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2-23 11: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chool 于 2025-2-23 11:33 编辑 ! {' L# Z' T; p% v, e5 Q
; o' W0 _1 U* H+ H* @5 X
年度盘点丨璀璨回眸,未来已来——2024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团队科研成果国际高光时刻精彩回顾, J7 J0 W( g; }# u& u/ k1 H
2 l( g5 \9 n3 o) l/ l
近年来,中国在肺癌领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多项科研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从早期筛查技术的创新到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的突破,中国科研团队不断推动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为全球肺癌防治提供了新思路。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实力,也为全球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4 c) v8 M, W+ @* o$ H, h1 b$ _7 ?0 s7 e2 E- U8 l, F% |
2024年已圆满收官,回溯这一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肺癌研究领域持续发力,多项科研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期待未来,中国肺癌领域工作者持续深耕,探索肺癌防治的新技术和新策略,为全球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福音,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
: }5 w4 ~* @3 c( c% K8 o
* C1 T! m! n6 U' A: A3 e- w1 k5 @+ yNSCLC围术期治疗4 Y! C' n* g& Z- b- y; E; `
. [) `* H$ H3 F/ u8 O o! TNSCL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免疫三明治”模式增效作用有限,不良反应增加7 q5 F* k0 `) w% l. `
8 t: e2 ~" x# h
目前对于驱动基因阴性可手术NSCLC,免疫治疗奠定了其治疗地位,并涌现了三种围手术免疫治疗模式:包括单纯免疫新辅助(“餐前点心”模式)、单纯免疫辅助(“餐后甜点模式”)和免疫新辅助+术后免疫辅助巩固(“三明治”模式)。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张力/洪少东团队公布了一项对比免疫“餐前点心”模式和免疫“三明治”模式的研究,为这些学术界热切关心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初步答案,为指导后续临床实践和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了研究数据。0 z ^- {3 J3 B! q1 a b
/ N& s H0 a7 ^% V+ R% C8 x
中肿张力、洪少东团队:NSCL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less is more!“免疫三明治”模式增效作用有限,不良反应增加
9 m3 J: c! |+ s* p4 B5 H% S# P$ v- E/ H5 S7 M# b0 t; R
ICTAN研究——为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治疗应用再焕新颜0 v3 n* X0 f. Y
! \# P; F5 R: k" }8 ^
埃克替尼作为我国首个原研的一代EGFR-TKI,在NSCLC治疗中均发挥了巨大作用。ICTAN研究是一项随机、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埃克替尼对EGFR突变(L858R和/或19外显子缺失)Ⅱ-ⅢA期NSCLC患者根治手术及辅助化疗后的疗效与安全性。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王思愚教授分享了ICTAN研究的最新结果,结果显示,化疗序贯埃克替尼辅助治疗12个月或6个月组的DFS和OS均较观察组有显著改善。. R1 [( s- B! c* w9 \
6 J% v+ e. R. i; ]1 oASCO峰会· 领航者对话丨从ICTAN研究出发,聆听NSCLC辅助靶向治疗新动态$ p( W N5 d0 Y8 C& r
$ ]! f4 |' U% h9 j$ w局部晚期NSCLC巩固治疗 e: O4 E- W/ ?9 g+ H* }
, x% x- H& ~$ I& s1 B2 G! O) DCA209-7AL研究——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联合hypo-CCRT和免疫巩固的治疗模式为不可手术的LA-NSCLC患者带来明显PFS获益
2 w( J. v1 g/ M! Z! X. _1 x6 A w# [* u& O9 L& y
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患者,PACIFIC模式仍然是目前针对同步放化疗后达到疾病稳定或者疾病缓解的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探索免疫治疗介入的最佳时机,或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在2024 ASCO年会上,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慧教授、张力教授及夏良平教授牵头的II期CA209-7AL研究发布了中期分析结果,这项研究评估了局部晚期NSCLC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加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以及同步大分割放化疗然后进行纳武利尤单抗巩固治疗的方案,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和hypo-CCRT,后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巩固治疗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耐受性。0 z0 A4 j1 r9 g
ASCO中国之声丨刘慧教授报告CA209-7AL研究结果,为局限期NSCLC治疗提供参考; k9 y% l( C4 x6 M; c
0 K. U2 B: j0 O4 Q( p0 PEGFR突变阳性NSCLC一线治疗0 O4 [1 E4 G) Z& r1 f% }
8 P: g _" F: l& V! L2 C
FL-ALTER研究——EGFR-TKI联合抗血管生成“双口服”方案或为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带来一种有效延缓耐药新方案5 E- L, z1 B4 s4 d0 \5 E: ^
