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9|回复: 12

民国高校地位一个是看大环境,如果非要给个强弱指标主要看人才培养

[复制链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才培养也不是就指几个工科,几个理科,清华北大央大都有超一流的文科和社科,浙大在这方面也不错

工科的话,1949年哈工大新开设苏联研究生班,管你清华还是谁的工科毕业生或者年轻教师被挑选后都要去深造,这不等于说,或者至少说哈工大这个平台一跃成为当时国内高校顶尖平台吗?由此可见民国的科教也太容易被超越了

至于理科,民国38年国内高校总共就发了40篇左右ns,还要分谁长谁短分的很清楚吗?


问民国人才培养第一校是谁,这里还是要给清华,毕竟留美的清华学堂起点优势就无人能比,第二明显是央大,理工农医文商法社政体教的人才培养指数都是前三,没有弱的,民国40篇ns有一半都是央大校友发的(当然,数学发不了这玩意儿)

高级战友

Rank: 4

7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中国是建立在民国科教的基础上的,没有什么超越不超越,否认历史没有意义

高级战友

Rank: 4

7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的不少老师又是晚清庚子赔款留学回来的,都是有历史脉络的,新中国也不是建立在虚空的基础上的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2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人才培养,中央、清华、交大、浙大、北大。基本上就是现在的TOP5,强者恒强。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2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清华第一,也不能这么说。作为留美预备学校,凡是当时优秀的公派生都要去过一道。大部分人成才是在美帝,而不是国内。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央大由于多少和政治符号挂钩,所以一些老教授对政治有意见的评价不一定符合当时大学地位的真实情况,就算是所谓搞科学研究,1942年国内高校搞了一次物理会议,12篇会议论文有11篇是央大教授在做,央大教授的流动性是很强的,按照现在大学的观点,流动性强的大学反而理念先进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1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5-22 01:18 编辑

民国各学科不同大学登顶情况
理科:央大前身国立东南,清华各自登过顶,抗战后期至建国初,北大浙大至少排第三,但是他们两个和当时的清华谁强不好说

文科:北大,央大前身国立东南,清华各自登过顶,后期主要是北大封顶,央大第二,浙大第三

工科:交大一直是登顶方,可能有争议,主要是西南联大后期至开国清华工科和交大谁强谁弱的问题,早期至抗战初第一肯定是交大

社科:央大,中央政治大学登过顶,清华北大也有登顶说,财经是上海商学院登顶,上海商学院是完完全全是央大前身养出来的,然后央大分出来的

农科:按数据金陵大学是登顶的,央大早期农学和金大农学有人员上的交叉

体育,教育等偏师范的科目:央大登顶

医科:协和,上医各自有优势,上医可以说选自国立中央大学



这里除了协和医学,金大的农学,其他教会大学不列入评判,比如燕大的物理化学,东吴的生物,金大的化学,圣约翰的化学等等很强的,像燕京大学,用极强(也就说可以登顶pk了)来形容
发表于 1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之前自建的,之后扶植的,院系调整新建的,还是没有干过复原后的几所民国老牌,真是匪夷所思。
民国也就短短几十年,但彼时或清末建立的高校还是现在高校的主角。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1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5-22 01:02
为啥之前自建的,之后扶植的,院系调整新建的,还是没有干过复原后的几所民国老牌,真是匪夷所思。
民国也 ...

民国高校地位评价,胡适是很清楚的,他是代表北京系的,他没有去南高,但是从来没有敢小看南高一系(也就是央大这一系)多次评价南高和南高系的人,其他大学可能他还不愿意去评价

初出江湖

Rank: 2

8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1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5-22 01:02
为啥之前自建的,之后扶植的,院系调整新建的,还是没有干过复原后的几所民国老牌,真是匪夷所思。
民国也 ...

这不是民国共和国的问题,是千年衣冠南渡的结果。北方高校早期人物大多也是江浙人士。现在也很多。
广东有香港先行一步,又是孙文故乡,民国时期一度耀眼,终于相形见绌。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4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1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南才子 于 2025-5-22 08:59 编辑

工科没啥争议,民国时期清华不是工科见长,很长时间就2个工科专业,其中一个是建筑。工科是交大第一,中央第二。北大、武大这几家都不太重视工科。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5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洋大学的人才培养很突出,杰出人才数不清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8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18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后,教会大学没了,国立大学洗牌,中山系遭肢解。
哈工大教师外籍多,中国籍只有26人,在全面倒向苏联的背景下,各地选拔教师去哈工大进修也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800名各地教师精英被自愿留在了哈工大,令人瞠目结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22 20:44 , Processed in 0.0608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