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9 x- T) z- J- z5 T* a, N7 X
2024.1.20-罕见,华为在成都发起了组团收购 来源:投中网 作者:陶辉东 时间:2024-01-20 18:00:00
1 n7 Y- o) k/ \$ B 在“斥退”一家上市公司之后,华为花了大半年时间,终于找到了“有战略价值的股东”。! S8 A( P3 S+ E3 @4 E
在悬置了将近一年之后,华为终于找到了它愿意合作的伙伴,鼎桥通信的命运也宣告尘埃落定。
2 Y- L' _9 p1 D 2024年1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经营者收购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案”。根据公示内容,华为、成都高投集团、成都高新集萃科技有限公司和华盖资本将共同设立持股公司,100%收购鼎桥通信。
; N7 T8 h( s t& }/ Q
- Y( I! N4 z1 Z( H2 a
0 @% d( p" D, y& k7 J5 k6 I 鼎桥通信的身份颇为特殊,这是一家由诺基亚和华为合资运营的公司,目前诺基亚和华为分别持有51%、49%股权。2023年4月,A股上市公司东方材料公告将收购诺基亚持有的鼎桥通信股份,遭到华为的激烈反对。华为发布了一份措辞毫不留情面的声明,称其没有任何意愿及可能与新东方新材料合资运营鼎桥通信。华为还表示,期望与“有战略价值的股东”共同支持鼎桥通信继续发展。$ H/ y6 B- N+ u" k! h, w
在“斥退”一家上市公司之后,华为花了大半年时间,终于找到了“有战略价值的股东”,鼎桥通信新的股东阵容打造成功。这也是华为历史上不多见的与国资和专业PE机构共同发起一场收购。( [/ i& ]$ d) l/ Y/ v
6 C% ?7 Z/ y$ t
9 w: d Y3 z# d1 E- n+ n
巨头们的“干儿子”
( m' e! n6 T+ H4 t9 E1 f" h' k9 q; K- K. D- x7 p4 O
华为为什么对鼎桥通信这么上心?: B- j, I6 I7 p! y" D8 z- x4 |: I- b
鼎桥通信的最初诞生,是华为与西门子两大通信巨头利益博弈的结果。2005年,就在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的前夕,华为和西门子合资组建了鼎桥通信,当时的目的是抢占中国3G市场的先机。当时中国正在主推自主研发的TD-SCDMA标准,鼎桥通信也正是为了TD-SCDMA而设的。鼎桥通信成立之时,华为和西门子的分工是这样的,股份方面,西门子占股51%,华为占股49%;人事方面,CEO和CTO由西门子指派,COO则由华为的任命;鼎桥通信的员工也由西门子和华为分别派驻,其中华为方面派了200余人,西门子则派了100人。3 N! O$ `& p, x: V1 C
2006年,诺基亚与西门子宣布将两家的电信设备业务合并,成立了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随后,西门子持有的鼎桥通信股份被转到了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名下。2013年,西门子将其持有的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的股份全盘出售给了诺基亚,自此以后,鼎桥通信就成了华为与诺基亚的合资公司。1 I. F4 Y$ g5 r+ n z, \
不难看出,鼎桥通信的出生带着一丝尴尬。它虽然同时有中外通信巨头当自己的爹,但这些“爹”之间是短兵相接的竞争关系,而自己又谁的“亲儿子”也不是。实际上,虽然鼎桥通信最初是瞄着TD-SCDMA的机会去的,但2007年中国移动对TD-SCDMA进行设备招标,鼎桥通信却出局了。事后,这起失败的原因被反思为两家股东的投入不够。更尴尬的是,3G推开没多久就被新一代4G技术所取代,鼎桥通信连存在的意义都变得不明朗。
% ~: e: _7 b$ v& T3 O 但是,鼎桥通信并没有就此覆灭,反而在2011年之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鼎桥通信将战略重点转向了行业专网,2011年在成都设立孙公司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还将总部搬到了成都。依靠面向政府、企业的新业务,鼎桥通信不仅活了下来,还有了长足发展。无论是行业地位还是规模,现在的鼎桥通信都是一家颇具实力的科技龙头企业。
