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5-11-9 1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5-11-9 13:52 编辑
历史有时很有趣。
1、中山大学系列,实际上是蔡元培等“大学区制”的产物,但是只搞了一年“大学区”制度就破产了,中山大学系列又都换了马甲。
2、鲜为人知的是,蔡元培等也拟在上海设立“中山大学”的,但是遇到了强烈抵制,最后没搞成。在上海,拟吸收合并几所头部高校的优势学科组建“上海中山大学”,包括交大工科、同济医科、圣约翰法科等,但是几个巨头都不同意,交大是交通部的资产,同济的德籍教师主要吃德国文化部津贴(与中籍教师不同)兴致不大,圣约翰主要吃美国的基金会援助也兴致不大。但是但是但是,上海作为经济文化中心,不可能没有国立啊,那岂不是很难看。最后有留德经历的蔡元培投票给了同济大学,同济也因此从上海脱颖而出成第一批国立。同时,四大元老之二的李石曾、吴稚晖等要在上海继续推行无政府主义那一套就临时组建了个劳动大学,并强行抢滩“国立”成功。不过这两位没几年就失势了,劳动大学建制也被取消,未能培养出一届学生。
3、北京这边,大学区制是依托北平大学来设计的。不过北大从北平里跳了出来,清华则比较独立。北京的大学区制也是虎头蛇尾。但是,名校北洋大学受影响很大,有所失声失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