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7|回复: 12

哈工大历史上最牛逼的科学家是这位吗?

[复制链接]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0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范绪筠


1933年毕业于中俄哈尔滨工业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1937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抗战期间随校南迁至昆明,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开展研究



1944年指导洪朝生赴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物理电子学,奠定后者在低温物理领域的学术基础 。
1939-1945年间,作为西南联大电机系教师,其跨学科教学方法培养出大批物理电子学人才。在普渡大学期间持续关注中国学者访美研究工作

1940年代参与创建大普集“中国皇家学会”,与吴有训、余瑞璜等学者开展跨学科合作:
  • 该组织成员中9人后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或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作为最年轻成员(时年28岁)参与学术交流
  • 组织活动促进战时中国实验物理学研究延续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0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指导出80届中科院学部委员,可以达到宗师境了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0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不是所有的人包括院士都可以称为科学家的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1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铁摩辛柯吗?

赞助会员

Rank: 4

13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范绪筠是哈工大1933届全校第一名,在半导体物理特别是半导体光电效应领域有很多开创性贡献。
其弟范绪箕也是哈工大本科毕业,加州理工博士,冯卡门的第一位中国学生,钱学森室友,80年代曾任上海交大校长。
妹夫谢家麟教授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文中洪朝生院士是哈工大物理系元老洪晶教授的胞弟,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先生的外孙。

赞助会员

Rank: 4

13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年之前哈工大的毕业生多为外籍,不大容易统计。
华人毕业生中范绪筠教授在学术界是很突出的,政界比较突出的是孙运璇(机械),Tai行政院长,李钟玉(应用化学),朝鲜总经理,
外籍毕业生中,Andrew Vasily Haeff 在学术上是比较突出的,1928年哈工大本科毕业,1932年加州理工博士。

赞助会员

Rank: 4

13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们哈工大旅居澳大利亚的俄裔毕业生创办的一份校友通讯杂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赞助会员

Rank: 4

13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Andrew Vasily Haeff是加州理工学院1932届优秀毕业生,时任加州理工校长的炸药奖得主Robert Andrews Millikan亲自向爱因斯坦介绍了Andrew Vasily Haeff。

赞助会员

Rank: 4

13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固体力学巨擘铁摩辛柯曾是哈工大的创校教授之一,不过正式工作时间极短。铁摩辛柯的大头像至今还挂在哈工大博物馆中(1920年创校主楼)。铁摩辛柯在西德去世(女儿处),墓地在斯坦福大学附近,Gunn High对面,与两代硅谷教父肖克利、乔布斯为邻。

赞助会员

Rank: 4

13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摩辛柯的遗物很多都捐给了他在美工作过的几所大学,主要是Umich和Stanford。本人曾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过铁摩辛柯的众多手稿原件,包括回忆录”As I remember“。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6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能读上清北的不一定能读上哈工大

新手上路

Rank: 1

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卧槽,又吹起来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6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是吹,了解这些很简单。

那时主要招外国学生,中国学生凤毛麟角,非富即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7-17 03:09 , Processed in 0.0328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