" Z8 O+ X6 j, ~ p( Q 官网显示,鼎桥通信目前有云与解决方案产品线、网络产品线、物联网产品线、终端产品线、新兴业务产品线五大业务板块,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800万行业客户。鼎桥通信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设立研究中心,员工超过2000人。另外,鼎桥通信每年将销售收入的20%投入到研发领域,研发投入累计100亿,申请专利数量逾2000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3 |, c( Y7 ^+ f/ N b' f/ R) O/ B
根据东方材料拟收购鼎桥通信时披露的公告,鼎桥通信在2022年底总资产57.5亿元,净资产14.8亿港元。2021年-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2.1亿港元、86.2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5297万港元、-1.57亿港元。& _) E$ ^' v# C
2 ^3 i' M2 E0 L0 ? {5 q0 b1 c. I. Y9 C' Z D! |
7 R/ A3 F7 x8 f$ ~* P) ^华为下场 诺基亚出走( e2 {8 X! w% z/ j7 S5 q2 x6 O( g
9 v/ P# V; s. Z3 l! r
鼎桥通信的重生,很大程度上是华为介入的结果。" K9 Z( k! _' T, ~" Q
在股权占比上,华为只是鼎桥通信的二股东。但实际上,随着鼎桥通信在3G时代的挫败,西门子和后来的诺基亚对这个“干儿子”就不再上心,华为俨然成为鼎桥通信的实际运营者,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渠道都支持颇多。
$ K% j! g+ _" X1 a- k, E* I 东方材料在公告中也提到,鼎桥通信与华为在行业无线产品、终端产品、物联网产品等各个业务板块均达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在技术方面,鼎桥通信部分产品基于华为授权,在华为的底层技术或已有产品基础上进行开发和优化;在销售方面,鼎桥通信部分产品的销售与华为合作。6 L$ y% b/ i2 |# Q, b# E) h/ }
而且,鼎桥现在的管理层大部分来自华为。启信宝显示,鼎桥通信7个董事席位中的5席由华为高管出任,包括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另外,鼎桥通信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邓飚也是一位老华为人,他1996年加入了华为,2012年升任华为高级副总裁,2016年调任鼎桥通信。; @3 G: A. T; |# c2 r
2021年鼎桥通信宣布布局消费者终端业务,与华为的关系就更加紧密了。2021年-2022年,鼎桥通信先后推出鼎桥N8 Pr、鼎桥M40、鼎桥P50等多款手机,与华为的Nova 8、Mate 40和P50手机外观一模一样,在网上一度被当成华为手机的“李鬼”版。但实际上,鼎桥手机获得了华为的设计授权,且在华为商城和华为线下门店以“华为智选手机”的名号售卖。& ?+ o& S4 {' a' E: A) f
然而,事后来看鼎桥通信的手机业务做的并不成功,这很可能是最终促使诺基亚决定撤资的重要原因。
1 Z( U3 X7 R) \3 u- y 虽然外观与华为手机一样,且有华为官方渠道加持,但消费者们对鼎桥手机并不买账。在社交网络上,鼎桥手机遭到了一片骂声。不少人吐槽,去华为专卖店买了台Mate 50,拿回家一看却是从没听过的鼎桥品牌。惨淡的销量使得鼎桥手机库存积压严重,2023年腾讯新闻曾援引渠道商爆料,华为内部人士暗示未来若想要在华为5G手机上市后分货更多,需要提货更多的鼎桥M40等华为智选产品,当时鼎桥还有约10几万台的库存,需要通过渠道消化下去。
5 w, \1 G2 f7 x! c8 s 鼎桥通信在2021年还盈利5297万港元,但在2022年变成了亏损1.57亿港元,东方材料在公告中称其原因“主要系标的公司2022年积极拓展终端产品业务、增加业务投入规模,导致银行信贷金额上升、利息支出显著增加;另一方面,终端产品存货规模较大,2022 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较高,从而影响净利润水平。”
