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29 22:42:09

1111111111 发表于 2025-1-29 22:24
交通学院内部有三个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工程软件方向)和智慧交通,前两个属于校长团队, ...

交通运输工程有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二级学科,还有自主设置智能交通工程等。

山大交通学院学科结构,肯定不是国内主流交通学院学科布局形势,如果发展不出来软交通学科方向,本质还是交通土建学院,只涉及道路与铁道工程范围,和土建水利学院冗余重复设置了……

1111111111 发表于 2025-1-29 22:56:32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29 22:42
交通运输工程有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二级学科, ...

我是以本科专业来说的,您说的是研究生方向,不过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交通学院的交通运输方向,现在的交通学院,本质上还是土木那一套,真正的交通方向弱、小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29 23:01:10

1111111111 发表于 2025-1-29 22:32
校长团队最聪明的地方是,全国各种大型工程都有参与,显示度高,能和工程当地政府搞好关系。校长团队涉及 ...

土木学科就业实在太差,不宜本科招生太多,专业改成多智慧名字都没啥用处,学科内涵和对应市场还是原来一套东西。在隧道灾变防控这块领域做的确实很好,但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起码不需要这么多本科招生,应该更加多元化,现在本科生接触不到其他方向,去外校读研可能也不会竞争、选择其他方向导师。

土木学科肯定会一直存在,排名好些肯定更有益,但是现在整的摊子太大了,实体的有三个学院一个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深地探测储能倒也还好(脱离了隧道土建方向,感觉更像个研究院性质),但交通学院现在本质是土建二院,急需更显著学科区分度和学科拓展动作。

virtual 发表于 2025-1-30 00:13:23

孙老师牛逼,cell再+1,感觉今年要破前年的记录了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0:18:57

virtual 发表于 2025-1-30 00:13
孙老师牛逼,cell再+1,感觉今年要破前年的记录了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国家卫健委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教授杨照,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授平玉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博士后王明威,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超、周淑华、席乐桐和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朱孔凯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孙金鹏教授、Ines Liebscher教授、易凡教授、肖鹏教授和于晓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物理所教授丁玮提供了重要的计算分析帮助,南京大学教授甘振继为本论文的肌肉功能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daxuemi 发表于 2025-1-30 00:34:41

孙教授这个势头,拿下第三个杰青延聘恐怕也不是难事。要赶紧推出一个国家自然二等奖出来。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0:37:12

本帖最后由 rlwd12345 于 2025-1-31 21:54 编辑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0:18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国家卫健委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教授杨照,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授平玉奇,山东大学第 ...
孙金鹏老师一个人扛起来了学校CNS主刊,挂上了基础医学院、高等医学研究院、齐鲁医院、山大二院等单位。这篇文章涉及骨骼肌应该挂上冯世庆老师哈哈,易凡老师不是研究肾脏损失修复的么.,感觉易凡老师团队大文章,都是被孙老师带着发表的…

孙金鹏老师开年太猛,今年不知道会不会突破历史4篇主刊,会不会申报国家奖(有成果发表3年的限制),团队未来肯定会集中多位杰青(一期、二期、三期),期待能真正做好基础医学到药物设计研发,届时必然成为影响学校生医学科全局的超级大佬,影响力甚至超过现有张、陈2位院士。

下一个孙金鹏团队在哪里…

daxuemi 发表于 2025-1-30 00:40:45

前几天Smi老师不是说有一篇nature,不知道有没有最新消息了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0:45:42

daxuemi 发表于 2025-1-30 00:34
孙教授这个势头,拿下第三个杰青延聘恐怕也不是难事。要赶紧推出一个国家自然二等奖出来。 ...

孙老师杰青三期和于晓老师杰青二期都稳,他团队预计会连续集中上杰青、优青,这几年也没断过了。未来孙老师团队建设水平,起码不亚于陈院士团队,要是其上了院士,把做好药物研发,10个杰青长江也信…

今年期待孙老师能申报拿下国自二,助力生物(基础医学打包)学科上一流学科,在两年内积攒何梁何利奖等重量级荣誉,尽快开始增选院士。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0:53:48

本帖最后由 rlwd12345 于 2025-1-31 21:55 编辑

daxuemi 发表于 2025-1-30 00:40
前几天Smi老师不是说有一篇nature,不知道有没有最新消息了
去年很早时候,Smith老师就说了多篇主刊在投,2024整年就看到一篇共通共一,结果来年这么猛,一个月连出2篇主刊。孙老师这个研究领域非常重要,一旦成果落地,真能带动起来整个齐鲁医学学科大发展。

daxuemi 发表于 2025-1-30 01:35:27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0:53
去年很早时候,Smith老师就说了多篇主刊在投,结果一整年就看到一篇共通共一,结果来年这么猛,一个月连 ...

我记得Smith老师前几天说药学院中了一个nature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5-1-30 01:35:50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29 00:13
并不是,齐鲁去年好像一杰一优。

各位校友新春快乐,祝大家蛇年一切顺利! ...

我的意思是第一次一次拿两个优青
感觉齐鲁医院的国家级人才并不是很多 去年的那个杰青是不是齐鲁医院第一个自主培养的杰青?
以后应该会好不少 这几年科研也慢慢起来了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5-1-30 01:37:00

virtual 发表于 2025-1-30 00:13
孙老师牛逼,cell再+1,感觉今年要破前年的记录了

真厉害 :victory: 啥时候我能发个子刊也行:lol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1:38:14

daxuemi 发表于 2025-1-30 01:35
我记得Smith老师前几天说药学院中了一个nature

记得也是说过,2025这收尾大年看学校会有多少惊喜。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1:45:27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5-1-30 01:35
我的意思是第一次一次拿两个优青
感觉齐鲁医院的国家级人才并不是很多 去年的那个杰青是不是齐鲁医院第一 ...

