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inature 于 2021-8-22 19:59 编辑 4 D9 ~$ i5 @3 h$ l8 [" L
6 L3 f# y; g7 x
数据来源:上海软科(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rank公司)5 @) n3 t% a2 E' B! a
1 g6 `# E9 N9 d8 k9 D, H
2 M( `1 s3 `' L* g+ R2020年全年,中国内地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共发表Nature & Science原创论文166篇,占两期刊全部原创论文总数(类型为Article的论文)的9.8%(总数为1702篇,仅包含已刊出的论文)。整体来看,我国顶级论文发表数量逐年稳步增长,目前已经稳居第二梯队,不过距离榜首仍有较大差距。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十年对于基础科研的巨大投入已经初见成效,整体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 O# J- [$ j" V9 ~8 b; P
% s, H m4 g/ F4 a我们把视角转向国内,全国近3000所高等院校中,今年仅有63所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 & Science发表过至少一篇文章,这一数据相比于去年增加10所。榜单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以28篇的成绩反超清华跃居榜首,清华大学以24的总数屈居次席,北京大学以18篇的成绩排名第三,其余大学或排名详情请看下图。- c. x6 a8 q- I2 [6 Y% b
8 i" h5 C/ C1 L+ D( N3 U
排名靠前的高校中除了一些我们很熟悉的老牌学府外,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可谓两所“黑马”,创办时间不过10年,却取得许多令人吃惊的成果,这些都得益于两校优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扶持。目前,两校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虽然为“三非”院校,但在保研率以及学生培养方面有很大优势,可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1 I" A9 C5 r0 n0 R' c
- r8 M: w; c7 C" V在“一流大学”这个层次上,除了最前面的“清北华五”外,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校排名靠前,前者被人们说成“严重退步”,后者被人们称为“名不符其实”,可由这个榜单我们可以看到两校的科研实力确实不俗。不过根据后面高校的情况来看,以这个来断定高校实力并不严谨。
" F9 D1 p1 \5 z' Q! H
4 n( J ]) u& s! i. H6 e9 z在“一流学科”高校层次上,除了比肩清北的国科大外,拥有“中国医学殿堂”之称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医学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其在医学科研领域上的底蕴非其他高校可比。后面的“一流学科”高校均只有1篇论文,不过总数也不足10所,各高校所面向的领域不尽相同。
7 u* x. ?4 N! Z7 }7 O% ^* o9 Y; H6 h) Q' S' h, i
在普通本科院校层次上,在物理和电子方面颇有建树的山西大学表现亮眼,所取得的成绩斐然,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很可能会成功晋级。至于后面的福建农林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农大、昆工等校,虽然社会对它们褒贬不一,但它们的优势学科还是值得考虑的,毕竟分数更加“亲民”。
3 ?* ^3 m! K$ ~4 D
2 U& x- e6 n; ]此外,在探索新式高等教育上奋力求索的“西湖大学”值得一提,以小而精、精细化、重点突破为宗旨,该校即将招收本科生,至于是否值得报考还需考虑。后面的南通大学、汕头大学、长江大学、浙江万里学院估计听说过的人很少,不过本次确实可圈可点。6 k* `; }1 b$ S# F
" |3 u' x' @7 y8 w, \! H
最后,希望我国科研水平越来越高,高校发展得越来越好。& h+ |5 j* r& R/ T/ H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