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1166

工程院农学部增选有没有消息

[复制链接]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49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当中农校长会比田好处更多

新手上路

Rank: 1

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11-15 16:33
严当中农校长会比田好处更多

yan不太可能去中农把!

新手上路

Rank: 1

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11-15 16:32
估计中农下一任校长会不会是严建兵,也是院士啊

不太可能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49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建兵去中农比本土的上,更好。让田去华中,严去中农。

高级战友

Rank: 4

481

积分

0

贡献

3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11-15 16:32
估计中农下一任校长会不会是严建兵,也是院士啊

别瞎说了,

初出江湖

Rank: 2

1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11-15 16:40
严建兵去中农比本土的上,更好。让田去华中,严去中农。

真会添乱,华农的校长比较稳定,虎子干八年都算时间短的,其余的都干十年左右,邓校长干了11年,后面去工程院了当副院长了。

初出江湖

Rank: 2

6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11-15 16:32
估计中农下一任校长会不会是严建兵,也是院士啊

严校长一次就能上中科院院士?不大可能吧!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7: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11-15 16:32
估计中农下一任校长会不会是严建兵,也是院士啊

没有任何可能性!去看一下农大从1985-2025年5任校长石元春老校长,毛达如,陈章良,柯炳生和孙其信,只有陈章良一个人是从外面空降的,其余都是农大副校长到校长。陈章良是海归代表,在北大做了7年副校长调到农大做校长。严即便这次上了院士,也没有任何可能直接去做副部级高校校长。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11-15 16:40
严建兵去中农比本土的上,更好。让田去华中,严去中农。

中农现任校长孙其信先在中做了8年副校长,先去西农做了6年半校长(副部级),2017年回做校长,到2027年退休正好10年。不可能评上一个院士,没有多少资历就能做中农校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7: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2025年40年5任校长,石校长1987-1995,8年

初出江湖

Rank: 2

6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enwu 发表于 2025-11-15 17:38
1985-2025年40年5任校长,石校长1987-1995,8年

居士喜欢放炮,不用听他的,华农自己也需要严校长!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元春校长1987-1995,8年,两校合并时离任;毛达如校长1995-2002,7年;陈章良校长2002-2007,5年;柯炳生校长2007-2017,10年;孙其信校长2017-2027,10年。从北大副校长调入陈章良时间最短。要不是1995年两校合并,石元春老校长也应该可以做满10年。

初出江湖

Rank: 2

1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akee 发表于 2025-11-15 17:07
严校长一次就能上中科院院士?不大可能吧!

目前没啥消息说上了。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akee 发表于 2025-11-15 17:40
居士喜欢放炮,不用听他的,华农自己也需要严校长!

哈哈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11-15 16:40
严建兵去中农比本土的上,更好。让田去华中,严去中农。

居士,知道你是好意。由于种种原因,农大生物学院和鼎盛时期相比,青黄不接。严如果能上院士从学术上是匹配互补很好,但当农大校长的资历还明显欠火候。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大其实一直是西区强东区弱,生院,作物,畜牧兽医,资环实力强势,工科总体还是有点弱。目前只有康,郑,任3个院士,算上这次李洪文老师农机,也就4个。我特别希望江正强这次能上去,任院士单开了营养与健康系,食品特别需要一个领军人物。这样一院士,3-4个杰青(罗快退了),5-6优青,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梯队。要不虽然学科评估是A+,但和江南的差距越来越大。

初出江湖

Rank: 2

1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enwu 发表于 2025-11-15 18:41
农大其实一直是西区强东区弱,生院,作物,畜牧兽医,资环实力强势,工科总体还是有点弱。目前只有康,郑, ...

近几届江南是每次都有一位院士 也是比较厉害的,而且南昌大学食品进步很快

高级战友

Rank: 4

481

积分

0

贡献

3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wenwu 发表于 2025-11-15 18:32
居士,知道你是好意。由于种种原因,农大生物学院和鼎盛时期相比,青黄不接。严如果能上院士从学术上是匹 ...