" C+ v: I& M* R 前面提到,鼎桥通信对诺基亚而言本就鸡肋,而且诺基亚自己这两年日子也不好过,2021年、2022年是连续巨亏。当鼎桥通信也开始巨亏的时候,诺基亚寻求退出也就不令人意外。诺基亚在还没有与华为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就草草与东方材料宣布了交易,由此也可见其甩手愿望的迫切。! V# r( s5 E' d- ]" X% h. n# B
+ I% k# U6 x! s9 f1 \5 C7 j* p: ]- h4 x" a
华为组局$ S/ U3 m: o* C L$ B
% o! e) Q/ B% v* z, {* e 但对华为而言,是不可能把鼎桥通信拱手让人的。% N) u3 J2 D, U3 e+ k
东方材料在公告中表示,其收购鼎桥通信51%股份后将取得控制权,鼎桥通信7人董事会的组成将是,包括董事长在内的4人由东方材料提名,其余3人由少数股东提名。在此基础上,东方材料将形成“油墨+通信”双主业运行的经营模式。. ~! f3 s' J- { P. G% k: E" r
不难想象华为在看到这份公告时的震惊:自己一手带大的鼎桥通信,一夕之间成了别人家的“主业”。更何况,东方材料作为一家主业与通信八竿子打不着、市值不过数十亿元的上市公司,要来跨界蛇吞象,这华为如何能忍。
) D7 Z/ z8 N# C% v- x 因此,华为在东方材料披露公告的当天深夜就发布声明。4 q3 x' Q% X5 W3 N- h' F" l
7 |, m+ I& r% c- ?$ a/ v
8 o0 y3 c5 E1 o6 u
东方材料在宣布收购的当天股价瞬时涨停,在华为发声明后则连提了三个跌停板,算是碰了一鼻子灰。
* p# [6 O5 V/ B 在华为强硬表态后,东方材料就已经事实上出局了。2023年9月,诺基亚宣布终止向东方材料出售鼎桥通信51%股权;2023年12月,东方材料宣布公司与诺基亚达成和解、终止本次交易。
4 G( _) s q H 但事情仍然没有解决,诺基亚的退出需求仍在。华为并不反对诺基亚退出,但对于未来的新合作伙伴显然有着极高的要求。最终,华为组建的这个收购团,无论对华为还是鼎桥通信而言,应该都是最优解了。
/ W. k% i( |4 _( ]" H! k 成都高投集团、成都高新集萃科技有限公司都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资金融局所有的国资平台。成都高新区正是鼎桥通信总部的所在地。
9 T9 `: K% [. J; y0 t 成都高投集团实力雄厚。根据官方介绍,成都高投集团成立于1996年,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经过20多年发展,已成为集城市开发运营、产业投资和资本运作、电子信息产业实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截至2022年,高投集团注册资本207亿元,资产总额1615亿元,营收175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拥有国内最高的3A主体信用评级和穆迪国际Baa2(稳定级)、惠誉BBB双国际评级。参与收购鼎桥通信,也高度契合成都高投的战略布局。成都高新区重点打造的产业投资平台,在成都高投集团的“1+4”布局中,电子集团强链是重要一环。6 t- S/ W& s! i* z
华盖资本则是中国VC/PE行业的知名机构,目前管理资产规模约200亿人民币,是壁仞科技、软通动力、微众银行、华大智造等众多知名公司背后的投资者。华盖资本的两位创始人许小林、鹿炳辉均是从业多年、战绩彪炳的资深投资家。在创立华盖资本之前,许小林在建银国际从一线投资经理起步,一直做到建银国际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鹿炳辉历任KKR投资集团投资总监、高盛中国业务执行董事和中银国际投资银行部副总裁等职。
* | k9 j) O n* l; E8 `! P3 [ 虽然诺基亚在全球通信行业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地位,但相比于原来的“两头不靠”,鼎桥通信未来的“华为+国资+知名VC”的股东组合显然要更加均衡和合理,既能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也更有利于释放公司经营团队的活力。随着5G革命徐徐推进,鼎桥通信也在发力5G行业终端和应用。在新股东加持下,鼎桥通信的前景值得期待。(文/陶辉东 来源/投中网)
2 O$ |% u: E6 v;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