齐鲁医院国家杰青2011彭军,2024张澄,2023徐峰。

齐鲁医院国家级人才确实不多,今年新春贺词记得说引进国家级人才7人?不知道是不是搞得校内兼职。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5-1-30 01:48:16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1:45
齐鲁医院国家杰青2011彭军,2024张澄,2023徐峰。

齐鲁医院国家级人才确实不多,今年新春贺词记得说引进 ...

那还挺多:victory: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5-1-30 01:51:31

最近放假了 难怪大家回复这么频繁 哈哈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1:53:04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5-1-30 01:48
那还挺多

华西医院年终总结:国家领军人才突破58人次(44人),国家青年人才突破100人次(78人)。

华西医院这数据统计标准不太清楚,但差距很大,齐鲁医院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用非常规手段路径,才能实现前十目标。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5-1-30 01:59:24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1:53
华西医院年终总结:国家领军人才突破58人次(44人),国家青年人才突破100人次(78人)。

华西医院这数 ...

顶尖人才方面跟头部的几家医院差距确实很大医学很靠积累还是得慢慢来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2:17:38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5-1-30 01:59
顶尖人才方面跟头部的几家医院差距确实很大医学很靠积累还是得慢慢来   ...

差距这么大,没法慢慢来了,齐鲁医院近期领导敢想敢做成效明显,两三年前说齐鲁医院能拿到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我是不会当真的,现在真的成了。

齐鲁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院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大契机,还会有三方共建齐鲁医学这个机遇,还有2位杰出校友主政,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人才数量方面,可以鼓励校内国家级人才兼职,大力引进校外国家级人才加盟,回流丢掉附属医院人事师资,学校现在也把张运、曹义海、房建成、张澄、冯世庆、秦莹莹等全职、兼职院士及未来选手,集中在了齐鲁医院。

LY154359 发表于 2025-1-30 09:07:09

陈子江一篇BMJ

chemchenni 发表于 2025-1-30 09:31:12

陈院士CNS和医学四大顶刊大满贯了

SmithArno 发表于 2025-1-30 09:53:42

陈院士那篇终于见刊了

1111111111 发表于 2025-1-30 10:25:54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29 23:01
土木学科就业实在太差,不宜本科招生太多,专业改成多智慧名字都没啥用处,学科内涵和对应市场还是原来一 ...

是这样的,整个行业的大环境不好,你怎么厉害也无力回天,土木强如同济,现在也在谋求新方向新发展,不在老土木上这一块吊死了。现在的三院一研究机构,确实是太过冗余,内部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也多有重复交叉,需要差异化发展,不能再守着老一套搞了,不然当校长院士资深后,整个团队的发展就会大不如前,成为下一个材料、电气之类。

1111111111 发表于 2025-1-30 10:30:32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00:45
孙老师杰青三期和于晓老师杰青二期都稳,他团队预计会连续集中上杰青、优青,这几年也没断过了。未来孙老 ...

孙老师这个势头下去,冲院士很有希望,算是学校下一批院士种子选手最顶尖的一个了(不算冯、张、刘、徐这些正在冲院士的),下一步就是再凝练成果,做好转化,拿下第一完成人的国奖。
齐鲁医学什么时候能攒出3-4个院士,也算是坐稳医学第二梯队

zyc123 发表于 2025-1-30 10:40:08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29 23:01
土木学科就业实在太差,不宜本科招生太多,专业改成多智慧名字都没啥用处,学科内涵和对应市场还是原来一 ...

山大不能再走大的路子了。山大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学等前沿学科可以做增量,其他陈旧、非优势、落后时代需求的学科方向必须下大力气大幅度调整,做撤并,更不能再做没意义的增量了。一味大而全,就还是跳不出困扰山大几十年的老问题:山多少峰,顶尖学科严重匮乏。摊子铺得太大着力点太多了,就没法集中突破,反而挤占本就高度紧张的房屋空间等办学资源。先集中资源重点突破五六个关键领域关键学科就足够了。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10:52:55

LY154359 发表于 2025-1-30 09:07
陈子江一篇BMJ

齐鲁医学这个月太猛了,陈子江院士团队和孙金鹏老师团队,魏代敏老师两三年内稳上杰青/长江。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11:49:42

1111111111 发表于 2025-1-30 10:30
孙老师这个势头下去,冲院士很有希望,算是学校下一批院士种子选手最顶尖的一个了(不算冯、张、刘、徐这 ...

齐鲁医学院士选手梯队挺好,现在冲着的工程院冯世庆(1967),科学院孙金鹏(1976),秦莹莹(1977),工程院张澄(1980)。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1-30 12:05:33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11:49
齐鲁医学院士选手梯队挺好,现在冲着的工程院冯世庆(1967),科学院孙金鹏(1976),秦莹莹(1977),工 ...

去年是高成江也报了国奖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1-30 13:09:09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是目前科学基金单体资助强度最大的项目,2024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部门推荐类4项,直接费用31735万元,平均资助强度为7933.75万元/项;资助自由申请类67项,直接费用51964.64万元,平均资助强度为775.59万元/项。
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查看完整版本: 【气有浩然】山东大学2025年度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