严老师也不会去中农,各自安好,勿cue

初出江湖

Rank: 2

1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enwu 发表于 2025-11-15 18:32
居士,知道你是好意。由于种种原因,农大生物学院和鼎盛时期相比,青黄不接。严如果能上院士从学术上是匹 ...

生物不是中农这样,所有农林类高校生物学都差不多,华中农、西农生物发展也都不好。这些学校以农作物研究为主,本来就不好出文章,外加遗传所、分子卓越创新中心这些研究所也是发展迅速,另外一些综合高校也在发展农学这些 都在挤压农业高校的生物学发展空间。现在高生物学要是不每年发点CNS,在国内几乎都没啥存在感 生物现在太卷了,而且偏向医学研究的生物学文章发表很厉害。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人心智 发表于 2025-11-15 18:53
近几届江南是每次都有一位院士 也是比较厉害的,而且南昌大学食品进步很快 ...

是的,这是过去7年食品领域杰青优青,江南大学后备人才优势明显,遥遥领先。农大目前以微弱优势排第二。南昌大学,大连工业,内蒙古农大,陕科大都陆续有优秀人才,海南大学2025新增1个食品杰青,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央 发表于 2025-11-15 18:56
严老师也不会去中农,各自安好,勿cue

放心,也没希望他去,学校要想发展的好,主要还得自己培养人才,同时吸引人才加盟。中农农学已经放出去李召虎,金危危,段留生3个去外校做校长,网传还有一个要出去。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人心智 发表于 2025-11-15 18:58
生物不是中农这样,所有农林类高校生物学都差不多,华中农、西农生物发展也都不好。这些学校以农作物研究 ...

是的,比起其它学校,中农生物其实还好,目前院士2人,杰青15人,优青若干。这些年几个老先生离世,年富力强的李有出事离开。院士实力不如以前了,只能慢慢想办法弥补了。

初出江湖

Rank: 2

1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enwu 发表于 2025-11-15 19:39
放心,也没希望他去,学校要想发展的好,主要还得自己培养人才,同时吸引人才加盟。中农农学已经放出去李 ...

放出去做校长也不见得是好事,比如李召虎,当时去华农干八年校长,说实话那八年华农已经出现了发展速度下降的迹象,个人感觉干的不是很好。而且,这些人在外校工作,科研这一块很容易就落下了,还是会受影响,要是在学校自己能盯着,外放的话就不太现实了。李召虎出成绩很早,早就有一个国奖了,但是这都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他科研这一块儿也没啥特别大的起色,不上上心怕是离院士越来越远了,倒是参选不少次了。

初出江湖

Rank: 2

5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人心智 发表于 2025-11-15 20:08
放出去做校长也不见得是好事,比如李召虎,当时去华农干八年校长,说实话那八年华农已经出现了发展速度下 ...

天,别个出去做校长已经是最高境界了,他那个学科没有任何发展前景,那个奖说实话一看就知道那个时候科技进步二等奖甚至很多一等奖都是不严谨,忽悠而已。农业领域目前中国农大发展很快,在国家农业重大研发归农业部管理后,而且农业部每年有300多亿经费,跟基金委经费一样多,现在中国农大每年经费是50%速率增加,相反过去综合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就外农业部很难拿到经费,此外中国农科院过去在基础研究领域基本属于比较差范围,这几年在农业部大量经费支持下迅猛发展。以后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基本都会被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给抢了!其他如中国科学院和综合大学不得不退出农业领域去搞生物医学了,真的是中国特色!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人心智 发表于 2025-11-15 20:08
放出去做校长也不见得是好事,比如李召虎,当时去华农干八年校长,说实话那八年华农已经出现了发展速度下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真正既能做好学术又能当好领导的更是少之又少,更何况身处2000公里的两地。
这是农大前20年杰青名单,少了1999年的孙其信等共3人。前10年杰青每年只有49-160,第2个10年每年155-198不等,第3个10年后5年大幅放水每年195-415不等。农大每个10年小计总数都是21人,合计总数63人。从杰青到院士平均14前10年含金量极高,后面越来越水。高绩统计转化率科学院63%,工程院只有28%,农大的候选人以工程院为主,前10年转化成8人,科学院1工程院6,另外任院士不是杰青,成功率35%。第二个10年21人刚刚开始几年,目前只评上1个焦院士,估计转化成率会大幅下滑。所以与其攥在手工卷科研,不如放出去一部分搞管理走行政路线,毕竟现在只有20-30%的杰青能评上院士,同时农大60-70%的候选都集中农业学部,只有30-40%去工程院环境轻纺部和科学院生医部。不是每个人最后科研一条路能走到底,放出去一部分做校长有啥不好!?我觉得还不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手上路

