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iter_1998

福建前800进不了强基入围

[复制链接]

高级战友

Rank: 4

50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工大今年强基中有数学+计算机/通信/自动化,专业选择多了,历史上数学专业转计算机读博的不多,学术届有名的较少(不如其他专业转的),目前在校计算机学科任职的一位优青,本科是学英语的,不过最近几年哈工大数学学科去香港等海外转计算机的渐渐多起来。

高级战友

Rank: 4

50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校目前比较卷,理科转计算机学科等热门学科,任何学校都不容易,除学习能力外,很多学生有较好的代码基础。

初出江湖

Rank: 2

7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抖音牛校名不虚传

白金长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

559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bbvie 发表于 2025-7-13 17:25
哈工大今年强基中有数学+计算机/通信/自动化,专业选择多了,历史上数学专业转计算机读博的不多,学术届有 ...

他今年是不是上JQ了,不确认

白金长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

559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忽如远行客 发表于 2025-7-13 17:00
哈工大工程科学很有钱,但是基础学科不如华五有钱,不能因为总经费高就可以掩盖强基这几个学科不如华五以 ...

我一直推荐你去外校,见识下世界的真实玩法,到底有没有小而精的学校。工大的基础学科人不多,和华东几百人教职的物理学院人数少多了。

没有工科的理科研究越来越难,,而强工科学校有钱来投入基础理科这是趋势不可改变。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6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ongyun 发表于 2025-7-13 18:57
我一直推荐你去外校,见识下世界的真实玩法,到底有没有小而精的学校。工大的基础学科人不多,和华东几百 ...

首先我没有提到小而精。其次为什么默认理科高校无法发展工科呢?北大工科a+都第三了,仅次于清浙,南大苏州校区做起来之后电子计算机也很有前景。

高级战友

Rank: 4

50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bvie 于 2025-7-14 11:53 编辑
忽如远行客 发表于 2025-7-14 10:45
首先我没有提到小而精。其次为什么默认理科高校无法发展工科呢?北大工科a+都第三了,仅次于清浙,南大苏 ...

北大的工科主要是计算机、微电子和控制,力学、环境是亦工亦理,北大的微电子一直是国内最强的几所之一,且比较全面,个人以为,清华和北大微电子综合实力应该是国内最强的(论文、就业、毕业生的影响力等),计算机学科,国防科大比较特殊不讨论,清华计算机或许稍有优势,但其他高校浙大、上交计算机学科综合实力与北大相比,应该还是弱势一些,北大控制学科有院士和杰青,一直都不弱,之前只是学科人数不多。

另外,国内理科比较强的学校,计算机学科最近十年都发展很好,复旦的计算机学科也是被低估的,虽然不如其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具有明显优势。

哈工大光学以前在工科高校里是好的,时至今日,整体而言物理学科在工科强校中算偏弱的(学科评估主要靠偏军工或应用方向的支撑),学校也谈不上不重视,奈何人才引进方面确实困难,深圳校区的物理、数学学科的发展应该也不如预期。

白金长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

559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忽如远行客 发表于 2025-7-14 10:45
首先我没有提到小而精。其次为什么默认理科高校无法发展工科呢?北大工科a+都第三了,仅次于清浙,南大苏 ...

国家的帖子在隔壁,看看北大有几个工科国奖再说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7-16 16:24 , Processed in 0.13182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