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这次北京上海出生的院士为0,是北京上海人不如湖南人江苏人浙江人(60个)优秀?不扯蛋么?当然作为一个维度总体还是有一些合理性。
版面上老有一堆弱智恶心人。最典型的就是上海高校,80.90年代稍微优秀一点的,要么出国要么外企,去高校或者科研系统的几乎没有。这个中国很有特殊性和时代性。
这个点在版面被一大堆撒切追着怼或者骂。
2,但是如果你看美国的顶尖学术人才和顶级的科技公司,这些公司的人就和大学的预期完全吻合。
3,还有sci这些指标,过去的就几乎毫无意义,现在大家都灌水,有一点意义,但是其实也不是关键,因为差不多的时候,谁人多谁学科有优势谁就灌水多。
4,大学究竟看什么?在中国,就是国家定为,科研经费(同类学校比,而且要看人均,中国现在完全看总量)三大奖(同类学校比),高考入学成绩(现象信息爆炸,这是老百姓用自己孩子投票的结果),院士多少(现象院士其实也水,权利远高于能力)。
5,大学其实是比较稳定的,很多老百姓以为发展快的学校其实一直就好,很多老百姓以为衰落的学校其实完全就是过去老百姓愚蠢和信息太少,不知道好坏。
6,过去大学各种类型,各种乱七八糟,什么是好什么坏其实老百姓搞不清楚,现在相对好一点,但是不同的维度看还是差比较多的。但是高考成绩还是最直观的老百姓投票,是真实的适合老百姓认知的最真实反应(总体是比较好的指标,但是也有很多缺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