Rank: 1

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enwu 发表于 2025-11-15 19:39
放心,也没希望他去,学校要想发展的好,主要还得自己培养人才,同时吸引人才加盟。中农农学已经放出去李 ...

谁又要出去当校长了?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看论坛上有人说动科曾祥芳要出去,我刚看了一下是焦院士的弟子,评上教授不到5年,好像可能性不大。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igeryao 发表于 2025-11-15 20:28
天,别个出去做校长已经是最高境界了,他那个学科没有任何发展前景,那个奖说实话一看就知道那个时候科技 ...

别的不评论,农大科研经费哪里有每年50%增长,2020时科研经费基数低大约10-15亿,好像当时提出5年倍增计划,2023年25.13亿,2024年29.66亿,同比增长18.02%,截止2025/8/31大约30亿不到,2025年说35亿,同比2024增长18%。
如果说年度教育经费从2017年-2022年,56.36亿,58.88亿,61.03亿,56.99亿,56.71亿,62.73亿,几乎没有增长。只是俄乌冲突之后23-25年决算经费明显增加了75亿,87.37亿,100.47亿,23-25年平均增长17.02%,但2017-2022年决算经费平均增长率只有4.2%,在985高校中排倒数。

初出江湖

Rank: 2

5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enwu 发表于 2025-11-15 22:38
别的不评论,农大科研经费哪里有每年50%增长,2020时科研经费基数低大约10-15亿,好像当时提出5年倍增计 ...

你这个数据里面21到23年就是50%的递增,对应的就是当时农业部拿来了重点研发每年300亿经费盘子,24到25年其实也非常大,因为14五末期这种全靠纵向增加很吓人。你可以分析农大的自然基金增加其实不大,主要是农业部钱太多了

新手上路

Rank: 1

3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igeryao 发表于 2025-11-15 22:52
你这个数据里面21到23年就是50%的递增,对应的就是当时农业部拿来了重点研发每年300亿经费盘子,24到25年 ...

20-21-22-23哪是3年合计50%,平均每年16-17%而已。农业部重点研发计划是受俄乌冲突怕粮食食品断供价格暴涨刺激出台的计划,16-19年每年进口粮食1.0-1.2亿吨,20年疫情上涨到1.3-1.4亿吨,21-24年平均已经超1.5亿吨,加上中国自产7不足7亿吨,进口粮食已经占到总消费量20%,还不包括600-1000吨肉类,700-900万吨食用油,300-500万吨食糖,400-500万吨奶制品和鱼类…光大豆一项一年进口要化3500-5000亿,所有粮食食品肉奶糖…加起来合计8000-10000万亿!19-20年受环保一刀切和非洲猪瘟影响,国内猪肉产量下降20%,生猪和猪肉价格暴涨300%-400%,如果粮食食品出了问题,哪就造成全面通胀和物价飞涨!投300亿和其它医药卫生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比起来毛毛雨!这是国家在过去30年不重视农业的补历史欠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1-17 20:43 , Processed in 1.0071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