合人,九三学社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理学院动物系。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 |
上海医学院 | 三级教授 | 郑思競 | (1915~2013),男,汉族,江苏靖江人,中共党员,解剖学三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37年业于东吴大学生物学系。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医科大学学术委员。先后担任上海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际解剖名词委员会委员,美国麻省医学院客座教授等。 |
上海医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珏 | (1912~2008),我国著名的临床麻醉学家,他孜孜不倦终身从事于麻醉专业,是我国临床麻醉学卓越的奠基人之一。吴珏教授是江苏省江阴县人,生于1912年2月,曾于南京中央大学医预科攻读二年,1938年国立上海医学院医本科毕业,留校任生理与药理学助教,1942年升为讲师。1947年赴美国学习麻醉,在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任驻院医师2年,犹德大学医学院附属盐湖城市医院负责人一年,曾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为美国麻醉学会、国际麻醉与镇痛研究协会会员。1950年回国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学与麻醉学副教授。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高镜朗 | 后依次就读于嘉兴秀州书院、杭州之江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1915年入湖南湘雅医学院攻读西洋医学,1921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内科助教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童致棱 | 生物学专家,二级教授。193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植物系,曾任教于广东省勷勤大学、上海致用大学、上海沪江大学等学校,1941年起担任上海同德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副教务长等职,1952年后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生物学教研组主任、教授,1955年兼任基础医学部副主任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范承杰 | 192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民国16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深造。两年后回国,执教于上海女子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部、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及上海牙科专门学校。1952年起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