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08 15:27山东
2025年8月,中俄联合战略巡航中,一架歼-16紧贴俄罗斯图-95MS轰炸机翼侧飞行。俄方飞行员在无线电中全程沉默。
他们亲眼目睹了这架“魔改版苏-27”挂载的PL-17导弹射程超越俄军主力导弹两倍,机体复合材料在阳光下泛着俄工厂无法量产的高级光泽。更扎心的是,歼-16的雷达屏幕正实时共享着俄方图-95都捕捉不到的日本F-15J动向 。

歼-16的驾驶舱里,中国飞行员手指轻触屏幕,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瞬间锁定280公里外的模拟目标。同一时刻,俄军苏-35的无源雷达还在为突破180公里探测极限而频繁调整参数 。
机体减重是歼-16逆袭的关键。沈阳飞机研究所的工程师将复合材料占比提升至35%,比原版苏-27轻了1.2吨,相当于多挂载3枚导弹的冗余。机翼前缘的锯齿设计让低速盘旋速度提升15%。
2024年红旗军演的数据更残酷:歼-16对阵美军F-15EX打出8:0战绩,而俄制苏-35在叙利亚曾被老式F-16击落 。

8月3日,日本海海域,俄“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的声呐官紧盯屏幕。中俄混编舰队正在演练联合反潜,但俄舰主动声呐的回波信号时断时续。指挥室通话记录显示,俄舰长三次请求中方绍兴舰分享水文数据——后者装备的拖曳式阵列声呐可追踪50海里外的潜艇,精度远超俄系统 。
空中编队更暴露实力鸿沟。俄军图-95MS轰炸机需要4架苏-35护航才能穿越宫古海峡,而中方轰-6K仅由2架歼-16掩护。日本防卫省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的巡航中,日方F-15J曾试图逼近轰-6K,却被歼-16的电子干扰系统直接切断火控雷达锁定 。
乌拉尔机械厂的车间里,生锈的吊臂下堆着半成品苏-57零件。2024年该厂仅交付4架苏-57,而中国沈阳飞机公司以每月4架的速度量产歼-16 。

俄空天军三年未夺取制空权,苏-35战损率高达18%。前线飞行员反馈:“R-77导弹实战射程不足100公里,遇到美制AIM-120D只能掉头逃窜”——而中国早在2018年就已停产俄制导弹,全面换装射程200公里的PL-15 。
7月15日,南海某海域,俄海军代表登上了中国绍兴舰。他们对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反复拍照,尤其关注可搭载CM-302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通用垂发单元。这款导弹速度达4马赫,单价仅1200万美元,而俄印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价格翻倍却只能达到2.8马赫 。
阿尔及利亚的订单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这个俄罗斯传统军售客户,2024年突然取消俄制“堡垒-P”导弹合同,转而采购中国CM-302。俄国防部内部报告承认:“中国交付周期比我们快11个月” 。

8月5日,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的指挥室里,中方少将的手指划过电子沙盘。混编舰队的防空反导演练由中方主导调度,俄方“响亮”号护卫舰的雷达数据实时接入中国指挥系统 。
俄《国防》杂志主编科罗特琴科在社论中隐晦写道:“当学生开始讲解方程式时,老师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