! E# C6 S. k9 ? k3 q" Z3 Q1 E5 [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款靶向EGFR的药物,但针对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存在的耐药问题,亟需进一步的临床探索。既往临床前研究表明,EGFR-TKI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方文峰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对比安慰剂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ⅢB-Ⅳ期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FL-ALTER)在国际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发表。该研究有望为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提供一种有效延缓耐药的治疗新方案。
, T% n; V( y3 I; D! o肺癌前沿丨张力、方文峰团队提供了延缓EGFR突变肺癌靶向治疗耐药新方案,精准探索了联合方案优势人群
& |& [& C; ?2 m6 m5 F _- D8 i$ R
BOOSTER研究——Becotarug联合方案治疗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疗效显著9 F. s$ u# o% E
. S" K: v9 v* g8 u o0 w0 b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人群最常见的致癌驱动突变,发生率远高于高加索人群。在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Congress 2024)的微型口头报告专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汇报了Becotarug(JMT101)联合奥希替尼治疗经典型EGFR突变NSCLC患者的Ⅱ期BOOSTER临床研究结果,结果表明,JMT101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携带EGFR 经典突变的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为伴EGFR 经典突变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b9 c: K* `' E* T4 p) A
张力教授:BOOSTER研究结果对EGFR突变NSCLC治疗的启示丨ESMO ASIA 2024
l: r) x! H! m# Y7 H! i( J2 T( j8 @' E. [# c& ~
EGFR突变阳性NSCLC二线治疗: R( }1 c" F/ r3 n- Q- _6 h
4 }0 D6 {! s% _/ h4 k6 RHARMONi-A研究——国产首创双抗新药方案突破EGFR-TKI耐药NSCLC治疗困境) w( G& j# i( I7 \
: o, ]# N! e, i6 J; ], o7 b
EGFR-TKI是EGFR突变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但获得性耐药不可避免。目前临床上EGFR-TKI尤其是第三代TKI治疗进展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亟需开发新的治疗方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牵头开展的III期HARMONi-A研究是首个比较了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在EGFR-TKI耐药的EGFR突变晚期或转移性nsq-NSCLC疗效的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的III期研究。“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突破EGFR-TKI治疗后耐药的临床困境,为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全新的标准治疗方案。该研究分析结果被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收录为口头报告,同步被国际顶尖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在线发表。. p, a8 B) `3 K C% E) }
7 h* F, m- {1 f7 H2 l% S
JAMA丨张力教授团队为肺癌患者带来免疫治疗新方案
) {: t; N2 F d. [: c+ d5 P J+ A/ C" I, ^
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 q; S" r6 N9 Z: v) @* [8 n
2 ?( L: K+ \! m B+ n+ ^2 L1 cOptiTROP-Lung01研究——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KL-A167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治疗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 b4 l* C4 v" u0 L7 q8 M$ R' D
" _9 x0 H+ t* o! v( U+ RPD-L1抑制剂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但疗效因人而异,许多患者尽管接受治疗后仍会病情进展。在2024 ASCO年会上,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II期OptiTROP-Lung01研究在大会上以口头报道形式进行了报告,该研究旨在探索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与KL-A167的组合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中显示出有希望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治疗选择。
0 |+ b3 w! O- i* P5 Q4 d! F方文峰教授点评肺癌领域TROP2 ADC研究进展丨ASCO中国之声& n9 m; y- t+ W
4 _( M1 w0 x3 F' B, p1 K
恶性肿瘤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管理- K& ?* ?, Y$ t6 ?& q6 X
; y4 L, M6 f* q) n) Y6 dPROFIT研究——HR20013“强强联合”,有效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0 f% Y- o c' Z4 B9 T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是抗肿瘤药物治疗最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获益,探索止吐方案对于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在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报告了HR20013预防顺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III期PROFIT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HR20013作为罗拉匹坦和帕洛诺司琼的新型混合静脉制剂,预防以顺铂为基础的HEC-CINV显示出具有前景的临床疗效及可控的安全性,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A8 @, n- O" c2 n! ~( Q- I ^
% b# C+ w, W [2 c; C: DWCLC中国之声丨张力教授口头汇报PROFIT研究结果,新方案有效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 W Z5 }& J, K4 k5 B& R- P$ l. V肺癌支持治疗
. z2 H' L0 `& {4 `4 f- m
$ I. h+ ]. z& g! ]8 |9 Y$ m( X; X( }$ ^$ u9 _. H7 F
|
|