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8|回复: 8

丑国“金穹”:“星球大战2.0计划”

[复制链接]

高级战友

Rank: 4

6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乡下 于 2025-5-26 21:50 编辑

2025年5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发布了代号“金穹”的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目标是在3年内实现该系统“全面运转”。外界认为,这是美国首次明确将在太空部署武器,企图全方位提升导弹防御作战能力,堪称一项重大战略转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级战友

Rank: 4

6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1750亿美元。

高级战友

Rank: 4

6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是应对新型弹道导弹、高超声速武器、先进巡航导弹以及下一代空中威胁。

高级战友

Rank: 4

6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公开资料显示,“金穹”试图全面整合、升级美国现役导弹防御系统,构建多层次、多维度防御体系,包括传统陆基/海基防御网、天基预警探测网、太空拦截器和非动能武器等,争取实现覆盖敌方战略导弹从发射前到助推段、再到中段/滑翔段和末段的全过程拦截,保护对象包括美国本土、前沿部署部队和盟友、合作伙伴等。

自“金穹”计划概念出台起,各国媒体就频繁将其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对比,称其为“星球大战2.0计划”。两者确实存在相似之处,当年“星球大战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太空部署大量卫星和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等定向能武器,拦截苏联战略导弹和航天器。虽然当时美国事实上没有技术实力和财力完成“星球大战计划”,但相关科研工作有效促进了美国尖端技术进步,同时将苏联拖入了更激烈的军备竞赛,成为苏联经济衰退乃至解体的“导火索”之一。

初出江湖

Rank: 2

11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景此境,美丽国的确想多了

高级战友

Rank: 4

6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美国大张旗鼓地规划建设“金穹”系统,其底气源自长期以来在军事航天和导弹防御领域的“深耕厚植”。

高级战友

Rank: 4

6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乡下 于 2025-5-26 21:43 编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发展,美国已在本土、亚太、欧洲等地区部署了导弹防御系统,构建起了多层次拦截、一体化运行的全球导弹防御作战体系,并根据国家安全与军事需求,不断调整导弹防御体系建设思路,先后提出了“导弹防御系统2.0”架构、“导弹挫败”战略、“四段五层”防御概念等理念


“金穹”系统拦截威胁示意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级战友

Rank: 4

6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穹”重点关注三大领域建设:


在预警探测领域,注重加快部署导弹预警、战略通信指挥星座,包括“高超声速和弹道目标跟踪空间传感器层”项目、“扩散型作战空间架构”监视层等。



在拦截武器领域,重点开发针对敌方战略导弹发射前和助推段的拦截手段,比如分布式天基拦截器,还针对敌方战略导弹飞行中段和末段,完善部署陆基/海基动能拦截弹,同时积极探索发展非动能拦截武器,近年来又针对新一代洲际导弹、高超声速武器等威胁,谋求提升快速、精准拦截能力。


在供应链领域,鉴于新一代导弹防御体系的高技术水平和空前复杂性,努力提升各种支援系统和后勤物资运转的安全性和抗风险韧性。

新手上路

Rank: 1

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技重施。不过美国PPT还真可能东大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29 13:06 , Processed in 0.09242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